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全民健身促健康 全民健康促小康

2016-08-20 14:57 來源: 體育總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健康中國的核心要義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根本利益服務,本質上就是改善人民健康狀況,實現人口健康全覆蓋。這就要求立足於每個人的全面健康,以倡導健身、促進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為核心目標,以健康社會文化為紐帶,完善健康保障體系,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發展健康服務業,開展健康風險管理。健康中國需要人民、政府、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其中,倡導全民健身是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體現了中國共産黨的群眾路線根本工作路線,是打好人民健康保衛戰的堅實基礎。倡導全民健身,共建健康中國,就是通過倡導現代化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降低亞健康、提高身體素質、做好健康保障和管理;幫助人們從透支健康、治療為主的生活方式轉向呵護健康、人人健身、預防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

一、全民健身戰略的提出

早在建國初期的1952年,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地提出了新中國的全民健身指導方針,即“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簡稱12字方針。“十二五”時期是新中國體育史上極為重要、不平凡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體育事業寄予厚望,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重視發展體育事業。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首次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健康中國戰略,特別提出要“發展體育事業,推廣全民健身,增強人民體質”,簡稱18字方針。

無論是12字方針,還是18字方針,都是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為根本目標,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即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社會主義大國,全體中國人民始終都是體育發展的主體,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始終都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宗旨,全民健身都是體育事業發展的基本任務,還是實現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幸福生活的基礎保障。因此,實現全民健身,既是體育強國、健康強國的中國目標,又是“確保健康生活,促進全人類福祉”的國際目標,因為2015年聯合國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其中一項重要目標就是“確保健康生活,促進全人類福祉”。

人口眾多,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投資於人民,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的現代化本質上就是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本質上就是不斷提高人力資本水平,也表現為從“東亞病夫”到“東方巨人”。建國之前,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明顯地低於世界平均水平(49歲);到2015年,中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6.34歲,超過了世界高人類發展組的平均水平(75.1歲)。從健康總人力資本(指人口平均預期壽命與總人口之乘積)角度來看,中國總人力資本從189億人歲增至1014億人歲,相當於建國前的5.4倍,也相當於美國(78.9歲×3.2億=252億歲)的4.0倍。這充分反映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是如何實現人的現代化。

二、核心目標:嬰兒到老年的全民健身體系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我國體育工作的根本方針和任務。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是每一個人成長和實現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礎。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提升國家民族綜合實力,倡導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十三五”規劃的總目標和核心目標。2016年6月,《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出臺,標誌著讓全體人民共享體育發展成果,即促進全國城鄉各地的全體人民,人人參與,人人健身,人人快樂,人人健康,人人幸福的重要戰略。其基本目標是針對人民群眾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統籌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其實質是要構建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型社會;其核心內容是要實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的18字方針。

“要強調體育是對人健康的投資”,從人的發展生命週期視角看,人的現代化本質上是投資人力資本,提高人的能力維度邊長,加速人的能力積累過程。從人力資本理論看,經過人力資本投資的人不僅自身受益,還會産生外溢性、正外部性,使家庭受益、他人受益、社會受益。為此,需要根據人的發展生命週期,建立從嬰兒到老年全生命週期的全民健身體系,使得所有的人增強體魄(見表1)。

表1  人的發展生命週期與全民健身指標

三、全民健身戰略部署要點

落實全民健康戰略需要從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動員群眾,依靠群眾,秉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方法。

首先要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落實好7大任務,即:弘揚體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供給;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改革,激發全民健身活力;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方便群眾就近就便健身;發揮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形成服務大局、互促共進的發展格局;拓展國際大眾體育交流,引領全民健身開放發展;強化全民健身發展重點,著力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和重點人群、項目發展。確保保障措施落地,即: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與保障;建立全民健身評價體系;創新全民健身激勵機制。搭建更加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全民健身激勵平臺,拓展激勵範圍;強化全民健身科技創新;加強全民健身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法律政策保障。要執行好核心指標的完成。為人均健康預期壽命服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第二個就是居民(特別是學生)體質合格率。第三個就是滿意度,要把滿意度作為為人民服務的一個核心指標。要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三隻手合力”推進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加速體育産業發展。三者形成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實現“三同”,即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力同建。各地加快《計劃》實施計劃的出臺,實施好全民健身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推進全民健身重點人群建設,推進全民健身重點區域建設,推進全民健身重點項目建設,創新全民健身科技機制等。

其次,著力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和重點人群發展。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體育活動,提高青少年身體素質。加強學校體育教育,將提高青少年的體育素養和養成健康行為方式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保證學生在校的體育場地和鍛鍊時間,把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納入工作考核體系,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績效評估和行政問責。貫徹落實體育總局等12部門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老年人體育工作的意見》的通知,推進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老年健身體育設施,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體育設施的功能銜接,提高使用率,支持社區利用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場所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體育健身活動,為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學指導。進一步加大對國家全民健身助殘工程的支持力度,採取優惠政策,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重視在職人群的全民健身工作。鼓勵企事業單位廣泛開展工間操和趣味體育活動,創造健身條件,將員工參與全民健身活動納入企事業單位工作內容。開展農民、婦女、幼兒體育,推動將外來務工人員公共體育服務納入屬地供給體系。加大對社區矯正人員等特殊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務供給,使其享受更多社會關愛,在融入社會方面增加獲得感和滿足感。從學生到老年的全人群都要弘揚健康新理念,要“樹立人人愛鍛鍊、會鍛鍊、勤鍛鍊、重規則、講誠信、爭貢獻、樂分享的良好社會風尚”。發揮體育對人的發展生命週期全週期,即從嬰兒出生前後、幼兒、少兒、青年、成年、中年、老年還包括高齡階段的作用。

四、全民健身是對群眾路線的發展與創新

毛澤東曾指出: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全民戰爭是如此,全民健身也是如此。

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就是以十幾億全體人民為中心,旨在促進從學生到老年的全國城鄉各地人民,人人參與,人人享有;人人健身,人人快樂;人人健康,人人幸福。只有共同參與才能提高國民素質;只有全民健身才能實現人民安康;只有人人健康才能實現人民幸福。只有人民體魄、身心健康了,人民不僅越來越富裕,也越來越幸福,那麼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這就是我們所期盼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和願景,也是2030年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和願景。

全民健身戰略集中體現了將健康中國戰略變成群眾的行動,這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人民健身領域的偉大實踐,全民健身戰略實現的戰略基礎就是中國共産黨的群眾基礎。群眾路線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所産生的偉大思想。全民健身戰略是對我黨群眾路線法寶的傳承與創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指出黨和革命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是銅墻鐵壁。

五、結語:中國仍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健康資本國家

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重要的資源仍然是人力資本,最活躍的生産力仍然是人的創造性。因此,投資於人民始終是最重要的基本國策,特別是投資人民教育、投資人民健康,都將産生長期的積累性的教育紅利、健康紅利,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1949年毛澤東在創建新中國時,就曾預言:“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個可寶貴的。在共産黨領導下,只要有了人,什麼人間奇跡也可以造出來。”不過那時中國人口眾多,但人力資本匱乏,不僅教育水平極其低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0年,人均預期壽命不足40歲。

正是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實現了人力資本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正在驗證毛澤東預言。到2015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年限已達到10.23年,總人口教育資本為10.23年×10.03億人,相當於102.6億人年,是1949年3.78億人年的27.14倍;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6.34歲,總人口健康資本為76.34歲×13.75億人,相當於1050億人歲,是1949年216億人歲的4.86倍。

到202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7.34歲,相當多的地區接近或達到80歲;到2030年全國接近或達到80歲,總人口健康資本為80歲×14.5億人,相當於1160億人歲,仍然高於世界人口最多的印度,為72歲×14.8億人,相當於1065.6億人歲。這將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跡。(作者 胡鞍鋼)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