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湖北電網災後重建“補短板”

2016-09-14 09:15 來源: 湖北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入梅以來,湖北連遭6輪特大暴雨襲擊,造成多條供電線路停運。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累計出動41萬餘人次、車輛8萬餘臺次,以最快速度搶修並恢復供電,確保220千伏以上主網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基本實現一般受災地區供電恢復“不過夜”。

災後重建中,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強化“補短板”,持續加快推進農村配電網升級改造,讓湖北電網更加堅強。

實施機井通電釋放全省用電潛力

9月9日,襄陽市襄州區黃龍鎮丁灣新村泵站,隨著供電員工為一台新增的250千伏變壓器送電,汩汩水流從泵站口流向1100畝農田,鄉親們災後恢復生産有保障了。

8月31日,省委、省政府部署推進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這是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性工程。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把農網改造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組織實施“機井通電”工程。

此前,國家電網與省政府簽訂共同推進小城鎮(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和“機井通電”工程合作協議,提出到2017年底建設改造3.39萬個機井的供電設施,估算總投資45.01億元,受益農田近1000萬畝。

在襄州區,以往農民機井灌溉基本靠柴油發電機,灌溉1畝地年需152元。而機井通電灌溉後,每畝地年需僅42元,可節約110元。目前,襄州區已裝設變壓器56台,近6萬畝農田將受益,節約逾600萬元。

今年,我省已下達配網項目投資170億元,新建及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長度2.4萬多公里,新增配變容量105萬千伏安。

配網改造持續釋放全省用電潛力。8月以來,湖北電網在災後連續8次創歷史用電負荷新高,首次突破3000萬千瓦,最高達3084.4萬千瓦,名列華中第二、全國第十,其中武漢地區最大用電負荷達1038萬千瓦,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位居第三。

依託科技創新智慧電網省時增效

“桿塔基礎完好,沒有受到洪水沖刷影響。”洪災期間,在武漢府河旁,肆虐的洪水淹沒了220千伏陽李一二回線75號鐵塔基礎,武漢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防汛應急分隊萬菲乘坐衝鋒舟靠近鐵塔,拿出自主研發的“水下探視儀”,把攝像頭伸入渾濁的洪水中,肉眼看不清的水下鐵塔基礎,其紅外圖像在液晶屏幕上一目了然。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研發的“水下探視儀”,已在全省電力檢修運維繫統配備,具備照明、內窺功能,還可獲取紅外線及紫外線圖像,給洪水侵襲線路特巡添加了水下“千里眼”,還可在日常檢查中準確記錄相關信息,便於後期監測。

經過暴雨洪水洗禮,如今全省一線電力職工的手機上都安裝了一款“奧維地圖”導航軟體。打開軟體,每一基桿塔在地圖上的位置清晰可見,並可以形成前往這座鐵塔的導航路線圖。

該軟體為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利用奧維互動地圖APP開發,填補了專門為輸電線路研發導航軟體的空白。軟體不僅像“眼睛”指引方向,還可實現運維人員的實時互動和定位,使巡線員工抵達目標現場的時間縮短一半。

依託水下探視儀、三維地圖、無人機等科技裝備,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在此次抗洪救災中開展惡劣天氣下輸電線路特巡6312人次,恢復受災地區137座變電站,及時發現處置194處危及電網設備運行的災害險情,為全省防汛保電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不計成本代價確保生命財産安全

7月14日,牛山湖分洪後,要降低梁子湖水位只能靠樊口泵站抽排到長江,為之供電的110千伏樊口變電站也一直滿負荷運行。

8月11日上午,運維人員測溫發現1號、2號變壓器低壓側接頭“發高燒了”,最高溫達80.5℃。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立即組織搶修人員制定降溫方案。當天上午11時,該公司現場加工6根通風管,通過帶電作業,成功建立通風循環系統,1小時後成功“退燒”。

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運檢部孫智躍介紹,該公司近年來投資2917萬元對樊口變電站進行智慧化改造,將變電站總容量由原32000千伏安增加到63500千伏安,翻了一番。今年4月,還投資180萬元備用了一台8000千伏安變壓器、三台開關櫃,確保供電萬無一失。

樊口變電站90%的用電負荷都是用來保障泵站排澇使用,相當於是公站專用,且執行的是農業排灌電價,低於電網企業從發電廠購入的上網電價,從成本核算上來説對於電網企業很不划算。“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不計成本、不講代價,積極履行央企的社會責任。”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汛期全省排澇電量同比增長50%以上,需要承擔大量的電費交叉補貼。此外,該公司累計投入鐵塔、電桿、電線電纜、箱式變電站、配電變壓器及防汛救災工器具等應急搶修物資約3.4億元。(記者 劉天縱 通訊員 祝科 王欣)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