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記者手記:農村裏新來的“麥田創客”

2016-06-06 15:39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鄭州6月6日電(記者 宋曉東)當夕陽拋灑出最後一抹光彩,紅彤彤的天際,金澄澄的麥地,豐收的中原便成了一幅調抹不開的油畫,濃重的色彩嬌艷欲滴。田埂邊,眼望麥地豐收的情景,29歲的王靈光臉上洋溢著滿滿的幸福。

風投、眾籌、IT……印象中,“創業”總要和這些“高大上”的詞彙相聯絡,創業者總是在摩登寫字樓裏喝著咖啡,敲擊電腦。而在河南,卻有這麼一群和王靈光一樣的年輕人,高學歷、高知識的他們放棄城市中的生活,回到麥田裏端起大碗茶,開拓一片新天地,他們就是“麥田創客”。

2010年7月,當時還是河南農業大學1名學生的王靈光,不顧家人反對,在漯河市郾城區流轉200畝地,建立現代農業高産示範基地,成立了合作社,開始農村創業。“當時有人笑話我回家種地還誇口説創業,可我堅信農民絕不是刨坑種地,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躬耕于田間地頭的新型職業農民,是未來農業最先進的生産力,農村是創業的新藍海。”王靈光説。

6年時間裏,在王靈光的帶領下,合作社不僅流轉土地超過萬畝,還形成種植、加工、銷售生産的“一條龍”,和高産農業科技研究、應用與推廣的“全鏈條”。王靈光推出的“農業技術外包”經營模式,實現了農業技術與資金的優勢互補,成為規模農業規劃種植和運營服務專家。

“麥田創客”不僅是麥田裏的一道“新景觀”,有文化、懂技術、學習快的高知識分子走進麥田,實實在在地給農業生産注入了新活力。

河南省社旗縣郝寨鎮“80後”女大學生唐道麗,放棄外企月收入過萬元的工作,回到老家辦起了農業合作社。郝寨鎮土壤貧瘠,土層薄存不住墑,加上灌溉不便,一直以來農民都是望天收。為提高産量,唐道麗向專家請教、去外地學習,引入了小麥深松免耕施肥播種機和一系列保護性耕作技術,小麥産量翻了近1倍,2015年畝産達到1200斤。

“黃毛丫頭”種地贏了“老把式”。60多歲的老農民白國慶輸得心服口服。唐道麗説:“農業的發展潛力無限,農業的每一點進步都將帶來社會的飛躍,在農村創業挑戰無窮、機遇無限。”

“我不光是1個農民,更是1個農商,1個有商業頭腦的農民。”這是何三傑對自己的定位。2014年,華中農業大學畢業生何三傑放棄保研,回到老家河南夏邑承包200多畝地,做起了農民。在農村創業的兩年時間裏,何三傑看到農業和農民的希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農民不再是一種身份認同,更是一種職業認同,而這種認同匯集的力量,將是推動農業發展的最強動力。”何三傑説。

當初逃離土地的大學生們,如今成了回歸土地的農民CEO。在中原大地,農業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鍾情的創業新藍海,而“麥田創客”們也已成為活躍農村經濟、破解“三農”難題的生力軍。“看到成片的麥地,我心裏頭就有説不出的興奮。只要用心去幹,土地就是我最大的舞臺。”王靈光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