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民間投資增速下滑癥結何在

2016-06-23 07:27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民間投資增速出現明顯下滑,如何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與動力更顯迫切。近日,《經濟日報》記者深入走訪了多地多家民營企業,關注民企最迫切的問題,聆聽民企最真實的聲音。就調研中發現的地方政府簡政放權不到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具有共性的問題,記者採訪有關專家,有針對性地給出解決之策——


簡政放權不到位,事中事後監管服務跟不上——
“土政策”成了攔路虎

“現在各方資金需求量大,業務增長速度快不快?”面對《經濟日報》記者的提問,小何的笑裏滿是無奈。3年前,小何與小夥伴們一道,在西南某省的省會城市辦起了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本來以為手上有一些核心金融資源,創業之路會順暢一點。“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初創企業的業務發展,真是步步艱難。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土政策’,讓人常常碰壁。”小何説。

何為“土政策”?小何解釋道,金融行業發展速度較快,可一些二、三線城市的監管政策無法跟上這一節奏。由於對新生業務不知如何審批,有的地方設置了高門檻,導致審批通過率低;有的審批流程十分繁瑣,令人望而生畏;還有的地方,工作人員對專業性較強的領域不甚了解。種種“土政策”,導致從業者“路雖少跑了,事卻辦不成。”

此前,小何辦理過的一筆貸款業務就非常尷尬。按照流程,金融公司在發放貸款前,如果有擔保公司介入,有貸款需求的企業要在將資産抵押給擔保公司後,小額貸款公司才能放貸。而在小何業務發生的城市,當地房管部門並不認可這樣的流程,一定要企業將擔保資産抵押在當地的一家銀行。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怪現象:銀行並不放貸,卻擁有資産抵押物。可如果貸款出現問題,所有風險就會由擔保公司承擔。人為設置的環節,增加了各方成本,加大了資金風險,也給無數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業務,帶來了更多的障礙和難題。

此外,同一政策,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地方落實過程中,也存在著“溫差”。小何的直觀感受是:離省會城市越近,辦起事來就越快,反之則慢;一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辦起事來就越容易,反之則慢。“有的偏遠地方,很容易出現多項審批互為前置,部門之間互相推諉,讓項目陷入死循環。”小何不無感慨地説。

專家點評:當前民間投資嚴重下滑有我國經濟形勢整體趨勢的影響,也倒逼著我國民間投資準入管理制度改革。在現行市場準入制度下,民間資本市場準入門檻過高、準入程序複雜、準入公平性不夠、準入透明度不高,造成大量的社會資本和行政成本的浪費,嚴重影響了民間投資的積極性。因此,應在試點地區的基礎上儘快在全國範圍內全面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通過負面清單清除存在的不當準入限制,如一些部門的“潛規則”和地方的“土政策”,使民間投資主體真正獲得公平的、透明的、開放的市場準入條件。特別是在電信、石油、電力、鐵路、金融保險、教育衛生、新聞出版等領域,減少或消除民營企業進入所面臨的諸多限制,打破“彈簧門”“玻璃門”,提升市場開放度和透明度。同時要切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當前下放取消事項“數字很好聽,效果不明顯”,要更加著重取消和下放“含金量高”的審批事項,充分激發市場活力。記者 劉 暢


企業的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産難以“活”起來——
融資難、融資貴頑疾仍存

民企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老大難”問題,這是《經濟日報》記者在走訪中聽到的最為集中的聲音。不少民營企業家表示,他們像久旱的莊稼一般,渴盼著一場金融“及時雨”。

在山東省,有一家機械加工企業看起來很“重”,實際上很“輕”。據該公司董事長介紹,多年來,企業持續投入大量科研經費,自主創新研發出一款能夠替代進口産品的汽車關鍵零部件,質量好、價格低,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當企業想要融資進一步做大做強時,卻遇到了難題: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産是專利等知識産權,而這些無形資産無法作為抵押物獲得貸款。他感慨道:“如今,企業的專利、商標、品牌等無形資産在企業中佔的比重將越來越高,應該讓它們‘活’起來,動起來。”

山東的一家造紙企業也面臨著類似的窘境。據了解,該企業自主研發出一款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産品,但在擴大生産規模需要貸款時,銀行卻表示愛莫能助。銀行有著自己的道理:這家企業處於産能嚴重過剩的行業,盈利能力較弱,因此不能對其投放貸款。專家表示,越是産能過剩行業,越需要加大轉型升級力度。如果企業開發出有市場、有競爭力的産品,金融部門應該精準施策,通過貸款封閉運行等措施,雪中送炭。

在採訪中,記者還了解到兩件讓不少民營企業家感慨不已的事。一是為了獲得貸款,民營企業主要負責人往往不得不把自家住房抵押給銀行。這意味著,一旦企業經營失敗,他們將無家可歸。二是很多企業對連環擔保圈的做法感到不解,因為如果有一家企業破産,就會牽涉一大片企業。這讓企業家提心吊膽,不知哪一天哪個環節會出現冒煙的“地雷”。

專家表示,金融安全、資金安全,是銀行的生命線,這本無可厚非的,但銀行最為本質的安全,應該建立在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之上。很多民營企業家建議,有關部門應深入企業進行調研,改變當前粗線條劃分金融風險區、劃定産業紅線的做法,在保證貸款安全的基礎上,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專家點評: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困擾我們多年的問題,近年來國家出臺的相關文件不少,但真正起作用的並不多。究其原因,是總傾向用行政手段要求以盈利為主要目標的銀行進行增加運行成本、減少直觀利潤、加大貸款風險的行為。事實上,銀行和民營企業之間不是信息不對稱,而是利益不對稱、責任不對稱,因為民營企業面對的是充分競爭的市場,而銀行面對的是壟斷性市場。建議在保證金融安全的基礎上充分放開我國金融行業準入管制,尤其是要加快設立民營銀行、民間金融機構步伐,加大銀行業競爭,讓資金自由高效地流向産生高價值的領域。惟此,才能真正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記者 單保江


承諾不兌現、難落地——
誠信建設亟待加快推進

最近,《經濟日報》記者到西北地區某省份採訪時,一位企業家向記者聊起了創業過程中遇到的“糟心事”。

這位企業家告訴記者,他以前主要從事特種閥門貿易,積累了一定資本。這些年,看到西部地區發展速度快,就想轉型做實業,於是籌劃創辦一家專門從事鋼絲網骨架聚乙烯複合管材管件生産的管業公司。

“我在籌備辦廠的時候,正好當地政府在招商引資,承諾如果能當年投資當年實現一期項目投産,就通過稅收獎勵的方式,免除企業的工業用地稅費。”該企業家説,算下來,光土地稅費一項就接近800萬元,這等於給企業減輕了一大筆負擔。

有了政府的支持,他交付了全額的土地出讓金等費用,一期項目在去年4月份開工建設,經過加班加點地幹,終於在去年12月份實現竣工投産。

“當年開工、當年投産,這是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給企業提的要求。”在該企業家看來,企業既然做到了當時政府提出的這一要求,政府也應該兌現優惠政策的承諾了。

不過,令人失望的是,一期工程投産後,政府卻再也不提退還土地款項的事情。“我們的二期項目著急開工,手頭又沒有太多現金,只能去找政府,看能不能抓緊時間辦理退還土地款的事情。”該企業家説,雖然得到了各級領導的熱情接待,但對落實優惠政策的事情卻始終不置可否,“連個時間表都沒有”。

現在,這位企業家左右為難:如果繼續投資,一來自己手中“差錢”,二來二期項目建成,政府可能更不會兌現優惠政策了。可是,如果不繼續擴大規模,不建設二期生産線,企業規模上不去,規模效益無法體現,産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會大打折扣。他感慨道:“打交道,憑的就是彼此的信任。可當初的承諾,為何成了一紙空文?”

專家點評:政府誠信是社會誠信的基石和靈魂,應該是當前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的領跑者,相比普通公眾和企業誠信,政府誠信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更大,一旦有損,其危害波及面更大,持續時間也更久。在地方招商工作中,地方政府誠信不容忽視,通過“大話”“空話”招商引資,最終又不兌現承諾,受損的還是地方的整體市場環境和吸引力。因此,政府首先應在思想上樹立起“誠信招商”意識;儘快通過立法對因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給投資人造成的相關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出臺“權利清單”明確規定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的權利限制及職責,對於無視權利範圍仍作出承諾的政府官員應予以懲罰;對在權利範圍內不履行承諾造成投資人實際損失的政府官員,更應依法嚴懲。另外,政務誠信不僅體現在招商工作中,更是政府行政的基本標準,應受到全社會、全方位的監督,同時做到嚴格問責。記者 林火燦(點評專家為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綜合研究室副主任郭冠男)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陳燕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