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新驅動 民企要學會“借力發展”

2016-05-30 19:58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解讀《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訪中央黨校報刊社副總編楊英傑

創新驅動必須是全方位的創新,而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宏觀調控創新等,集體發力、協調發力,才能真正發揮好創新驅動的作用。民企要學會“借力發展”,做好與政策、軍品、風投、國有企業改革的對接,發揮自身機制優勢,在科技創新方面闖出一條新路來。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 《綱要》),提出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目標。

創新驅動已經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在我國的創新領域,不少民營企業家反映,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創新科技人才匱乏等問題仍較為突出,尤其是創新的體制機制亟須完善。而此次《綱要》的出臺,讓創新驅動有了系統的路線圖,有利於創新驅動再提速。

本期,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邀請了中央黨校報刊社副總編、經濟學博士楊英傑解讀《綱要》出臺的意義和亮點,並就民營企業家應如何抓住機遇,走好創新驅動這步棋給出建議。

平穩跨越“節點期”要靠全方位創新驅動

中國經濟時報: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中國經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經濟發展面臨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從“三期疊加”到“三節點”,表明中國經濟已經從關鍵階段到了關鍵點,在“三節點”時期,您如何看待創新驅動的重要性?

楊英傑: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處於速度換擋節點、結構調整節點、動力轉換節點,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這些變化不比人的意志為轉移,是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徵的必然要求。平穩跨越這一 “節點期”,必須依靠創新驅動。

關於創新發展,結合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三五”規劃綱要,主要分為四個層次:創新發展的制度前提——體制機制創新,創新發展的動力引擎——科技引領創新,創新發展的社會機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方式。換句話説,創新驅動必須是全方位的創新,而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宏觀調控創新等,集體發力、協調發力,才能真正發揮好創新驅動的作用。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一個體系六大轉變”實現創新驅動

中國經濟時報:您認為此次《綱要》出臺的重要意義和亮點有哪些?

楊英傑:此次《綱要》的出臺,正是在我國處於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階段,中國經濟處於新常態的發展時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轉捩點,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産業變革和軍事變革加速演進,科學探索從微觀到宏觀各個尺度上,都在向縱深拓展,以智慧、綠色、泛在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革命將引發國際産業分工重大調整,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正在重塑世界競爭格局、改變國家力量對比,創新驅動已經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

如何通過創新驅動實現既定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為我國未來十幾年乃至更長時間創造一個新的增長週期,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贏得國家發展主動權,《綱要》為此指明了方向。

《綱要》認為實現創新驅動是一個系統性的變革,提出要按照“堅持雙輪驅動、構建一個體系、推動六大轉變”進行佈局,構建新的發展動力系統。這是《綱要》的一大亮點。特別是強調實施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兩個輪子”相互協調、持續發力的雙輪驅動舉措,更是從生産力和生産關係矛盾運動的發展規律出發,通過體制機制創新調整一切不適應創新驅動發展的生産關係,統籌推進科技、經濟和政府治理三方面體制機制改革,最大限度釋放創新活力,形成持續創新的系統能力。

另外,《綱要》中提出“堅持科技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領域改革同步發力”也是一大亮點。過去,我們主要是僅僅從科技創新的角度來考慮進行科技體制改革,而往往有意無意地忽略了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這一最終目的。此次《綱要》強調,要強化科技與經濟對接,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科技創新規律,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構建支撐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環境。

此外,《綱要》在強化原始創新、增強源頭供給方面明確提出,要大力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礎研究。我國科技發展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落後於發達國家,就是因為在基礎研究方面滯後。就如同沒有打好地基,是無法蓋起高樓一樣,基礎研究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尤其是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大力支持那些看似無用的、以自由探索為動力的基礎研究,努力在新思想、新發現、新知識、新原理、新方法上有所成就。

創新驅動“三步走”戰略應注意哪些問題?

中國經濟時報:您如何看待此次《綱要》提出的“三步走”戰略目標?根據目標,做好創新驅動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楊英傑:《綱要》提出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的戰略目標,是與“兩個一百年”目標同步共振的。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後一年,進入創新型國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和支撐。 2050年是建國一百週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元年,這也必然要求我們成為世界科技創新強國。

《綱要》提出的“三步走”戰略,激發了全社會的創新熱情,也為我們全面實施創新型國家提供了發展的藍圖。在實施“三步走”戰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一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同樣,我認為,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是實現“三步走”戰略的基本前提,而在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中,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尤為重要。我們既要注重發揮政府的宏觀管理作用,又要注重家宏發揮市場的激勵機制,特別是在科技資源的分配上,主要依靠市場進行分配。

二是注重採取差異化策略和非對稱路徑,實現“彎道超車”。 《綱要》提出要發展引領産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不斷催生新産業、創造新就業。高度關注可能引起現有投資、人才、技術、産業、規則“歸零”的顛覆性技術,前瞻佈局新興産業前沿技術研發,力爭實現“彎道超車”。

三是要注重發揮國防科技創新重要作用,加快建立健全軍民融合的創新體系,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科技深度融合發展新格局。特別是要開展軍民協同創新,建立軍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務形成機制,從基礎研究到關鍵技術研發、集成應用等創新鏈一體化設計,構建軍民共用技術項目聯合論證和實施模式,建立産學研相結合的軍民科技創新體系。

注重加強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基礎前沿和高技術研究,軍民協同作戰,圍繞涉及長遠發展和國家安全的 “卡脖子”問題,加強基礎研究前瞻佈局,加大對空間、海洋、網絡、核、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等領域重大基礎研究和戰略高技術攻關力度,實現關鍵核心技術安全、自主、可控。

民企要學會“借力發展”

中國經濟時報:推動産業技術體系創新,創造發展新優勢,民營企業應該如何把握機遇?

楊英傑:《綱要》的發佈,對民營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

一是要做好與政策的對接。對於國家大力扶持的産業和項目,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和技術比較優勢,有選擇地進入,而不是盲目地一哄而上,甚至出現為支持資金而拿項目的現象。

二是要做好與軍品的對接。一些民營企業其實已經在一些關乎國民經濟安全的領域和行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現在面臨資金瓶頸。如果能與軍工類項目做好銜接,將自己的産品納入軍品領域,同時做好軍品、民品轉化的工作,亦是極為有利的機遇。

三是做好與風投的對接。融資難、融資貴是民營企業當下面臨的主要問題,在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的前提下,做好與民間風投的對接,通過吸納民間資金的進入,提升企業發展後勁。

四是做好與國有企業改革的對接。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改革的大方向,相關政策已經出臺,民營企業除了抓住時機進入電力、電信、交通、油氣、市政公用、養老、教育等領域,還要做好自身的科技創新,決不能將自身發展全部依託于固有産業和行業,要有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特別是要利用國有企業已有的創新平臺,發揮自身機制優勢,在科技創新方面闖出一條新路來。(王晶晶)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