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用中國式醫改助推健康中國

2016-09-09 07:42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日的中國,用較短時間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

最近,一項由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出臺的醫改聯合報告指出,中國基本實現了醫保全覆蓋,推進了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立醫院改革不斷深化,提升了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中國居民的健康水平和預期壽命明顯提高,醫改成就令世人矚目。

這份醫改成績單來之不易。我國人口數量多、城鄉差距大、優質資源少、費用增長快,未富先老,醫療領域有些方面還患上了“發達國家病”。如何通過醫改,讓13億人都能享受“健康紅利”?面對這個世界性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對全民健康的關注,融入健康中國的國家戰略。我國明確提出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産品向全民提供,確立了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今日的中國,用較短時間建立起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大病保險制度覆蓋10億多城鄉居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公立醫院改革步伐明顯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

基本醫保制度覆蓋全民,為百姓撐起了健康“保護傘”。隨著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醫療費用過快上漲成為普遍現象,而個人力量終究有限,難以抵禦大病風險。基本醫保按照“大數法則”籌資,為參保者分擔經濟風險,避免發生“災難性醫療支出”。如今,全國95%以上的人口擁有基本醫療保障。加之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等制度陸續建立,為貧病交加的人群帶來“及時雨”。

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強筋健骨”,保證了基本醫療服務公平可及。中國是一個疆域遼闊的發展中國家,以前偏遠地區的居民缺醫少藥,在家生孩子,看病走幾十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醫改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給每個村建起標準化衛生室,培訓合格的村醫,配備基本藥物、醫療設備,有些地方村民“一元錢”就能看病。在青海,“最好的房子是村衛生室”甚至成為佳話。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有了“健康管家”。以前,有些老人一輩子沒有進行過體檢。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建立後,他們成為最先擁有“健康管家”的人群。這些“健康管家”來自基層醫療機構,他們給重點人群建立健康檔案,定期隨訪,提供上門服務等。我國以人均幾十元的公共衛生投入,撐起了億萬人的健康,大大提高了人均預期壽命。

公立醫院破除“以藥補醫”,逐步回歸公益性軌道。醫療行業的一大特點是“供給引導需求”。做什麼檢查、開多少藥、用什麼耗材,都由醫生説了算,患者往往“一無所知”。長期以來,由於補償機制不合理,公立醫院過度檢查、過度用藥屢禁不止,形成“以藥補醫”的惡性循環。而要打破這種畸形的補償機制,必須實行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改革,取消藥品加成,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改變醫保支付方式,建立新補償機制。如今,北京、安徽、青海、福建等公立醫院試點城市,協調推進各項改革,努力破除“以藥補醫”機制,患者看病費用明顯降低。

幾十年前,中國的赤腳醫生、農村合作醫療等模式讓世界敬佩;如今,中國的醫改成就同樣讓世界震驚。“中國式醫改”詮釋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創造了解決世界性難題的新辦法,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增添了強勁動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李紅梅)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