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帶動作用 ——國企改革系列評論之三

2016-07-15 07:25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國有企業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的要求,推進結構調整、創新發展、佈局優化,使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帶動作用。這將國企改革與五大發展理念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為國企改革進一步細化了路徑。

近年來,國有企業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綜合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然而,國有企業産能過剩、效益偏低的問題也日益嚴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目前粗放的供給、無序的供給和失靈的供給轉變為集約的供給、有序的供給和有效的供給,實現供給與需求的再平衡,國有企業擔負著重要責任,要發揮帶動作用。

推動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遵循市場規律,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提質增效都是國有企業的核心工作。無論是今明兩年壓減央企10%左右鋼鐵和煤炭現有産能,還是力爭實現降本增效1000億元以上,以及壓縮管理層級和法人單位,任務都十分艱巨。國有企業提質增效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促進步,堅持企業主體,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推動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産能是首要任務。當前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的産業結構偏重,重化工領域資産總額接近70%,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很重。中央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要主動作為,抓好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今年以來,圍繞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國家層面相關政策相繼出臺。其中,去産能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相關工作機制已經明確,政策體系已較為完善。國有企業要有序推進去産能工作,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目標任務,嚴控新增産能,主動承擔壓減任務,努力實現結構調整,細化工作方案。

推動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和企業辦社會問題。完善相關政策,建立政府和國有企業合理分擔成本的機制,多渠道籌措資金,採取分離移交、重組改制、關閉撤銷等方式,剝離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和所辦醫院、學校、社區等公共服務機構,繼續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對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實施社會化管理,妥善解決國有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為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創造條件。

推動國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保護好職工利益。任何改革涉及職工利益時,都要穩妥地處理好。現在企業管理者經歷過幾輪的市場歷練,對如何處理好企業發展、員工利益和市場競爭等方面的關係,把握能力、掌控能力都在日臻成熟。保護員工利益始終是下一步改革的重要方面,多兼併重組,盡可能少破産,這也是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個方向。為配合鋼鐵、煤炭兩大行業去産能,中央已經出臺多個文件,涉及財政支持、金融支持、職工安置等方面,國有企業要落實好這些文件要求,紮實推進具體工作。

“十三五”開局之年,國有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否取得實質進展,對全局具有重大意義。應該看到,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局良好,前5個月,國有企業效益儘管下降,但降幅在收窄,隨著整個經濟增長逐步轉穩,國有企業經濟效益的情況也開始逐步趨向平穩。整個下半年,國有企業都面臨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宏觀政策主攻方向,需求側管理是合理增長區間的托底手段,要辯證地處理好二者關係,發揮國有企業的帶動作用,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核心目標,讓國有企業經濟結構轉型再上新臺階。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