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

2016-09-07 07:23 來源: 北京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召開
營造開放寬鬆公平創新創業環境
使勇於創新成為北京的品格風尚
郭金龍萬鋼王安順杜德印吉林王玉普出席

北京市科技創新大會昨天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安排部署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各項任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強調,在服務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大局、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過程中,要努力營造開放、寬鬆、公平的創新創業環境,使勇於創新成為北京的一種品格、一種風尚。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市政協主席吉林,中石化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王玉普出席大會。

萬鋼講話説,北京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科技創新大會,是北京市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踐行創新發展理念,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的一項重大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向全黨全國發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對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了總動員。“十三五”期間,全國科技界要完成好八項重點任務:著力加強戰略性科技能力建設,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著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産業技術體系,著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建設創新人才隊伍,著力拓展創新發展新空間,著力轉變政府職能。

萬鋼指出,近年來北京科技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績,成為我國科技改革的排頭兵,創新驅動發展的引領者。當前北京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要抓住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機遇,統籌部署、系統謀劃、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努力將北京打造成“全球科技創新引領者,高端經濟增長極,創新人才首選地,文化創新先行區和生態創新示範城”。北京未來科技創新發展,要在三個方面發揮示範帶頭作用:一是在深化科技改革方面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進一步協調各方科技資源,形成協同創新的合力;二是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方面充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進一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動重大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和産業化;三是在提升區域協同創新水平方面發揮示範帶頭作用,進一步發揮北京在京津冀協同創新中的龍頭帶動作用,培育發展一批特色鮮明、優勢明顯、佈局合理的創新型産業集群。科技部將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創新發展,在項目、人才、基地建設等各個方面予以支持。

郭金龍在講話中結合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深刻闡釋了對北京市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三個方面的思想認識。他指出,我們要深入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關於科技創新、創新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自覺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郭金龍指出,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北京服務國家發展的重大歷史責任。中央發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動員令,首都北京應當有責無旁貸、舍我其誰的歷史使命感、責任感,率先出征、走在前列。北京科技資源極為豐富。資源所在,力量所在,就是責任所在。我們經常講服務大局,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就是大局,而且是關係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大局。北京惟有奮勇爭先,調動起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共同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才能配得上“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定位,才能無愧於中央和人民的期望。

深入推進科技創新,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北京市實現更高水平更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北京發展進入新階段,關鍵是堅持疏解功能謀發展,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而關鍵的關鍵,是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與北京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的歷史性交匯,努力佔得先機。

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一定要緊貼國家戰略,注重搞好服務,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要堅持主動服務,認認真真搭平臺促協調,全心全意推進央地合作、軍民融合。不僅要看科技創新對結構調整、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也要看有多少科技成果輻射到全國各地,更要看在北京地面上産生了多少原創理論、原創發現和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突破。

郭金龍充分肯定了北京科技工作多年探索形成的具有自身特點的工作格局,並指出,要緊緊圍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更加重視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積極支持國家實驗室建設。要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在京落戶,推動創新資源深度融合,形成強大的科技攻關合力。二是著力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要加強頂層設計,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貫通創新鏈條、産業鏈條。三是紮實推進三大科技城建設。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未來科技城要放到本市科技創新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強與相關國家部委工作對接,集中力量加快建設。四是深入抓好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總結推廣各項改革舉措,突破體制瓶頸,營造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環境,謀劃好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這篇大文章。

郭金龍強調,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形成充滿活力的科技管理和運行機制,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務。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契機,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從政策法規、制度保障、公共服務、基礎設施、文化氛圍等多方面著力優化創新生態。他指出,要在科研人員、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三個方面重點推進科技改革。充分尊重科技創新和科學研究的規律,給予廣大科研人員充分的信任和自由,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資源支配權和技術決定權,深入推進落實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各項改革舉措,完善人才的市場化評價和激勵機制,深化改革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機制,努力把北京打造成為全球高端創新人才的聚集地。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是主角,要落實和完善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措施,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積極幫助骨幹企業充實研發力量,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龍頭”;加強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支持力度,造就大批各具特色的科技“小巨人”。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根本出路也在改革。一方面要發揮好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導作用,細化落實科研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歸高校院所、科研團隊或科研人員所有的政策舉措;另一方面要釋放市場“無形之手”的內生動能,完善成果轉化的市場體系和服務體系,打通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讓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成為企業産品、最新應用、産業升級的支撐和民生改善的依託。

郭金龍最後強調,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要加強組織領導,推動任務落實。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明確職責定位,肩負起組織領導創新發展的重大責任。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勁頭,細化分解任務,用足用好政策。努力營造開放、寬鬆、公平的創新創業環境,使勇於創新成為北京的一種品格、一種風尚。要堅持把科普工作放在和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關心愛護廣大科技工作者,為他們的工作和生活創造更好條件。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繼續發揚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提高能力、勇攀高峰,積極投身創新創業大潮,不斷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奉獻新成果、作出新業績。

王安順在下午的全體會議上作總結講話強調,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貫徹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塑造首都發展新優勢、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必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要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大力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點抓好六個方面工作。第一,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促進原始創新,建設一批重大科研創新基地和國家實驗室,推動産學研用聯合創新,讓更多科技成果及時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充分發揮好中關村的龍頭作用;第二,著力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抓好政府服務創新,深入推進科技領域的“放管服”改革,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第三,著力打造創新人才高地,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一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人才隊伍,大力集聚高端創新人才,實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集聚政策,完善人才使用體制機制,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動力,營造人才為先的社會氛圍;第四,著力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加快建立一體化、有機銜接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加強研發合作和産業合作;第五,著力構築開放創新新格局,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實施創新資源和成果共享工程,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技術轉移集聚區,加強央地協同,推動軍民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第六,著力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製造業智慧精細發展,全面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促進服務業向專業化、網絡化、規模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打造“北京服務”品牌。

王安順要求,各區、各部門、各單位要高度重視,主動作為,立即行動起來,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本市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把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點任務與自身工作有機融合、協調推進;要儘快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切實推動政策儘早落地,密切跟蹤落實情況,確保取得預期效果;要嚴格落實責任,一把手親自抓謀劃、抓部署、抓落實,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改進作風,把各項工作任務和目標不折不扣落到實處。

海淀區,大興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市財政局,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神華集團,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等單位負責人在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中央單位有關領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有關領導和秘書長出席大會。

市有關部門、市級群眾團體、各區負責人,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中關村科技園區負責人,以及各方面專家、科技計劃項目負責人等約1000人參加大會。(記者 王皓 方芳)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