EN
https://www.gov.cn/

工匠精神 無“土”難培

2016-04-28 07:49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發

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正在進入服務經濟時代。在去年第三産業增加值佔比已突破50%的數據支持下,這個説法是成立的。但是,如果其中隱含了製造業已過時的情緒,那麼這種觀點就是危險的。在連馬桶蓋、筆尖圓珠都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的情況下,我國的製造業非但不會過時,反而需要更高層次地提升。更何況,要大力發展的現代服務業中,很大一部分是為製造生産服務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這些話都是説給製造業聽的。但是,以當前我國的政策和輿論環境來看,仍然缺乏培育製造業工匠精神的“沃土”。創業創新的焦點關注的是虛擬經濟和資本運作,公眾對製造業的認識仍然是門檻不低卻不掙錢,製造業企業自身也陷於浮躁,不能安心去做産品。這些現象的背後,是長期以來不均衡的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

第一個層面,政府力量造成的不均衡。比如,一個地方政府在採購公共物品、投資基礎設施時,會傾向於選擇本地企業,而不是基於成本和質量考慮的市場競標;為了使本地企業能夠保持市場上的競爭力,會對其進行資金補貼和政策傾斜。

政府力量造成的不均衡還體現在對於企業預期的扭曲。在中國,政府的政策、訂單、投資方向對於經濟的影響太大,以至於企業的眼睛會緊緊盯著政府的手,而不是去跟隨市場消費者需求進行創新。在這種力量的扭曲作用下,企業的産品是否優秀就是一個模糊的評價標準,能不能摸準政府的需求才是關鍵。如此一來,企業根本不可能安心做産品,遑論工匠精神。

第二個層面,資本造成的不均衡。近幾年來,製造業面臨著成本上升和訂單減少的雙重擠壓。而同在中國屋檐下,除去一些市場準入有限制的行業不談,房地産和資本市場卻呈現出泡沫式發展,當前創業創新熱潮中資本關注的焦點也難見製造業的身影。此前,我們堅信市場的倒逼機制會迫使製造企業深耕産品,但在雙重擠壓同時泡沫存在的情況下,製造業卻採取了“曲線救國”的方式,失卻了對於實業的最後忠誠。所以,當我們批評中國製造企業心浮氣躁的時候,也應看到環境是不是在為實業塑造一個正向預期。

資本的不均衡還體現在大企業和小微企業之間,融資的成本和壓力在兩者間是完全不同的,這一點無論對中國還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本質上沒有區別。資本往往不會偏好風險更大的小微企業,尤其是製造業,而大企業在資本上並不稀缺,這就造成了另一層面的資本不均衡。大企業不屑于依賴産品,小企業又缺乏資源。如何通過政府力量破解這種不均衡,對於擁有更強大政府力量和發達的國有銀行體系的中國來説,或許能找到一種合適的途徑。

第三個層面,標準體系造成的不均衡。人們通常認為發達國家的製造業産品質量高於國産品牌,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這些外資進入國內後,其質量要比進口産品低一個檔次。當輿論批評其産品標準低於歐美市場時,得到的回應是嚴格遵守了中國的標準。與之對應,中國製造在進入發達國家甚至只是港澳市場時,質量就會高一個檔次。原因就在於標準的區別。實際上,國外知名製造企業專注于産品的意識,也是在環境激勵的氛圍下逐漸形成的。

由於國內的能耗、環保、質量、知識産權等相關標準的不合理,一些企業雖然擁有更高水平的質量、更加環保的生産方式,但並沒有形成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另一些企業的污染、侵權、質量不高等負面指標,反而成為其成本優勢。如此,旨在形成正向激勵的標準體系因其不夠完善,反而導致了“劣幣驅逐良幣”的負面效果。其實,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淘汰落後産能不應該僅僅依靠行政指令。一旦建立合理的標準,明確了市場門檻,落後企業自然會淘汰,這才是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體現。

總的來看,市場擴張時期,低成本的製造業可以快速成長。而在當前中國製造的轉型之中,低成本的“土壤”正在消失,滋養工匠精神的“沃土”尚未形成,這需要從不同層面破解難題,為企業塑造正向環境。(新聞觀察員 陳恒)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杜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