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PPP 落地在加快

2016-07-29 07:27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截至6月末全國PPP入庫項目9285個,總投資額10.6萬億元
PPP 落地在加快

製圖:蔡華偉

日前,財政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公佈了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第二季度報告。從全國情況來看,一大批PPP項目簽約實施,落地投資規模超萬億元,一個統一規範、公開透明、競爭有序的PPP市場正在逐步形成,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全國入庫項目呈逐月增加趨勢,落地率穩步提升

季報顯示:全國PPP項目庫共包括能源、交通運輸、水利建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市政工程、片區開發、農業、林業、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基礎設施等19個行業。截至6月末,全國PPP全部入庫項目9285個,總投資額10.6萬億元。其中,市政工程、交通運輸、片區開發3個行業項目數和投資額均居前三位。市政工程以3241個項目、總投資額2.8萬億元位居榜首,涉及污水處理、市政道路、供水、垃圾處理、軌道交通等領域。

全國PPP入庫項目呈逐月增加趨勢,月均增加457個。與3月末相比,市政工程、交通運輸和旅遊3個行業的新增項目數較多,分別為573個、243個和92個;交通運輸、市政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資額,分別增加為8395億元、3984億元和1538億元。入庫項目地區集中度較高,貴州、山東、新疆、四川、河南居前五位。

“PPP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包括識別、準備、採購、執行和移交5個階段,項目落地是指項目進入執行或移交階段。”財政部PPP中心負責人介紹,到3月末,全國進入執行階段的PPP項目是369個,6月末則增加至619個,總投資額已達1萬億元。二季度比一季度新增250個落地項目,增長67.7%,表明入庫項目正在加速落地。

這位負責人強調,總體來看,目前項目庫中約七成的項目仍屬於識別階段,這些項目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評價和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只能作為PPP備選項目。要真正成為PPP項目,還必須經過嚴格論證把關。

示範項目平均落地週期為13.5個月

在全國PPP項目庫中,也包括財政部推出的全國示範項目。按照“又快又實”“能進能出”的原則,2014年、2015年財政部先後推出兩批PPP示範項目,並對示範項目實行嵌入式、全流程管理,確保示範項目規範實施,真正成為“樣板”和“標桿”。

季報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兩批示範項目共232個,總投資額達8025.4億元。其中,進入執行階段的項目有105個,落地率達48.4%,遠高於全國總體水平。財政部示範項目落地呈加速趨勢。二季度比一季度末新增32個,增長43.8%。

“在已落地的財政部示範項目中,有53個項目可以查到落地週期信息。從項目發起到簽署PPP項目合同,最快的是6個月,平均落地週期為13.5個月。”財政部PPP中心負責人分析,從社會資本參與情況看,已簽約的社會資本共119家,其中民企43家、混合所有制8家、外企3家、國企65家。民企佔比為36%,前三類非國企合計佔比45%。

從落地的示範項目來看,PPP模式在引入市場機制、轉變管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等方面的優勢已開始顯現。比如雲南大理洱海環湖截污項目,引入專業社會資本對項目進行整體優化和技術升級,節約投資6億元,縮短工期6個月,實現了政府、社會資本和公眾共贏。

日前,財政部、教育部、科技部等20個部委聯合發佈通知,在全國啟動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申報篩選工作。第三批示範項目將實現從財政部示範到全國示範的升級,在與國家重點項目有機銜接的同時,鼓勵行業破冰、區域集群和模式創新,推動實現行業引領、區域帶動和創新示範效應。

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 激發社會投資活力

“有活力的PPP市場,應當是多元主體並存並且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少強表示,國家推行PPP的初衷,就是通過社會資本進入傳統的公共領域,實現公共産品和服務的多元化供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從地方PPP實際落地情況看,政府在與社會資本合作中存在國有資本熱、民營資本冷的現象,民企自身參與項目投資額佔比依然較小。民營企業參與度不高,主要是受到政策和資金兩方面的制約。PPP項目投資大、週期長,有一定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民營企業心存疑慮怕政策有變。加上一些PPP投資領域未完全向民營企業開放,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解決,令民營企業心有餘力不足。

陳少強認為,在推進PPP項目中,如果國企參與度過高而民企參與度過低,就會導致傳統體制的回歸,不利於優化全社會的資本結構,影響多元化公共服務的提供效率。應從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加快完善法律法規,加快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領域立法進程,以更好的法治環境激發社會投資活力。比如,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在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等領域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對各類社會資本一視同仁,最大限度地防止社會資本在準入、實施和退出過程中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問題。

“解決PPP社會資本參與度不高的問題,需制定更加合理的金融扶持政策,鼓勵各類金融機構提供安全、穩定的金融服務。”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部策略規劃經理溫灝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可以發揮中長期融資優勢,為PPP項目提供投資、貸款、債券、租賃、證券等綜合金融服務,並聯合其他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以銀團貸款、委託貸款等方式,拓寬PPP項目的融資渠道。對國家重點扶持的基礎設施項目,如水利、污水處理、棚改等項目進行特殊信貸支持,實行長期優惠利率貸款等。

同時,政策性銀行還可以提供規劃諮詢、融資顧問、財務顧問等服務,提前介入並主動幫助各地做好建設項目策劃、融資方案設計、融資風險控制、社會資本引薦等工作,提高PPP項目的運作效率。

商業銀行參與PPP,除了為項目提供信貸融資支持外,還可以採取基金方式入股資本金。在PPP産業基金模式下,金融機構可與地方政府和項目運營方簽訂産業基金合同,對能夠産生穩定現金流並且收益率較為合理的基建項目進行合作,通過設立有限合夥制PPP産業基金的形式參與基礎設施建設。(記者 李麗輝)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