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東北振興,國企尤須有擔當

2016-05-12 07:29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振興東北關鍵在國企,“體制再造”與“觀念更新”都不能少

日前,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正研究制定三年滾動計劃,確定東北振興的路徑圖、時間表,讓社會對東北的未來有了更好預期。

一段時間以來,對東北經濟的階段性下行壓力,社會各界關注度很高。有觀點認為三省一區經濟數據“不好看”原因在國企,“東北病”其實就是“國企病”,振興老工業基地必須甩掉國企包袱。這話只説對了一半。振興東北的關鍵,當然在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但決不能因噎廢食、誤入“去國有化”的歧途,而要保持戰略定力、唱好國民共進“二人轉”,力促東北經濟的“二次騰飛”。

應當承認,“十三五”開局之年東北經濟的表現確實差強人意,個別指標甚至滑出了合理區間,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仔細分析回落誘因,一方面源於新常態下宏觀經濟的整體收縮,另一方面也有體制機制長期積累的弊端,導致部分國企、民企經營困難,以及大量創新人才流失。片面將經濟下行歸咎於國企是不客觀的,很難解釋東北工業曾經的輝煌,也很難解釋其他國資高比重區域的相對穩健。

因此,“不拋棄、不放棄”,仍須是我們對待東北國企的基本態度。事實證明,公有制經濟在吸納就業、共同富裕、促進技術進步與結構升級方面,始終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當前問題集中于,如何激發國企的活力創造力,讓他們在資源型城市轉型、引領創新驅動戰略、促進産業提質增效等領域“殺”出一條新路。這個過程註定“道阻且長”,“共和國長子”尤須有擔當。

企業就是企業。國有企業成為真正市場主體,要義就在“真正”二字,半點假把式都使不得。過度行政化、大企業病、官僚主義……治療這些東北國企常見的病灶,不能再靠大把撒錢、“打激素”,而要依靠治理模式與經營機制的改善,為企業“強身健骨”,通過“體制再造”促進“觀念更新”,振奮管理者的企業家精神,以混合所有制改革激活社會資本的一池春水,以“工匠精神”追求産品與服務面向用戶的創新。“遇到問題,找市場,不要找市長”,30多年前的流行話,放到東北國企改革攻堅的語境下依然深刻。

政府太強、市場太弱,“官味太濃”“商味太淡”,這是不少人對東北興業環境的直觀感受。有兩則故事值得深思:一是在黑龍江某資源型城市,有年輕人打趣稱工作只分三種“國企職工、公務員、失業”,自主創業和民企就業常常被長輩視為“沒工作”;二是地方政府産業調整習慣“熊瞎子掰苞米”,一些“先天不足”又缺乏調研論證的行業卻容易被“長官選中”,熱熱鬧鬧一陣子便偃旗息鼓、悄然擱淺。這些在經濟發達地區都是不可思議的狀況。説到底,觀念的落後還是源於政府與市場關係的錯位。營商法治化、辦事不求人,不是一句空話,要到簡政放權、革除體制機制弊端中尋找答案,實打實地讓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深度融合的制度優越性在黑土地上綻放出來。

“與其苦熬,不如苦幹。”完成中央提出的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在此基礎上再用10年左右時間,實現全面振興”的目標,東北區域治理者肩上的擔子不輕,亟待按照“1+N”頂層設計方案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放開放活市場、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加快形成同市場完全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新體制新機制,不斷提升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活力、內生動力和整體競爭力。

夯實東北區域經濟安全的物質基礎,不能沒有國企的“頂梁柱”,也離不開國企民企攜手共進的新格局、新業態。有“舊邦新命”的願景,有“後發制人”的智慧,有“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的拼搏,“全面振興東北”這一場硬仗定能闖關奪隘、無往而不勝。(周人傑)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