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記者手記:農民老譚16年賬本見證“四大變化”

2016-06-22 09:15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春6月22日電(記者 韓潔 郭翔)小到幾毛錢買塊糖,大到10多萬元的賣糧款……吉林省前郭縣達裏巴鄉四家子村59歲農民譚業君,從2000年起將每筆收支記錄在冊。

從明信片大小的小冊子到財務專用記賬本,16年來,老譚記了6本賬。密密麻麻的數字變化中,老譚家生活發生的變化,更折射出中國農村的變遷。

一變:從“拉饑荒”到年年有餘

老譚家院子很大,面積近1畝。7間草綠色大瓦房告訴訪客,這是個小康之家。老譚説:“沒有這些年種糧收入增加,哪有底氣蓋房子”。

“2000年水稻每公斤1.3元左右,總收入3.3萬元,還要交1426元稅費,一年下來欠了4846元外債。”老譚第一年記賬,年終結轉時他“拉饑荒”(東北話,意為“欠債”)了。

2004年“皇糧國稅”取消。“那年各種稅費負擔減少1727.25元,糧食直補等補貼了2173元,裏外裏增收4000元。”這年起,老譚家年終結轉再未出現過負數。

2003年起,老譚開始“租地”,最高峰時經營9公頃水田。10年來,他種植水稻的産量穩定在1萬公斤∕公頃左右。水稻價格上漲對增收拉動明顯:從2004年1.82元∕公斤到2015年3.3元∕公斤,每公頃收入從1.98萬元增至3萬多元。

糧價穩定上漲,收入穩定增加,2015年老譚賬面收入102337元,加上前一年結轉79748元,老譚賬面存款達到182085元。

二變:農機從“小四輪”到“大傢伙”

密如蛛網的松花江水系、肥沃的黑土地……前郭縣是吉林省重要的水稻産區。“多種地、多打糧、多掙錢”是當地農民的共識,只要能多打糧,投入再多錢,老譚也舍得。

老譚買農機具不手軟。院外,1台銹跡斑斑的手扶拖拉機和1轉臺嶄新的約翰迪爾554拖拉機停在一起,“小四輪和大傢伙都給我出大力了。”老譚説,“小四輪”1天耕1公頃地,“大傢伙”1天能整4公頃。1999年,老譚入手“小四輪”時東拼西湊了1萬多元,而去年買“大傢伙”時享受1.57萬元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自己花了6萬多元”。

農機不怕多,早買早受益。“等有錢了再買個大馬力的,收割機買個更先進的。”老譚有了新目標。

三變:從捨不得買酒到上百元買水果

2016年4月11日,買香蕉、火龍果18元;4月13日,買火龍果、芒果、香蕉114元……“這都是給小孫子買的。”老譚説。

16年來,生活賬發生著結構變化:肉食、水果支出的越來越多,葡萄酒、鮮蝦不再是新鮮玩意。過年才能“打牙祭”好像是很久前的記憶。老譚説:“過去買點散白酒都得掂量掂量”。

老譚2004年後開始“大方”起來。以往買衣服很少過百元,但現在賬本裏每隔一頁都有購置衣物的支出,“4月9日,自己買件上衣260元,兩雙鞋125元。”

2001年,總消費支出12440元;2015年,總消費支出21586元。譚家消費支出從2003年到2006年,年均增幅32%,2006年後基本保持穩定。

四變:隨禮從三五十元“喝頓酒”到100元“拿不出手”

侯家大姑娘結婚200元、米家小子訂婚200元……在每個賬本裏,老譚會單列出“份子錢”。生活改善了,人情賬也發生了變化。

今年到6月12日,老譚共隨禮22筆4300元,每筆最少100元,最多500元。2000年,老譚隨禮34次1770元。“那時候收入低,三五十元就能‘喝頓酒’,現在100元拿不出手,200元以上居多。”老譚説,從2004年開始,份子錢水漲船高,但也能接受。人情隨禮讓大夥多走動,加深感情,關鍵時刻相互幫襯。“2005年,媳婦和兒子患病,大夥送來2900元,救急了。”

老譚“十三五規劃”的核心詞是“富裕”,定義也簡單:“花錢不愁,生活夠檔次”。“國家政策好,想富裕更得多種地、多打糧。”老譚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