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2016-07-31 07:2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專家“把脈”企業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當前,我國正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未來應該怎樣做?7月30日,在第十四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給出了建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很多政策措施都與企業發展相關。如果這些措施能全面落地,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能如期取得實質性進展,對於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改善市場環境、增強市場活力都會産生深遠的影響。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的是體制、調的是結構、變的是企業。”李偉認為,改革的總的政策措施最終都要落到企業上來,改革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企業的産品質量和經營效益的提升以及市場供求關係的改善上。從這個意義上講,各類企業應是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體,至少在以下幾方面應有所作為,甚至大有作為。一要堅持練好“內功”,提質增效,增強有效供給的能力。二要堅持創新驅動,積極培育發展新動力,持續創造競爭新優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新技術潛力、新商業模式得以快速釋放的過程。三要堅持遵循市場規律,堅定不移地處置“僵屍企業”和減少過剩産能。四要堅持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帶動作用,不斷增強活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于旭波表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中糧看到了新的機遇:消費升級使得高品質食品和進口食品需求快速增長,在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下,利用好“兩個市場、兩個資源”的機會是巨大的。此外,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為企業的體制創新激發活力。

在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主任王瑞軍看來,企業必須要從創業創新早期介入。未來企業將不能僅靠模倣生存,要依靠新技術、發明專利,通過創新、研發聯通投資,由資本帶動製造,進而形成産業。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産業結構轉型升級,關鍵是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長動力。他認為,未來值得關注的創新機遇包括便利化、資源化、顛覆性等技術性機會,以及大數據、大健康、大教育,智慧製造、材料革命、高效農業,政府革新、智慧城市、共享經濟等行業性機會。

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的確是事實,既有我們內部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原因,但外部和週期性因素是更主要的。我們國內有很多資源條件可以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在一起,既能維持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長,又能提高增長的後勁和質量。在這個過程中,也給企業家帶來了發展的黃金機遇期。(記者 熊麗)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