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商務部發佈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

2016-06-03 19:44 來源: 商務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商務部發佈《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對藥品流通行業整體規模、藥品批發和零售企業銷售和經營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並對行業發展的趨勢進行預測。

《報告》指出,2015年,面對新常態下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隨著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和“健康中國”戰略的啟動實施,藥品流通行業總體呈現銷售規模增長趨穩、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兼併重組步伐加快、行業集中度和流通效率進一步提升、創新和服務能力逐步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全年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1661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2%,增速下降5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零售市場3323億元,同比增長8.6%,增幅回落0.5個百分點。

《報告》預計,2016年,藥品流通行業兼併重組和企業上市步伐將進一步加快,醫藥服務供應鏈集成管理模式進一步優化,零售企業大健康管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互聯網+藥品流通”及線上線下跨界融合進一步深化。藥品流通行業整體發展將進入增速趨緩、結構趨優、動力轉換的新常態。

今年是商務部連續第六年發佈行業年度統計分析報告。

附件:

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

一、藥品流通行業發展概況

(一)發展概述。

2015年是全國藥品流通行業實施“十二五”行業規劃綱要的收官之年。面對新常態下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市場競爭加劇的環境,隨著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穩步推進和“健康中國”戰略的強力驅動,企業努力尋求轉型升級的戰略路徑,不斷探索醫藥供應鏈信息技術和互聯網跨界融合的業務和服務模式。藥品流通行業總體呈現銷售總額增長趨穩、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兼併重組步伐加快、行業集中度和流通效率進一步提升、創新和服務能力逐步增強的良好發展態勢。

(二)運行分析。

1、整體規模

2015年藥品流通市場規模穩定增長,但增速進一步放緩。據商務部統計系統數據顯示,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16613億元 ,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2%,增速較上年下降5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零售市場332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8.6%,增幅回落0.5個百分點。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共有藥品批發企業13508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4981家,下轄門店204895家,零售單體藥店243162家,零售藥店門店總數448057家 。

2、效益情況

2015年,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2625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9%,增幅回落4.5個百分點;利潤總額28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6%,增幅回落4.2個百分點;平均毛利率6.9%,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平均費用率5.4%,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平均利潤率1.7%,與上年基本持平;凈利潤率1.4%。

3、銷售品類與渠道結構

按銷售品類分類,藥品類 銷售居主導地位,銷售額佔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的74.2%,其次為中成藥類佔14.6%,中藥材類佔3.6%,醫療器械類佔3.4%,化學試劑類佔1.2%,玻璃儀器類佔0.2%,其他類佔2.8%。

據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典型樣本城市零售藥店2015年品類銷售統計,零售藥店銷售額中的藥品類佔主導地位,佔零售總額的80.7%,其中化學藥品佔47.5%、中成藥佔25.2%、中藥飲片佔8.0%;非藥品銷售佔19.3%,其中食品(含保健食品)佔11.3%,而藥粧品、日用品和其他商品這三類總佔比不足3%。

按銷售渠道分類,2015年對批發企業銷售額為6936億元,佔銷售總額的41.8%,比上年降低1個百分點;對終端銷售額為9677億元,佔銷售總額的58.2%,比上年增加1個百分點;其中對醫療機構銷售額為6907億元,佔終端銷售額的71.4%,對零售終端和居民零售銷售額為2770億元,佔終端銷售額的28.6%。

4、銷售區域結構

2015年全國六大區域銷售總額比重,分別為華東37.9%、華北16.4%、中南22.9%、西南12.8%、東北5.4%、西北4.6%;其中華東、華北、中南三大區域銷售額佔到行業銷售總額的77.2%,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三大經濟區域銷售總額比重,分別為京津冀經濟區佔14.1%、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佔22.7%、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佔8.0%。

2015年銷售額居前10位的省市,依次為北京、廣東、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重慶、雲南;10省市銷售額佔全國銷售總額的63.8%,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5、所有制結構

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藥品流通企業主營業務收入8644億元,佔直報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68.5%,實現利潤169億元,佔直報企業利潤總額的59.5%;股份制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633億元,佔直報企業主營業務總收入的20.8%,實現利潤68億元,佔直報企業利潤總額的24.1%。

6、醫藥物流配送情況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商務部藥品流通行業藥品批發直報企業商品配送總額11150億元,其中承接第三方業務配送額佔14.4%。配送客戶數量逾120萬家,其中批發企業客戶佔14.2%、零售藥店客戶佔27.0%、醫院客戶佔11.7%、城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客戶佔20.8%、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客戶佔21.4%、專業公共衛生醫療機構客戶佔1.5%、其他客戶佔3.4%。直報企業共擁有958個物流中心,倉庫面積超過900萬平方米,其中常溫庫佔32.5%,陰涼庫佔64.3%,冷庫佔3.2%;托盤數量超過500萬個,物流設備完好率達到99%以上;擁有專業運輸車輛15363輛,其中冷藏車佔11.9%,特殊藥品專用車佔8.8%。基本藥物配送額為1618億元,其中對本省配送金額佔89.8%,對外省配送金額佔10.2%。

7、醫藥電商情況

伴隨著互聯網的推進,醫藥電子商務呈現爆髮式增長,醫藥企業開始大規模進軍電子商務領域,網上藥店、第三方醫藥電子商務平臺數量增長迅速。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累計有517家企業擁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與上年相比增加164家。從業務形式來看,全國累計有25家平臺具有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交易證照(國A證),比上年增加9家;106家企業擁有批發交易類B2B證書(B證),新增33家;386家企業擁有網上零售類B2C證書(C證),新增122家。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商務部直報系統醫藥電商銷售總額達476億元,其中B2B市場規模達444億元、佔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93.3%,B2C市場規模達32億元,佔醫藥電商銷售總額的6.7%,訂單總數超4000萬,訂單轉化率超過81%,貨物準時送達率達到99%,退貨率及客戶投訴率均低於1%。

8、行業上市公司情況

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上市公司新增4家,其中通過IPO增加3家,分別為老百姓、益豐藥房和華通醫藥;通過資産置換增加1家,即人民同泰;減少1家,係桐君閣因資産置換不再屬於藥品流通行業。截至目前,藥品流通行業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0家,2015年營業收入總額為5570億元,同比增長14.1%,凈利潤總額為152億元,同比增長19.1%。年終最後一個交易日市值總計為3905億元,平均市值達到195億元;其中市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3家,分別是國藥控股、上海醫藥、華東醫藥、九州通、國藥一致、瑞康醫藥、老百姓、國藥股份、中國醫藥、一心堂、益豐藥房、嘉事堂和柳州醫藥,國藥控股和上海醫藥的市值均超過400億元。藥品流通行業掛牌新三板數量快速增長,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共有22家企業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20家藥品流通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2015年對外投資活動共有89起,涉及金額63億元,同比增長14.9%。

9、執業藥師註冊情況

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註冊執業藥師總數達到257633人,比上年增加91129人;執業藥師註冊率達到62.3%,比上年增長2.4個百分點;全國每萬人口註冊執業藥師數為1.9人,較上年增長58.3%。

10、對GDP、稅收和就業的貢獻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5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30.09萬億元,第三産業增加值為34.16萬億元,藥品流通行業全年銷售總額佔第三産業增加值的4.9%,與上年持平;其中藥品零售總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佔第三産業增加值的1.0%,均與上年持平。

2015年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納稅額為66.89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8%;全行業從業人數約為534萬人。

二、藥品流通行業運行主要特點

(一)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增長趨緩。

2015年,全國藥品流通行業銷售總額為1661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6.6%,2015年增長率數據顯示,低於“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約6.4個百分點。

近年來,在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的推動下,各地醫保控費政策和招標政策陸續出臺、基層用藥政策調整、“限抗令”的實施以及醫藥電商對傳統行業的影響,使得藥品價格水平不斷下降,藥品流通企業的業務增長、盈利能力受到挑戰,加之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均面臨增長放緩的壓力,致使藥品流通市場銷售總額增速有所放緩。

(二)藥品批發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從增長速度來看,2015年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前3位與上年相比增長19.6%,前10位與上年相比增長18.0%,前50位與上年相比增長16.3%,前100位與上年相比增長15.6%;增速與上年相比,分別回落0.4、1.4、2.7、2.5個百分點。大型藥品批發企業增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但增幅趨於縮小。

從市場佔有率來看,2015年前100位藥品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68.9%,比上年提高3.0個百分點,其中前3位藥品批發企業佔33.5%,比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前10位企業佔46.9%,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前50位企業佔63.1%,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在100億元以上的批發企業佔同期全國醫藥市場總規模的51.7%,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數據顯示,藥品批發企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在市場上佔有一定規模的藥品批發企業其經營能力、營運能力和管理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十二五”期間,全行業已形成3家年銷售規模超千億元、1家年銷售額超500億元的全國性企業,同時形成24家年銷售額過百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

(三)藥品零售企業銷售增速有所回落但總體向好。

2015年,我國藥品零售市場規模總體呈增長態勢,但國家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基層醫療機構用藥水平持續提升、藥品零加成政策推廣、藥品零售企業經營成本上升,加之以互聯網和移動終端購物方式為主的消費群體正在逐步形成,使得零售藥店傳統業務增長空間收窄、藥品零售市場規模增長逐步放緩。2015年,藥品零售市場銷售額為3323億元,增幅由2014年的9.1%降至8.6%。“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13.1%,2015年增長率數據顯示,低於“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4.5個百分點。

新版GSP在藥品零售企業全面實施,對執業藥師配備、信息技術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使單體藥店生存壓力加大,但促進零售企業連鎖率和集中度有所提升。截至2015年12月31日,銷售前100位藥品零售企業門店總數達到52012家,佔全國零售藥店門店總數的11.6%,銷售總額956億元,佔零售市場總額的28.8%,比上年上升0.7個百分點。其中銷售額在10億元以上的零售企業有21家,銷售前3位企業銷售額佔全國零售市場總額的6.7%,前10位企業佔15.9%,前50位企業佔25.7%,佔比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四)醫藥電子商務服務模式呈現多元化。

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2015年藥品流通企業順應醫藥健康需求,深入研究相關行業政策,探索“互聯網+”商業模式,主動轉型,努力開拓醫藥電商市場,與擁有流量優勢的阿裏巴巴、騰訊、百度、京東等互聯網公司跨界融合、整合資源,對行業格局變革帶來深刻影響。

藥品流通企業通過自建平臺,發展B2B、B2C業務,整合供應商、批發企業、零售藥店、醫院資源打造雲服務平臺;通過雲服務平臺提供慢病健康諮詢等便民服務,並根據不斷積累的大數據,為調整採購渠道與産品結構提供信息支撐,為居民購藥提供更多便利;與醫藥電商企業合作,開展O2O業務,實現信息互通、快速物流,提升用戶體驗,實現健康管理;利用第三方平臺整合雙方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打造線上銷售平臺及線下配送網絡,跨行業合作、跨地區開展智慧醫藥信息服務,幫助用戶完成從自診到問診、購藥的全過程。

(五)現代醫藥物流加快發展提升行業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全行業現代醫藥物流建設快速發展,成為藥品流通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同時,新版GSP的實施及“互聯網+藥品流通”的推動,以及信息化、現代化技術水平的顯著提高,促使醫藥物流向新的方向發展,提升企業物流信息化管控能力,提高流通技術含量,並逐漸向醫療機構和藥品生産企業延伸服務,全供應鏈的服務模式開始形成。伴隨醫藥物流業態的專業化發展,行業內第三方物流發展日漸成熟,如北京嘉和嘉事醫藥物流公司及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經過多年努力成為專業第三方醫藥物流服務提供商。

據藥品流通行業統計直報系統不完全統計,醫藥物流企業廣泛採用先進物流設備和管理軟體及管理手段。其中,企業擁有倉儲管理系統的佔71.9%,擁有溫濕度自動監測系統的佔92.6%,擁有訂單管理系統的佔80.9%,擁有數碼揀選系統(DPS)的佔48.6%,擁有射頻識別系統(RFID)的佔48.1%,擁有倉庫控制系統(WCS)(設備控制系統)的佔50.3%,擁有運輸管理系統(TMS)的佔49.2%,擁有可追溯溫濕度監控系統的佔83.9%,擁有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的佔57.7%,擁有貨主管理系統(TPL)的佔48.6%;物流費用佔企業三項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總額的14.6%,佔營業費用的24.9%;行訂單處理利用度達到69.1%,賬貨相符率、準時送達率均達到99.5%以上,基本實現了現代醫藥物流的專業化、信息化、標準化的融合。

(六)商業模式創新成為行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徑。

面對藥品流通行業增速放緩的形勢,藥品流通企業積極探索服務、管理和技術創新模式,以調整促創新,以創新謀發展。

在服務創新方面,豐富了藥品流通渠道和服務模式,提升了客戶服務和藥學服務質量。在管理創新方面,進行戰略規劃、業務佈局、優化流程、規範與精細管理、資本運作等,提升整體管理能力。在技術創新方面,應用現代醫藥物流、信息化及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引領行業技術升級、創新發展。藥品批發企業為醫療機構和生産企業提供供應鏈綜合解決方案,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業務,合作發展院內智慧物流,包括物流延伸服務、承接醫院藥庫外設。藥品零售企業提供專業化藥學服務和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發展專業藥房、品牌專賣店、藥(美)粧店,打造現代社區藥店、藥店+診所等新型零售方式,建立DTP(高值藥品直送)藥房和基於移動互聯的慢病管理平臺、以健康服務解決方案為核心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營銷模式。

三、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2016年是實施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目標的關鍵之年,更是藥品流通行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重要之年。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指導下,隨著藥品流通領域改革的深化,藥品流通行業將不斷調整結構、轉型升級,踐行“供給側”經營服務模式創新,完善醫藥供應鏈管理體系,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藥品流通行業在服務醫療衛生與全民健康事業中的功能作用。預計2016年行業銷售規模仍將保持穩定增長,與此同時面臨著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的挑戰,行業整體發展進入增速趨緩、結構趨優、動力轉換的新常態。

(一)社會剛性需求引導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社會剛性需求的加大,將促使藥品流通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城鎮化趨勢明顯,全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3億多人,佔人口總數的10.1%;國內城鎮化率已升至56.1%,進城務工人員已達到2億多人。此外,在我國生態環境壓力增大、計生政策調整、戶籍制度改革、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新形勢下,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和自我保健的需求將大幅增長,為醫藥保健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擴展了空間。未來,藥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務的市場規模將繼續穩步增長,健康消費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行業企業應積極把握,化挑戰為機遇,謀求新發展。

(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新常態將對行業發展産生重大影響。

2016年是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化的關鍵一年,也是藥品流通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建立與健全現代藥品流通體系的重要一年。藥品流通行業發展進入了重要的轉折期。

未來,醫療衛生投入將穩步增加,公眾醫療保障水平將逐步提高,全面醫保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資本辦醫空間不斷增大,將帶動藥品在公立與非公立醫療機構消費結構變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的綜合改革將逐步破除“以藥補醫”體制,對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將産生重大影響。推行從生産到流通和從流通到醫療機構各開一次發票的“兩票制”,將使藥品流通環節加價透明化,帶來行業格局變化,進一步提升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藥品價格機制、醫保支付和分級診療制度的改革,將進一步優化醫藥産業健康發展環境,對流通行業産生重大影響。

(三)資本市場發力使企業兼併重組和上市步伐加快。

藥品流通行業主管部門在“十三五”期間,繼續鼓勵大型藥品流通企業通過兼併重組、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等方式加快整合與擴張,進而做優做強做大;同時,支持中小型、創新型藥品流通企業做精做專,形成經營特色。

2016年及“十三五”期間,借力資本市場,全國範圍逐漸産生超大型醫藥企業集團和一大批全國性、區域性大型骨幹藥品流通企業,而且通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融資的藥品流通企業將明顯增多,藥品流通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此外,國際性藥品流通企業進入中國的步伐在加快,國際競爭國內化局面已經形成。

(四)優化醫藥供應鏈管理進一步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十三五”期間,圍繞優化新型供應鏈關係,藥品批發企業將繼續突破傳統商業模式束縛,加快向醫藥供應鏈服務商轉型發展,逐步建立以“服務供應鏈”管理為核心的新商業模式,推動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四流”融合,進一步優化供應鏈集成管理。

從依靠進銷差價盈利的批發配送商向以服務收費為主的供應鏈服務商轉化是大勢所趨。企業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以管理提升為契機,挖掘市場潛力,拓展市場廣度和深度,促進物流保障和信息化體系建設有序推進,運用供應鏈思維、平臺思維、全局思維、共享理念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服務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加快向産業鏈前端和價值鏈高端服務延伸,利用自身在價值鏈中的優勢積極開展增值服務,如為上遊客戶生産研發企業提供專業物流及市場諮詢支持服務、為下游客戶醫療機構提供院內智慧物流、藥學交流服務等 。

(五)“互聯網+”商業模式和跨界融合將成為行業轉型創新的重要手段。

《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的實施,給藥品流通行業創新能力的提高、新業態的培育和推動跨界融合帶來了新機遇。隨著互聯網的跨界融合,醫藥醫療健康管理等行業將逐漸衍生出多種創新的商業模式,並對用藥安全性的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藥品流通行業將以大數據作為提升藥品流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加注重多方協作,利用互聯網思維,借助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工具,向綜合服務提供商轉型升級,與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建立更深入的服務關係和分工協作模式,創造獨特的增量價值。加強數據挖掘,向大健康産業延伸,向智慧型現代醫藥服務商轉型。利用“互聯網+”的手段,以大數據與雲計算為抓手,補齊藥品流通行業在提供公共産品與服務領域的短板。如流通環節的質量安全,鄉村與邊遠地區的供應,低價藥、小品種的供給,防災防疫應急藥械的儲備,藥事服務能力的提升。開展O2O協同發展,合理調配線上線下資源,解決最後一公里送貨問題,充分發揮藥品流通在醫藥保障機制中的重要作用。

(六)藥品零售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

2016年國家醫改工作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協調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在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完善醫保支付制度、開展分級診療等方面將邁出更大步伐,社會藥店將逐步承接醫院門診藥房功能,患者可自主選擇在醫院或零售藥店購藥;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推進和人口老齡化、二胎政策、群眾健康管理觀念的轉變,行業發展環境將不斷優化,未來藥品零售業的發展將面臨重大機遇。

隨著藥品零售業自身結構調整初見成效,藥品零售市場逐漸被資本所青睞,藥品零售企業上市公司增多,上市企業規模和盈利能力快速提升,經營規模擴大,管理水平和市場集中度不斷提高。互聯網與傳統醫藥産業融合加快,以醫藥電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O2O、慢病管理、在線診療等新興業務模式將促使藥品零售業由傳統藥品零售商轉為提供醫藥商品、健康産品、專業藥學服務和大健康管理的綜合零售服務商。藥品零售行業將加快産業佈局,多業態、多品種、多方式經營成為常態,行業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同時建立完善健康服務人才保障培訓機制,專業人才隊伍逐步壯大。

(七)誠信體系和標準體系建設將推動企業品牌發展。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實施以來,在國家整體重視信用建設的大背景下,藥品流通行業將進一步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健全誠信管理機制和制度,規範行業流通秩序。藥品流通企業積極謀變,在加強創新引領轉型的同時,也將更加注重合規經營與品牌發展,營造優良信用環境,提升整體競爭力。企業在市場中將承擔更多的藥品質量責任、渠道安全責任、供應保障及藥學服務等社會責任,更加注重自身基礎建設及內涵式增長,共同改善市場誠信環境。通過不斷創新經營模式、健全內部管理制度、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等舉措,逐步形成服務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提高整體發展水平。企業不斷提升服務理念,豐富品牌內涵,建立健全守法合規的管理體系。同時,全行業進一步強化標準體系建設,開展標準宣貫和藥品批發企業物流服務能力、零售藥店“兩項評級”,規範企業經營行為,提升服務社會的透明度,引領行業健康發展。

(八)行業人才隊伍結構調整及知識結構不斷更新。

藥品流通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十三五”期間,我國藥品流通企業兼併重組節奏加快,企業資源和運營模式的整合必然帶來人員結構的調整和人才知識構成的提升。具備醫藥行業知識的高層管理人員及專業管理人員成為企業急需人才,人才標準、培養和選育機制的針對性和體系性也將進一步提升。

2016年,行業將努力解決影響總體效率提升和可持續發展的人才缺乏問題。藥品批發、藥品零售、醫藥物流和醫藥電商四大業態更加需要專業型、複合型人才及供應鏈管理人才。企業應注重培養和引進中高級專業人才、執業藥師、健康管理師、營養師、護理師、美容師等和具備供應鏈管理、IT軟硬體應用能力的人才,為企業適應“互聯網+”商業模式時代發展和向大健康領域拓展提供人才支持。

附件: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于士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