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民間投資:隱憂中見機遇

2016-08-07 07:23 來源: 光明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進入2016年後,民間投資增速由2015年增長10.1%下降到1—6月份的僅增長2.8%。與民間投資增速下滑相對應的是,國有控股投資增速從去年全年的10.9%大幅拉升至今年1—6月份的23.5%,與民間投資增速下滑形成巨大反差。

“遏制民間投資增速下滑的出路是堅持讓市場出清、降低投資成本,同時加快改革步伐,掃除投資障礙。”國家發改委宏觀院投資研究所戰略研究室主任羅松山説。

“投什麼都掙錢已成過去”

“投資回報率下降、市場預期趨弱,是導致民間投資下滑的主導因素。”羅松山説。

實際上,目前民企發展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在過去一直存在,現在民企投融資環境與十年、二十年前相比要寬鬆和公平得多。“過去,民間投資高速增長,關鍵是那時市場需求旺、投資機會多,投什麼都能掙錢,但這種時代現已成過去時。”羅松山説。

一方面,民間資本所集中的競爭性領域出現嚴重過度投資和低質産能過剩,大量低效産能和僵屍企業的存在對民間投資形成擠出效應,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已變薄,民間資本投資意願下降。

另一方面,銀行業過度抽貸、壓貸,加劇民間投資增速下滑。“民企融資難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大量社會資金流入國企和政府平臺,刺激投資的專項建設基金也因需政府回購擔保而很少由民企獲得,融資難制約民間投資能力。”羅松山指出。

據了解,在本輪經濟下行期間,一些銀行尤其是股份制銀行對民企出現的暫時性困難,不是採取“先貸後還”、在風險防控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金融支持,而是過度抽貸、只收不貸,或跟風式抽貸、壓貸,使一些産品有市場需求但現金流不太充足的企業雪上加霜,加劇民企資金“失血”。

“重振待發的短暫過程”

專家們指出,儘管傳統製造業和服務業利潤空間不大、進一步擴大投資空間有限,但並不意味著民間資本沒有其他投資空間。

實際上,基礎設施和市政公共設施、教育、衛生、文化旅遊等領域,具有越來越旺盛的市場需求,且存在著明顯的供給短板,投資空間巨大。通過落實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打破民間資本進入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甚至“無門”障礙,增強民間資本的投資意願。

我國傳統競爭性産業逐步出現過剩,而新興産業正處於培育、形成階段,市場尚不成熟,企業進入的資金、技術、人才等門檻較高。羅松山分析指出,從傳統産業向高新技術、戰略性新興産業轉型發展的民營企業,在創新能力、技術儲備、人才儲備等方面都顯得很不夠,許多民企看不清轉型方向、找不到投資盈利點,呈現觀望、等待或退出狀態。

“當前投資增速下滑是企業自我調整、休養生息、重振待發的短暫過程,具有一定必然性。”羅松山説。我國仍處於工業化、新型城鎮化進程之中,消費結構仍處較低層次,區域間、城鄉間差異較大,未來發展對投資需求依然很大,投資空間仍然廣闊,由未來市場驅動的投資增速不會長期低迷。

“切實還權于市場”

下一步,如何穩定市場預期,激活民間投資?

羅松山建議,應尊重市場規律,通過市場逐步出清。讓低效産能和僵屍企業在市場競爭中逐步淘汰、出清,為民間資本騰出投資、發展新空間。

同時,在減費降稅和金融支持上實施更有力的政策。比如,通過大幅降低企業所得稅、基準利率上浮幅度等措施,切實降低民企投資、生産成本。在建設性財政支出中,加大對民企投資補助、貸款貼息、風險補償、擔保補貼的力度。又如,強化對銀行業的監管,切實解決民企融資難問題。嚴肅查處銀行業提前收貸的違約行為與抽貸、壓貸行為,嚴禁不合理的只收不貸行為。嚴防銀行業對民企的變相抽貸,滿足民企合理的貸款需求。

此外,羅松山強調,接下來,要加快國企改革步伐,拓展民間投資領域和空間。同時,加快改革步伐,掃除投資障礙——

一是進一步簡政放權,切實還權于市場,減少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減少制度交易成本。二是建立新型政商關係和激勵機制,建立起綜合GDP、就業、創新、促進民企發展等內容的幹部考核機制。三是切實放開市場準入,進一步加快清理基礎設施、服務業領域存在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按照“非禁即入”原則全面放開基礎設施、服務業的市場準入,切實落實民間資本的市場主體地位,不斷擴大民間投資空間。(記者 馮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