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民政部國家減災辦發佈2016上半年自然災害情況

2016-07-12 08:34 來源: 國家減災辦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民政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會同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計生委、統計局、林業局、地震局、氣象局、保監會、海洋局、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鐵路總公司等部門對2016年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了會商分析。

江西鄱陽縣濱田水庫泄洪道河堤堤身潰口房屋被淹沒

經核定,2016年上半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風雹和地質災害為主,地震、低溫冷凍、旱災、雪災和森林火災等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各類自然災害共造成全國6877.5萬人次受災,505人死亡,71人失蹤,164.3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19.9萬人次需緊急生活救助;10.4萬間房屋倒塌,111.2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7321.1千公頃,其中絕收784.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90.4億元。

2016年上半年,全國自然災害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全國災情時空分佈不均衡。

洪澇災害致湖南張家界市慈利縣通津鋪鎮農作物受淹

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800余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到自然災害影響,與2011年以來同期相比,死亡失蹤人口略偏高,其餘災情指標均偏輕2成以上。

從災種看,地震災害和旱災明顯輕於常年,低溫冷凍和雪災與常年持平,洪澇和地質災害略偏重,風雹災害明顯偏重;

從時間上看,1-5月全國災情明顯偏輕,6月份洪澇、風雹和地質災害突發連發,時段相對集中,災情發展極為迅猛;

從區域上看,西南和西北地區災情與近年同期相比明顯偏輕,但華東地區災情相對偏重,主要災情指標均為2011年以來次高值,因災死亡失蹤人口超出近年均值2倍以上。

二是南方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災情“南重北輕”格局明顯。

洪澇災害致江西上饒市婺源縣大鄣山鄉受淹

3月21日入汛以來,全國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南方地區出現20余次區域性暴雨過程,為歷史同期最多,主要江河出現20余次洪水過程,洪水總量偏多3成。受此影響,南方多地發生多起重大洪澇和地質災害,5月福建泰寧泥石流致36人死亡失蹤,6月上中旬贛湘黔地區、下旬安徽湖北相繼遭受重大洪澇災害,給災區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産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上半年,洪澇(含地質災害)造成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000余縣(市、區)3402.8萬人次受災,367人因災死亡和失蹤,141.9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6.8萬間房屋倒塌,46.9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636.6千公頃,其中絕收32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55.1億元。

洪澇災害致貴州六盤水市水城縣石橋社區受淹

總體看,上半年洪澇和地質災情較近年同期基本持平,呈現 “南重北輕”格局,湖南、貴州、江西、湖北、安徽、福建等南方13省份主要災情指標佔全國7成以上,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占9成以上。

三是強對流天氣偏多,風雹災害突出。

風雹災害致江蘇鹽城市射陽縣樹木倒伏房屋受損

入汛以來,全國共發生26次大範圍強對流天氣過程,造成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100余縣(市、區)受災,發生頻次位居2011年以來同期第二高值。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偏多,10級以上大風站日數超過近4年總和,大冰雹(直徑20毫米以上)發生次數為2011年以來同期最多。

風雹災害致新疆博爾塔拉州溫泉縣玉米受災

上半年,風雹災害造成全國1782.2萬人次受災,191人因災死亡和失蹤,7.5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3.5萬間房屋倒塌,48.6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142.2千公頃,其中絕收246.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14億元。

總體看,風雹災情明顯偏重,因災死亡失蹤人口和直接經濟損失均為2011年以來最高值。其中,江蘇、山西、新疆、兵團災情最為突出,6月23日江蘇鹽城龍卷風冰雹特大災害造成99人死亡;6月上中旬山西風雹災害造成14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6月下旬新疆和兵團風雹災害造成約10萬公頃農作物受災(其中絕收3萬公頃),經濟損失嚴重。

四是地震活動水平偏弱,損失明顯偏輕。

地震致青海海北州門源縣北山鄉房屋受損

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9次,其中,6級以上地震2次,發生次數為2011年以來同期最少。最高震級為1月2日黑龍江林口縣6.4級地震(深源地震)和21日青海門源縣6.4級地震,5級以上地震發生省份涉及黑龍江、雲南、西藏、青海、新疆5省(自治區),西藏發生次數最多(4次)。其中,1月21日青海門源縣6.4級地震和5月11日西藏丁青縣5.5級地震損失最重,共造成甘肅、青海和西藏3省(自治區)8.9萬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26.3億元。

5.5級地震致西藏昌都市丁青縣房屋倒塌

總體看,上半年地震災情較近年同期明顯偏輕,主要災情指標均為2011年以來同期最低值,且較2011-2015年均值偏少7成以上。

五是旱災影響有限,低溫冷凍和雪災影響南方。

雪災致廣西桂林市資源縣資源鎮果園受災

內蒙古、華北、黃淮和西北的部分地區相繼遭受春夏旱,因後期降雨及時,旱災造成的損失較近年同期明顯偏輕,農作物受災、絕收面積僅為2011年以來同期均值的1成左右。我國先後遭遇多次大範圍寒潮和雨雪冰凍天氣過程,其中,1月下旬全國大範圍低溫冷凍和雪災最為突出,最大降溫幅度達12℃-18℃,廣州、南寧等南方城市出現多年以來首次降雪;5月中旬,西北大部受持續強冷空氣影響,驟時降溫導致玉米、小麥等農作物損失突出。

廣東省茂名市高州市古丁鎮農作物遭受低溫凍害

上半年,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全國1352.4萬人次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1711.9千公頃,其中絕收157.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67.1億元。

總體看,低溫冷凍和雪災災情接近近年同期水平。

50.jpg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