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文物局回應“最美野長城”被“抹平” 相關措施不規範且未備案

2016-09-28 07:26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就近日備受關注的遼寧省綏中縣野長城被“抹平”一事,9月27日,國家文物局召開遼寧綏中錐子山長城大毛山段搶險工程調查情況發佈會,相關負責人通報了國家文物局調查組現場調查報告。

國家文物局派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負責人與有關專家組成調查組,于9月22日、23日進行現場調查。調查報告指出,該工程設計方案審批手續依法合規,相關單位資質符合要求,招投標及委託程序未發現明顯違反相關法律的情況。經過現場核實,該工程基本達到搶險加固的目標,解決了因自然人為因素影響、特別是長期水患引起的長城墻體以及敵臺等單體建築結構失穩、存在進一步坍塌、損毀隱患的問題。工程完工至今,該段長城尚未發現新的坍塌、損毀險情。但該工程中使用的“三合土鋪平夯實”(即“抹平”)措施,存在洽商過程不規範、記錄不完整、且未按照《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報遼寧省文物局備案。此措施對錐子山長城大毛山段自然、古樸的歷史面貌造成了嚴重影響。

針對人們關心的水泥問題,調查組了解到,在部分段落三合土中存在少量添加水泥的問題。調查組專家、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所所長喬雲飛説,長城保護維修中允許使用新材料新技術,加了水泥後能夠提升傳統材料的早期強度。但在使用水泥上,沒有做好試驗工作,對長城觀瞻造成影響。

調查組提出處理建議:責成遼寧省文物局,重新組織專家全面查找工程存在的問題,初驗合格後報國家文物局進行竣工驗收,並對相關責任單位和主要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處理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説,雖然按照工程設計方案施工,也達到了搶險加固的目標,但也不能回避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國家文物局在審批後缺乏後續的監管和跟蹤”。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加快完善文物保護工程標準規範編制工作,把好前期立項關,完善事中事後監管。(記者 王玨)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