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西藏首屆“像博會”讓文化遺産“活起來”

2016-07-19 17:5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拉薩7月19日電(記者 白少波 許萬虎)首屆西藏造像藝術博覽會(簡稱“像博會”)19日在拉薩評出18位西藏自治區一、二、三級造像師,博覽會在5天時間裏通過舉辦展覽展示、技藝大賽、研討會等活動,集中呈現了西藏造像藝術的弘揚和創新成果。

西藏造像藝術具有上千年曆史,主要包括銅、木刻、泥塑、石刻、酥油花等造像形式,內容涵蓋佛像、祖師、人物等。西藏造像傳統技藝及産品,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為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媒介。“像博會”是西藏繼“唐卡藝術博覽會”之後舉辦的又一傳統文化藝術專題展會。

西藏自治區群藝館副館長、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副主任阿旺旦增説,西藏首屆“像博會”的舉辦旨在“讓文化遺産活起來”,加快建設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地和世界旅遊目的地。

阿旺旦增介紹,首屆“像博會”共展出作品120件,包括了金屬、泥、木和玉石等材質類型,內容涉及佛像、歷史人物和民俗文化等,來自拉薩、日喀則、昌都、山南、阿裏等5個地市的數十位造像師參展。

32歲的昌都造像師登曾朗傑,攜帶了一尊近2米高的銅鎏金千手千眼觀音佛像參展,這是他耗時3個月手工鍛造而成的。出身造像世家的登曾朗傑説,通過博覽會可以和全區的造像師交流學習,收穫很大,也為以後産業化發展積攢了經驗。

不少觀眾在一尊泥塑十世班禪大師肖像前駐足,讚嘆造像師技藝精湛,把大師慈祥的神情刻畫得惟妙惟肖。西藏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洛桑扎西説,這次參展的造像藝術品形式多樣、品種豐富、創意新穎,其中不乏優秀之作,不少參賽者是中青年,體現了造像藝術後繼有人。

西藏自治區政府此前出臺意見,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加快特色文化産業發展。西藏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成員、巡視員阿齊説,自治區將建立造像藝術人才、大師培育體系,支持相關企業做大做強,提升創意研發水平,推動西藏由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發展強區轉變。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實習生 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