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林業局印發《關於推進中國林業物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6-06-17 10:51 來源: 林業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發揮示範作用 繪製發展藍圖
國家林業局印發《關於推進中國林業物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

近日,國家林業局印發《關於推進中國林業物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這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和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第四屆全國林業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順應物聯網發展大勢、發揮首批國家物聯網應用示範部委帶頭作用的關鍵之舉。

《指導意見》闡釋了林業物聯網建設的總體要求,即要以促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升林業質量效益為宗旨,以林業核心業務物聯網應用為重點,以提升林業現代化水平為目標,加快推進林業物聯網建設與應用,提出了要推進物聯網技術與林業核心業務高度融合,實現林業資源監管、營造林管理、林業災害監測、林業生態監測、林業産業、林産品質量安全監管物聯網應用等6大主要任務,明確了林業物聯網發展的保障措施。

《指導意見》提出了林業物聯網建設的應用模式,著力打造跨區域、集成化、規模化的物聯網應用體系,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信息採集和傳輸能力,推動林業智慧化持續快速發展。構建較為完善的林業物聯網科技創新、標準規範、安全管理體系,增強林業建設的實時性、高效性、穩定性和可靠性,全面提升林業現代化水平。

《指導意見》的發佈為中國林業物聯網建設勾劃了發展藍圖,相信,林業物聯網建設的大力推進必將帶來林業生産力進一步提升,形成推動林業現代化發展的強勁動力,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以實現對物品的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網絡,具有滲透性強、帶動作用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對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和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物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內容,並做出了明確部署。2011年,國家林業局被列為首批國家物聯網應用示範部委之一,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物聯網的建設與應用。

國家林業局關於推進中國林業物聯網發展的指導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廳(局),內蒙古、吉林、龍江、大興安嶺、長白山森工(林業)集團公司,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林業局,各計劃單列市林業局,國家林業局各司局、各直屬單位:

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協議把物品與互聯網相連接,以實現對物品的智慧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網絡,具有滲透性強、帶動作用大、綜合效益好的特點。對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帶動相關學科發展和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物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重要內容,並做出了明確部署。2011年,國家林業局被列為首批國家物聯網應用示範部委之一,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物聯網的建設與應用。為推動林業物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7號)、《國務院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國發〔2015〕40號)等有關文件精神,現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信息化的系列決策部署,圍繞林業改革發展主要任務,以促進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提升林業質量效益為宗旨,以林業核心業務物聯網應用為重點,以提升林業現代化水平為目標,堅持統籌規劃、協同共享、政府主導、保障安全,加快推進林業物聯網建設與應用,為實現林業現代化做出積極貢獻。

(二)基本原則

統籌規劃,需求驅動。緊密結合林業核心業務,以需求為導向,加強科學規劃,統籌推進林業物聯網應用推廣、技術研發、標準建設的協調發展。面向服務對象,以用戶和受益人為中心,加強林業物聯網頂層設計,注重建設和應用實效,力避相互攀比、貪大求新、盲目跟進。堅持示範先行,不斷積累成功經驗,總結成熟模式,然後以點帶面,逐步實現林業物聯網的多領域、跨層級、規模化應用。

融合創新,協同共享。根據林業、林區、林農發展實際,加快提升物聯網技術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加強低成本、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智慧化傳感設備研發及集成應用,逐步突破林業物聯網發展技術瓶頸。深化林業物聯網應用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支持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的業務協同和信息資源共享,力避自成體系、重復投資、重復建設。

政府主導,群策群力。堅持林業主管部門在林業物聯網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其政策引導、業務指導、工作協調、項目監督、成果應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對生態公益型建設項目,要以財政投入為主;對産業發展型建設項目,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創新投融資機制、成果共享機制、商業運營模式和服務驅動模式,群策群力推動林業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

提高效益,確保安全。以提高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科學規劃林業物聯網建設任務,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物聯網持續發展。加強林業物聯網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建設,注重信息系統安全管理和數據保護,注重開展安全測評、風險評估和安全防護工作,確保林業物聯網基礎設施、重要業務系統和重點領域應用安全可控。

(三)發展目標。實現物聯網技術與林業業務高度融合,有力支撐林業資源監管、營造林管理、林業災害監測、林業生態監測、林業産業、林産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各類業務。林業信息化基礎設施條件顯著改善,信息採集和傳輸能力明顯增強,實現跨區域、集成化、規模化的物聯網應用,推動林業智慧化持續快速發展。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林業物聯網科技創新、標準規範、安全管理體系,林業智慧化水平顯著提高,林業建設的實時性、高效性、穩定性和可靠性顯著增強,林業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主要任務

(一)林業資源監管物聯網應用。林業資源主要包括森林資源、濕地資源、荒漠資源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在林業資源監管中引入以物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利於改進監管手段,創新監管模式,提高監管效能,提升林業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林業資源調查與監測。充分應用3S、紅外感應、無人機、衛星通信、激光雷達、RFID、條碼、多功能智慧終端等技術,結合地面抽樣調查,建立基於雲計算架構的林業資源數據倉庫,提高地面監測樣地、樣線、樣木等的復位率,增進監測數據的實時性、準確性、可靠性和快速更新能力,彌補傳統地面監測手段的不足。

林業資源管理。應用二維碼、RFID、移動互聯等技術,提高林權證、採伐證、運輸證等林業資源相關權證的防偽性和快速識別能力,建設全國統一的權證信息管理及共享交換平臺,加強對各類權證信息的智慧化管理;建立人機交互的智慧信息管理平臺,加強對珍貴樹種、古樹名木、珍稀花卉等的個體識別、譜係管理及安全監控;對接雲計算平臺,加強林木採伐、貯存、檢疫、運輸、銷售的全流程管理,加強執法監管、依法保護林業資源。

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管理。應用衛星通信、3S、電子圍欄、視頻監控、移動互聯等技術,根據動物的生態習性和形態結構,研製具有身份識別、衛星定位、體徵傳感、信息傳輸等功能的專用設備,對接智慧信息管理平臺,構建全天候立體化傳感監控網絡,加強動物行為及體徵分析,提高實時監控與應急響應能力,促進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外管理和種群復壯。

(二)營造林管理物聯網應用。營造林管理主要涉及種質、種苗資源的保護、保存、培育以及造林、森林撫育等的管理。在營造林管理業務中應用物聯網技術,有利於加強營造林管理,提高營造林質量。

林木種質資源保護。應用RFID、紅外感應、傳感器、視頻監控、無線通信、移動互聯等技術,構建原地和異地保護母樹林傳感網,加強對林木採種基地種質資源,特別是珍貴、稀有、瀕危母樹的保護。構建林木種質資源設施保存庫立體傳感監控網絡,加強設施保存環境的實時監測與調控,有效保存林木種質資源。

林木種苗培育及調配。應用傳感器、視頻監控和自動控制等技術,加強對規模化林木種苗培育基地溫度、濕度、光照強度、土壤肥力等的實施監測,結合自動噴灌、自動卷簾等操作,提高種苗培育的信息化、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實現智慧化管理。結合各類電子票據,加強林木種苗特別是珍貴苗木的調配管理。

營造林管理與服務。通過應用大氣環境、土壤環境、水環境等相關傳感器,強化對造林地環境與林分生長狀態的智慧監測與分析,結合GIS系統和雲計算技術,實現對適地適樹、測土配方、撫育管理等的決策支持,以及對林場、林農、林企等提供相關服務。應用3S技術、航空攝影、多功能智慧終端等技術,加強對營造林、退耕還林等工程項目的核查和績效評估,提高核查與評估的效率和質量。

(三)林業災害監測物聯網應用。林業災害主要包括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災害、沙塵暴、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四大類,其他的還有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風災、雹災、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加強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林業災害監測、預警預報和應急防控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預防和降低災害損失。

森林火災監測預警與應急防控。應用由對地觀測、通信廣播、導航定位等衛星系統和地面系統構成的空間基礎設施,以及航空護林飛機、無人機、飛艇等航空設備,構建森林火災監測預警與應急防控的天網系統;應用地面林火視頻監控、紅外感應、電子圍欄、氣象監測、地表可燃物溫濕度監測等感知設施以及各種有線、無線通信設施,構建地網系統;應用車載智慧終端、手持智慧終端以及多功能野外單兵裝備等,構建人網系統;應用條碼、RFID等技術,構建林網系統;對接基於3S、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技術應用的智慧信息平臺,提高森林火災的監測、預警預報以及指揮調度、災後評估等應急響應能力。

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與防控。綜合應用3S、視頻監控、傳感器等技術,加強森林和大氣環境監測,結合地面巡查數據,對接專家遠程診斷系統、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系統、外來物種信息管理系統,加強數據挖掘、共享和業務協同,提高森林病蟲害及外來物種危害的監測、預警預報與綜合防控能力。對通過檢疫的物品進行標識,建立林業有害生物檢疫責任追溯制度。

沙塵暴監測和預報預警。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等重點風沙源區和固沙治沙地區部署地面氣象傳感和土壤溫濕度傳感監測網絡,結合氣象衛星和遙感衛星監測,加強沙塵暴災情監測和預報預警能力,有效降低災情損失。

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運用集衛星定位、信息發送、生命體徵傳感等功能于一體的動物專用設備,建立基於衛星追蹤、傳感器感知、GIS應用和地面巡查相結合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系統,加強對遷徙候鳥獸活動路線及生命體徵的監測分析,有效提高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能力。

(四)林業生態監測物聯網應用。林業生態監測主要對森林、濕地、荒漠生態系統的有關指標進行連續觀測,評估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生態服務功能和價值。通過引入物聯網相關技術,將有助於提高監測數據採集的實時性、多樣性和可靠性,為智慧決策提供依據。

陸地生態系統監測與評估。綜合應用各種數字化智慧傳感及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等,建設或改造森林、濕地、荒漠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構建完備的陸地生態系統定位監測網絡。對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生態服務功能和價值、重大生態工程和生態系統管理成效等進行科學評估,對區域生態安全及潛在生態風險進行科學評價和預測,為我國生態建設決策提供支撐。

森林碳匯監測與評估。利用各種智慧傳感終端和通信手段,構建多維碳排放與碳匯監測傳感網絡,在水平和垂直空間對溫濕度、風向風速、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因子進行實時監測。結合林木蓄積量、生長量等碳儲量監測數據,建立多站點聯合、多系統組合、多尺度擬合、多目標融合的碳匯監測與評估技術體系,為碳交易、檢驗節能減排效果、評估碳匯能力等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

(五)林業産業物聯網應用。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也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産業。物聯網技術在森林旅遊、林下經濟、花木培育等方面都具有廣闊的用途。

森林旅遊安全監管與服務。應用由對地觀測、通信廣播、導航定位等衛星系統和地面系統構成的空間基礎設施,以及航空護林飛機、無人機、飛艇等航空設備,構建森林旅遊安全監管與服務的天網系統;應用地面旅遊視頻監控、旅遊視頻觀景、林火視頻監控、氣象監測、紅外感應、電子圍欄、地表可燃物溫濕度監測等感知設施,以及各種有線、無線通信設施,構建地網系統;發揮移動互聯技術的巨大優勢,應用車載智慧終端、手持智慧終端、遊客便攜式智慧終端等,構建人網系統;應用條碼、RFID、地面無線定位等技術,構建林網系統;基於三維倣真、虛擬現實、雲計算等技術,構建智慧旅遊信息平臺,大力發展人與物隨時、隨地、隨需的交互型業務,提高旅遊綜合服務、旅遊資源監管、旅遊綜合執法以及旅遊應急響應能力。

林下經濟和花木培育。應用傳感器、視頻監控、移動互聯和自動控制等技術,對接智慧信息管理平臺,加強對規模化花木培育基地溫度、濕度、光照強度、土壤肥力等的實施監測,結合自動噴灌、自動卷簾等操作,提高花木培育的信息化、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基於溫度、濕度、光照、土壤肥力等傳感器和視頻監控、紅外感應、電子圍欄等設施,搭建林下傳感網絡,為發展林下特色種(養)殖業提供科學技術支撐,並提高防火、防盜等安全監管能力。

林業資源開發利用相關權證的管理。應用二維碼、RFID、移動互聯、雲計算等技術,構建全國統一的信息管理及共享交換平臺,加強對林木種苗生産經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野生動物經營利用等林業資源經營開發利用環節相關權證的信息化、網絡化、智慧化管理,提高權證的防偽性和快速識別能力,方便政府部門和公民、法人、其他組織查詢、共享各類信息,依法維護生産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六)林産品質量安全監管物聯網應用。應用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林産品信息集中發佈平臺和預測預警系統,加強林産品質量檢測、監測和監督管理。

林産品認證和溯源。採用激光掃描、定位跟蹤、移動互聯等技術,對經過綠色無公害認證、原産地認證、來源合法認證等的林産品進行標識,實現林産品物流與信息流的有機統一。完善林産品認證、森林認證和林産品溯源體系,建立健全責任追溯制度,為發展林業電子商務、提高林業監管與服務效能、履行有關國際公約等提供有力支撐。

林産品質量安全檢測認證。採用條碼、RFID、定位跟蹤等技術,給質量檢測合格的林産品賦予專用標識,建立專用標識認證制度。結合信息管理和查詢平臺,加強流通和銷售環節管理以及消費指導,建立健全質量安全責任追溯制度,依法保護生産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宏觀引導。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關於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政策文件,加強對本地區林業物聯網應用的引導和指導。明確不同區域、不同領域的總體功能定位和重點發展方向,避免盲目發展和重復建設。加強對國內外物聯網發展形勢研究,結合林業實際,做好政策預研工作,針對發展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制定出臺指導意見,在全國林業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下,引導林業物聯網科學發展。

(二)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爭取各級政府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産業化專項資金等的支持,努力做好行業資金配套工作。創新投融資機制和項目運營模式,鼓勵企業等參與林業物聯網技術研發、工程建設、運行維護和商業運營。落實國家支持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激發和調動各類市場主體支持林業物聯網發展。

(三)鼓勵科技創新。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鼓勵和引導國內相關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圍繞林業物聯網産業技術創新鏈,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開展林業物聯網産業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林業物聯網産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新産品開發能力,有效促進林業物聯網建設與應用。

(四)建立標準體系。結合林業物聯網關鍵技術、設備研發和工程建設,按照急用先立、共性先立的原則,制定一批林業物聯網發展所急需的基礎共性標準、關鍵技術標準和重點應用標準。初步形成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為補充的林業物聯網標準規範體系,滿足林業物聯網規模應用和産業化需求。

(五)強化信息安全。根據林業物聯網工程建設和應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加強安全管理體系建設。高度重視林業物聯網的信息安全工作,使信息安全建設與工程建設同步設計、同步實施、同步驗收。強化工程建設與安全保密措施的有機結合,做到安全保密措施先行。嚴格依據國家關於涉密信息系統分級保護和非涉密信息系統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有關規定,制定實施技術上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和保密解決方案,促進林業物聯網安全、健康、有序發展。

(六)深化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相關企業、高校、科研單位等的交流與合作,及時引進先進物聯網技術和理念。不斷創新合作機制,拓寬合作渠道,多層次、多方位、多形式地推進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加強林業物聯網創新型、應用型和複合型人才培養,為林業物聯網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