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傳統企業搭上數字化轉型快車

2016-08-02 07:3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傳統企業搭上數字化轉型快車
核心動能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最新IT技術

傳統的航空公司採用社交網絡售票,傳統的家電公司利用大數據向服務商轉型,傳統的汽車企業應用物聯網開展個性化定制……“互聯網+”帶來了運營模式平臺化、客戶體驗差異化、顛覆性創新等變革,正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新動能。

市場調研機構IDC的報告指出,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所有企業應對挑戰的主要戰略,預計到2018年,全球1000強企業中的67%、中國1000強企業中的50%都將把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戰略核心。

在日前舉行的浪潮企業信息化高峰論壇上,浪潮集團企業大數據首席諮詢專家王相成指出,企業數字化轉型進入新階段,核心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最新IT技術推動企業轉型、創新與增長。當前這一輪的數字化轉型更加注重運營流程、客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的重塑。其中,“互聯”是數字化轉型的起點,“精細”是數字化轉型的支撐、“智慧”是數字化轉型的成果。

互聯互通是起點

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用手機遙控打開家裏的空調,到家時室內已涼爽宜人;通過手機上的應用軟體,可以對空調進行自動檢測、保修和升級,隨時告訴你空調的使用狀態——這就是志高的雲空調。傳統家電企業正紛紛擁抱“互聯網+”,從而實現互聯互通、協作共享,其背後的用戶、使用習慣等大數據更是被深耕細作。

王相成指出,在“互聯網+”背景下,數字化企業的核心在於互聯、精細和智慧。其中,“互聯”産生大數據,互聯包括各系統、員工、項目之間的連接,連接才能産生平臺,從而提供更好的服務。“精細”是指精細管理大數據的連接、提取、治理和存取。“智慧”則是挖掘大數據背後的規律,以便預算趨勢、精準推薦等。

“連接是基石,精細是支撐,智慧是結果。這使得我們的企業作出的決策是智慧的,供應鏈是智慧的,製造也是智慧的。”浪潮集團副總裁魏代森認為,“互聯網+”企業的核心是互聯經濟,智慧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關鍵手段,通過互聯去連接供應商、客戶、員工、設備等。在“互聯網+”時代下,連接是大數據的支撐。

深耕細作大數據為企業決策提供了精準支撐。比如,上海建工利用大數據實現了精準拿地,融合了外部政策、社會輿論、招投標信息、建材價格的全面數據、內部的管理和資金系統等信息,從機會選擇、客戶分析、競爭分析、成本分析和營銷分析等各方面判斷是否投標和確定價格等。

打造大數據平臺

“過去,企業以應用為中心,每個業務都要建立一套獨立系統。現在轉向了以數據為中心搭建起大數據平臺,將各類數據整合好,輻射到各個領域。”王相成表示,比如浪潮集團的企業大數據分析平臺能夠處理經營數據、物聯網數據、設計數據等,這個平臺不僅改變了企業內部的流程,還能對外提供數據服務。

志高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興浩也表示,志高搭建的雲平臺的背後是海量的數據,對這些海量數據的處理推動著志高從經營産品轉向經營用戶。志高的“智慧雲+生態系統”,正延伸出大數據生態圈、産品生態圈、數據服務生態圈、價值生態圈等子系統,促進企業從傳統的家電製造商向數據解決方案服務商的“互聯網+”企業轉型。

魏代森認為,對於傳統企業來説,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就需要繼續深化“互聯網+企業”落地,以數據化的新思維,建立內外部的連接、共享、協同機制,把各個環節都統一到數字化的協同平臺上,實現業務財務一體化,為企業管理運營、客戶體驗提供有力的決策指導和支撐。

企業平臺化之後,總部職能將轉變成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以此為契機還將建立起財務共享平臺、法務共享平臺、資源共享平臺等,為精細化管理打下基礎。中國交建財務通資金部副總經理連敏認為,財務領域要打造一個共享平臺,融合財務業務、財務會計管理等,企業可以在共享的財務管理平臺上進行融合和應用。

注重精細化管理

IBM的報告提出,實現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首先要創建一個完全數字化的獨立運營體系,在原有體系數字化的同時將整個體系整合起來,尤其是運營和管理體系。第二是重塑客戶體驗。對自身進行改造和提升,開創一些全新的數字化産品和服務,以消費者為中心生産個性化産品。

“《中國製造2025》對企業的精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就在於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作和物聯網應用。”魏代森分析説,個性化定制裏,用戶和每個産品、每個訂單相連接,企業對事前的成本估算和事後的成本核算變得更為重要,對精細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網絡化協作讓企業只需要保留核心關鍵生産線,普通的加工環節可以外包出去,對於管理精細化的要求也更高。物聯網可以記錄生産全過程,讓成本管理更準確。

“比如説汽車行業,原來我們拼成本是拼成本標準和定額,現在是在作業層面拼成本。誰的管理顆粒度更細,誰就更具有優勢更精益。誰能在作業層面發現浪費、消除浪費、發現價值、創造價值,誰就有産品的競爭力。”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財務部主任王曉翔説到。

《中國製造2025》倡導工匠精神,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飛指出,工匠精神的內涵在於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注重細節、勇於創新等。因此企業向數字化轉型,還要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推動“中國製造”加快走向“精品製造”。(記者 黃鑫 實習生 呂端)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興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