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上海:環境整治“補短板”還將繼續攻堅

2016-06-29 09:06 來源: 文匯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環境整治“補短板”還將繼續攻堅
截至目前,今年上海已拆除違法建築兩千一百多萬平方米,完成全年近九成任務

去年以來,上海大刀闊斧地推進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在違章搭建、人口導入、環境污染等“一團亂麻”之中找出“線頭”,從痛點著眼、難處著手,以擔當精神抓緊時機“補短板”。

今年截至目前,上海已拆除違法建築2100多萬平方米,完成全年2400萬平方米拆除任務的近90%,而根據上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藍圖”:三年內將消除用於出租牟利的違法建築,五年內還將消除用於無證經營的違法建築。這場“拆違治理”的攻堅戰還將繼續。

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海為何緊盯“短板”不放? 正如市委書記韓正所言,短板制約,既是影響協調發展的難點,也是引發重大風險隱患的薄弱環節,“補短板”已經到了非抓不可的時候。

逐漸“變臉”的城中村

沿著龍吳路自北向南駛來,在靠近徐浦大橋的地方,很容易就會看到一片老舊的建築,在周邊高聳的商品房、成片的公園綠地襯托下顯得有些突兀,這裡便是徐匯區華涇鎮的東灣地塊。記者前幾天來到此地採訪時,各類建築外墻上紅色劃圈的“拆”字以及鋪天蓋地的“生態環境整治”標語,已然宣告這裡即將迎來“以舊換新”。

華涇地塊是今年上海17個重點整治地塊之一,也是徐匯區拆違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先這兒是村裏的集體用地,但隨著城市的發展,這樣的城中村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裡的問題不僅是市容環境上的臟亂差,其中的消防安全隱患也非常大。”徐匯區拆違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華涇區塊“五違”整治今年3月展開以來,排摸、宣講、勸退等一系列工作都在加緊進行中,目前,大部分租戶都已搬離。按照計劃,6月底之前,華涇鎮東灣地塊的所有違法建築將全部拆除完畢。

而在曹楊路銅川路區域,短短四個月,市中心內最大的城中村發生了很大改變……日前,市人大啟動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專項監督。

在“首站”普陀區紅旗村內,“五違”整治已全部完成,舊區改造、土地徵收接近尾聲,7月以後將啟動該地塊的建設更新。

紅旗村綜合整治辦副主任張民告訴記者,這處的違法建築內原先安全隱患突出,私拉的電線、來路不明的液化氣鋼瓶等比比皆是,消防隱患巨大,租賃關係極為複雜,二房東、三房東,甚至最多到六房東,層層轉租的行為普遍存在。“拆違前期清退過程中,二房東曾與其租戶簽訂過搬離協議,但在實際履行的過程中,三房東、四房東又是漫天要價,拒不搬離。”張民告訴記者,綜合整治工作組中,公安、消防、城管、市場監管等各部門每天兩次集中上門告知,主動約談“釘子戶”曉以利害,採取清退一戶、破拆一戶,最終將所有的租戶全部清退。

“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的目的,是為了給周圍百姓創造出一個宜居的生活環境。”普陀區商務委主任李銳告訴記者,在所有違法建築拆除後,這裡預計將建成以綠化、休閒、商務為主的宜居空間。

“大聯動+”思維推進拆違

去年上海啟動了九個區縣11個地塊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寶山、閔行、奉賢、嘉定、崇明、浦東、金山已完成上述整治任務,松江、青浦計劃今年上半年內完成。第二批治理區塊包含17個具有代表性的市級區塊以及240個區級重點推進區塊,今年年底前均計劃完成。

以“大聯動+”思維推進違法用地、違法建築、違法經營、違法排污和違法居住等“五違”整治,作為拆違工作的“排頭兵”,閔行區今年將完成1000萬平方米的拆違任務,截至5月26日,全區已拆除違法建築達871.9萬平方米,其中存量違法建築達869.6萬平方米,佔到全年總量的85.53%。

但即便是有著這樣一份“拿得出手”的拆違成績,作為一線執法人員的閔行區城管執法局的李崗還是深切地感受到,拆違工作並不輕鬆。“一般拆違程序過長,如小區內的違法搭建拆除,推進的速度比較緩慢、難度也比較大,而對於在建違法建築拆除,又需要更多的支撐。”

就在今年4月,閔行區法院專門出臺了司法建議,這份司法建議意味著,對已建違法建築從調查取證、責令改正、限期拆除等,一直到責令拆除決定書送達當事人,只要前期的一系列規定性動作相關部門實施到位,即使當事人上訴到法院,法院也將基本不予受理。

李崗同時也談到,閔行區地處城郊接合區域,部分街道存在農村集體土地,然而,按照相關法規,農村集體土地上的執法權屬於街鎮人民政府,因此,農村集體土地上的拆違工作,城管執法又面臨著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問題。“還有包括在建違法建築,夜間、節假日期間不能強制執法,以及居民舉報的居民樓天井私自搭建,如果沒有公安的配合,執法人員強制執法也比較難等情況,雖然在這其中我們城管執法隊員也發揮了比較大的主觀能動性,但畢竟涉及一定的法律風險。”

市住建委主任顧金山表示,拆違工作不僅僅與行政強制法相關,還與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等有關。目前“塊屬、塊管、塊用”的“兩張皮”現象仍然制約了執法效能的充分發揮,有些地方還出現了新的推諉扯皮。顧金山建議,今後在市人大修改相關法規、市政府修改相關規章的時候,能夠將本市違法建築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予以法制化,使得拆違工作在法律保障上更有力。

完善源頭管控等機制

我們到底有多少違建要拆除,工作又如何部署? 面對這樣的疑問,市住建委更新了普查辦法,將普查範圍從違法建築修正為無證建築,明確了屬地負責、條塊聯動的工作責任,落實了市、區縣、街鎮三級核查、分層問責的工作機制,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上海市無證建築普查數據庫。

在數據庫的幫助下,無證建築的體量、位置越發清晰。市住建委用一組詳實的數據,勾勒了一幅上海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藍圖”:三年內消除用於出租牟利的違法建築、五年內消除用於無證經營的違法建築。

顧金山表示,在今年預計完成2000萬平方米的綜合整治中,已經完成的有1515萬平方米。今後將繼續利用好産業結構調整、土地減量化、舊區改造等政策,綜合施策、多管齊下地做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爭取四年內完成全市1.2億平方米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做好後續規劃建設和長效管理。

“儘管今年的拆違工作卓有成效,但仍有問題存在。”顧金山坦言,“一方面,區域間的拆違工作還不太平衡,有些區域臟亂差的問題還很嚴重,後續還得循序漸進地推進;另一方面,目前的工作成效可能與老百姓的期盼還有一定差距,對於歷史問題還得梳理清楚,盡最大努力去攻破。”(記者 祝越)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