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滾滾洪流中的紅色傳承——來自黃岡大別山革命老區抗洪一線的報告

2016-07-12 19:54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武漢7月12日電(記者 皮曙初、陳俊、李偉)這裡曾走出三位中共一大代表、200多位共和國開國將帥;革命戰爭年代,44萬英雄兒女為民族解放和新中國成立獻出生命。

自6月18日以來,湖北黃岡1.7萬平方公里紅色土地連遭四輪暴雨襲擊。山洪暴發,湖庫滿溢,堤壩潰口,人員圍困,民房倒塌,道路損毀……400萬老區群眾受災嚴重。

危難之際,有人連夜奔襲轉移受困群眾,有人不顧安危縱身躍向潰口,有人勞累過度倒在抗洪一線……老區幹部群眾傳承“紅色精神”,凝聚“紅色力量”,不勝不休戰洪魔。

暴雨肆虐考驗“紅色基因”

7月5日淩晨,一夜暴雨肆虐,武穴市太白湖東河段河堤抵擋不住,瞬間被洪水衝開約50米寬、4米深的潰口。

危急時刻,湖北某舟橋旅四百多名官兵急赴現場,武穴市三千幹群奔上大堤,挖土裝袋,飛運沙包,躍入洪流……59個小時後,大堤上傳出振奮的歡呼聲,潰口被成功封堵。

43歲的張元松是紅安縣七里坪鎮張家灣村支書,幾天前突如其來的洪水,差點將他卷走。

“現在想想有些後怕,但當時真沒顧得上。”7月1日,倒水河河水猛漲,張元鬆開著自己的車衝過張家灣大橋。此時,洪水已經漫過橋面。

當他滿載沙袋回來時,大橋只剩橋欄露出水面。不顧群眾勸阻,張元松將駕駛室車窗全都搖下來,加大油門衝向洪水之中。衝到對岸,沒幾分鐘,洶湧的山洪就把大橋攔腰斬斷。

沙袋運回來了,張元松組織村民及時堵上缺口,全村群眾都得以安全轉移。

自6月18日入梅以來,暴雨輪番“轟炸”。6月30日開始,第四輪強降雨再度來襲。黃岡市11個縣市區無一倖免,平均降水量達454毫米,羅田一站點降水最大量達911.3毫米。

淫雨成災,江湖告急。400多處公路被毀,2000多處堤防損壞,12處堤防決口。

然而,洪災嚇不倒紅色土地上的幹部群眾。老區140萬幹部群眾投入搶險救災,33萬黨員奔赴抗災一線,2萬餘名市縣鄉幹部衝鋒在危急現場,600多支“黨員先鋒隊”“青年突擊隊”“志願者服務隊”活躍全市,民兵預備役部隊、武警、消防官兵全力參與。

危難之時,眾志成城,不懼生死,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不變。

激流洶湧見證“紅色品格”

樸誠勇毅、不勝不休。先烈們為老區留下了“一要三不要”“一圖兩不圖”的精神遺産:要革命,不要錢、不要家、不要命;圖奉獻,不圖名、不圖利。

為革命可以不要命,為群眾也可以自我犧牲。羅田縣大崎鎮城建辦副主任、統戰幹事何華生連續16天與村幹部一起,每日巡河堤、看水庫、查險情、排隱患、轉移安置群眾……7月4日,因勞累過度,大面積心肌梗塞,最終倒在抗洪的一線。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

“我們是共産黨員,戴著黨徽,就是亮明身份,有困難就要頂上去!”面對來勢洶洶的洪水,羅田縣九資河鎮黨委書記毛紅志要求,全鎮在家的1453名黨員全部佩戴黨徽,走村入戶幫助村民,成為抗洪救災的一線聯絡員、突擊隊員,讓群眾有依靠。

在武穴市余川鎮,73歲的老黨員陳良向鎮黨委遞交“請戰書”。他説:“受連續大雨影響,我的家鄉余川正在接受洪澇和泥石流考驗,我強烈要求加入防汛,防泥石流戰鬥,雖然我老了,但能當好哨兵,保證忠於職守。”

在“黃麻起義”策源地之一的麻城市,退伍軍人李支建從6月28日到明山水庫大堤防汛,連續十幾天堅守在一線。入伍10年的兒子李進陽,隨部隊到家鄉麻城抗洪搶險,期間五過家門而不入,父親生日也只是電話問好。

一幕幕感人場景,再次詮釋忠誠擔當、無私無畏、執著堅毅的“紅色品格”。

武警交通部隊第二總隊副總隊長許亞東説:“紅色部隊來到紅色土地參加搶險救援,也是一次再教育、再洗禮。”

大地瘡痍凸顯“紅色氣質”

本輪強降雨結束,洪水已造成黃岡市11個縣市區、142鄉鎮受災,受災人口443.4萬人,19人死亡,5人失蹤,全市直接經濟損失逾110億元。

洪水能夠沖刷這片紅色大地,但卻衝不掉革命老區的“紅色氣質”。

昔日“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的英山縣溫泉鎮百丈河村,在女書記王金初的帶領下,篳路藍縷十餘年,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但是,山洪橫掃,百丈河村茶園、豬場都被“衝了個稀巴爛”,210戶村民受災,195頭仔豬被沖走,3座橋梁被沖毀……面對滿目瘡痍,王金初在記者採訪時,偷偷地抹了眼淚。

“市裏、縣裏幹部這幾天都來核查災情、關心我們,我們不能坐等靠要,還得自力更生!”王金初説,等大水退去,自己還要帶領村民們把美麗鄉村再建起來,大災面前不低頭。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95歲抗戰老戰士、王樹聲大將夫人楊炬向家鄉麻城一次性繳納特殊黨費10萬元,並題字“血脈相連,風雨同舟”,支援家鄉的抗災救災、重建家園。

目前,麻城市黨員已繳納一次特殊黨費320余萬元,全市收到各類捐款2200余萬元。

“小小黃安,真不簡單;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在“將軍縣”紅安縣,這首歌謠家喻戶曉。

連日裏,革命老區“男將”“女將”齊出動,利用暴雨暫歇的防汛“喘息期”,開展生産自救。

搶修道路,搶建橋梁,電力搶修,衛生防疫,農業補種改種,動物疫病防控……鄂東大地處處可見緊鑼密鼓的重建景象。

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説,防汛形勢依然嚴峻,當前尤其需要發揚老區人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戰鬥精神,堅決打贏防汛救災攻堅戰。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雷麗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