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措施有力惠當前 制度創新利長遠

2016-08-02 07:13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開欄的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門直面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矛盾和挑戰,著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牽引全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精準發力、科技體制改革助力創新、簡政放權改革激發活力、民生領域改革兜牢底線……一系列改革措施落地生根,改革的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作用正在源源不斷地釋放出來。

改革接地氣,就更有底氣。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實處、幹出成效,關鍵在基層,核心在實踐。今日起,本報推出“改革調研行”專欄,秉持一線視角、發掘典型案例,深入調研各地區各部門推進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新經驗。

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確定了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翻開了財稅體制的嶄新一頁。

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是一場關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是立足全局、著眼長遠的制度創新,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建立全面規範、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建立健全有利於科學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間財政關係,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兩年多來,這場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硬仗”順利推進,各項改革任務逐步展開並向縱深推進。

稅制結構不斷優化

“直到申報後,我懸著的心才落了地,僅5月份就取得進項抵扣2.29萬元,稅款比改制前減少1.64萬元,企業稅負大大減輕。”填好首月申報表後,浙江湖州南潯悅都大酒店財務總監溫宇霞欣喜地説。

從2016年5月1日起,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産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産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至此,歷經4年多的區域和行業擴圍,全國範圍、全部行業的營改增試點終於全面推開。

全面實施營改增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從制度上解決貨物和服務稅制不統一和重復徵稅的問題。據統計,2012年至2015年前期試點累計減稅6412億元。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2016年減稅金額將超過5000億元。

消費稅制度也不斷完善,多次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優化稅率結構,增強了對消費的引導與調節功能。

2016年7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進資源稅改革,通過全面實施清費立稅、從價計徵改革,理順資源稅費關係,建立規範公平、調控合理、徵管高效的資源稅制度。同時,還在河北省開展水資源稅試點工作。

2015年底,中辦、國辦印發《深化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拉開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大幕。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國地稅將原8個辦稅服務廳整合為分佈均衡、輻射全區的6個聯合辦稅服務廳,廳內採取“一人一窗一機雙系統”模式,國地稅業務同時受理,前臺業務一站式辦結,實現了“進一家門,辦兩家事”“到一個窗,找一個人,國地稅通辦”,使聯合辦稅“最後一公里”變為“零距離”。

稅收職能的有效發揮,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北京市地稅局局長楊志強介紹,該局深入開展稅收服務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查研究,聯合市國稅局出臺了相關稅收支持政策;積極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意産業、小微企業、民生事業發展,2016年上半年共減免稅費375.1億元。

預算更加規範透明

7月22日,102個中央部門向社會公開了2015年部門決算。社會公眾透過每個部門的8張部門決算收支表和收支情況説明等內容,清楚了解到各部門曬出的支出“明白賬”,一些部門首次公開了主要民生項目和重點支出項目的績效評價結果,“三公”經費支出更是詳細列明……

這次預算公開展示出的“新氣象”,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諸多亮點和成就之一。

在制度建設方面,2014年8月,新預算法獲得全國人大通過,並自2015年1月1日起實施。其後,國務院陸續印發了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實行中期財政規劃管理的意見等多個文件,構成了較為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體系。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以來,各地、各部門預算法治意識不斷增強,預算法各項規定成為預算管理的基本遵循,預算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全面樹立。

深入推進預算公開,使政府的各項收支接受社會的監督,每年全國和地方“兩會”期間,預算安排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目前,政府支出預決算細化公開到項級科目,中央部門預決算基本支出公開到經濟分類款級科目。

在財政收入形勢較為嚴峻的情況下,各級財政部門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切實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需要。比如,2016年上半年,廣西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涉及民生方面支出1642.78億元,同比增支194.20億元,增長13.4%,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1%,醫療衛生、住房保障、城鄉社區、社會保障和就業等重點支出增幅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

地方政府舉債“陽光化”

日前,北京市人大審議批准,2016年北京新增522億元政府債務,其中一般債務492億元、專項債務30億元,將全部用於城市副中心建設、新機場建設、棚戶區改造等重要工程和重點工作,最多的一筆錢166億元將用於城市副中心棚戶區改造。

北京市的此番安排,是各地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促進穩增長的一個縮影。

按照疏堵結合、“開前門、堵後門、築圍墻”的改革思路,新預算法建立起規範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新機制,對地方政府債務實行規模控制、預算管理和風險預警,建立起“借、用、還”相統一的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機制。

地方債“新政”加強了債務限額管理,所有地方政府債務都要納入限額並嚴格按照限額舉借債務,控制債務規模。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監督,所有政府債務都要分類納入預算,定期向社會公開債務限額、舉借、使用、償還等情況,主動接受本級人大和社會監督。

在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方面,2015年,全國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債券6000億元。2016年,全國人大批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11800億元。

2016年以來,各省市繼續發行置換債券,而且力度大於上年。比如,江蘇省近日發行了2016年第三批政府專項債券377.2億元,全部為置換債券,投向主要集中在市政建設、保障性住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項目。

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推進,呈全面發力之勢。同時,改革也還在路上,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更應堅決貫徹中央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加快建立完善的現代財政制度,實現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2016年基本完成重點工作和任務、2020年基本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目標。(記者 曾金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