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企“瘦身健體”開足馬力

2016-09-28 08:05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改革舉措頻落地 搭建平臺促轉型
國企“瘦身健體”開足馬力

日前,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成立。據了解,該基金由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誠通集團牽頭髮起,郵儲銀行、招商局集團、中石化等多家央企共同參與出資,總規模為人民幣3500億元。至此,國資委所確定的“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和“國企結構調整基金”這兩大國企改革基金已經全部設立。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改革舉措頻繁落地,意味著今後一個時期,國企自身提質增效、國企之間優化重組、國企與社會資本之間的取長補短,都將“開足馬力”駛入改革快車道。因此,人們也有理由增強對國企進一步實現瘦身健體的信心。

集中資源轉型升級

剛剛成立的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促進國企轉型升級的意圖十分明顯。據了解,該基金將推動國企實現傳統産業與戰略新興産業的對接;促進優勢産業集團與科研院所的重組整合,加大新技術、新産品、新市場聯合開發力度;搭建支持企業轉型升級的金融平臺和國際産能合作平臺;進行全球資源及優勢産能的投資並購,提升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舉例指出,當前中央企業所處行業既有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又有一些行業供給嚴重不足;既有很多低端産品銷售不暢,又有不少中高端産品滿足不了需求。肖亞慶強調,基金的設立有利於集中優勢資源推動企業加快創新發展的步伐,有利於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前瞻性産業集中,向産業鏈的中高端集中,不斷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最終,實現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國有資本使用效益。

事實上,各大國企自身也一直在努力轉型。例如,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不久前首次以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先進製造、基礎化工的業務板塊形式亮相國際級展會,同時發佈電商平臺為客戶提供交易、物流、資訊等全方位服務;再例如,中國中車集團日前與龐巴迪運輸集團簽署了一份戰略協議,為雙方在特定項目上實現優勢互補與産能合作、分享全球軌道運輸設備市場建立了框架。

“國企産業升級需必要的資金支持,以便擴大研發、升級結構。可以説,國企結構調整基金的設立是一場‘及時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評價道。

試點取得階段成果

從中核建與中國一重在高溫氣冷堆主設備製造領域開展全面合作,到中航工業將房地産業務全部劃轉到保利集團;從中糧集團與中紡集團重組後大力精簡總部機構,再到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實施“強強聯合”……如今,國有企業“瘦身健體”可謂“開足馬力”。

數據顯示,自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一年來,各地共制定出臺國有企業改革文件394件,共啟動改革試點147項,不僅在政策框架上對國企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而且不少試點都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此外,一些央企的重組方案也正在醞釀之中,按照國資委計劃,年內央企數量有望減至100家以內。

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繆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大刀闊斧地對國企進行資産優化重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做強高效資産、盤活低效資産、淘汰無效資産,提高國有資本使用效率。同時,重大重組之前也都會有相應的細緻評估。

“當前形勢下,相比于物質資産本身,盤活人力資源顯得更為重要。”繆榮説,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其作用的發揮有賴於一個良好的環境和發展勢頭。如果將人才置於毫無生機的無效資産之中,那麼既無助於企業脫困,也不利於人才自身的發展。因此,推動國有資産優化重組、提高行業集中度、促進國企轉型升級才顯得格外重要。

公平效率可以兼顧

除了涉及國企內部及國企之間的改革外,國企與社會資本之間如何才能實現“優勢互補”亦十分關鍵。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認為,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不是由政府機構來發起,而是多家機構一起參與。這種投資主體或者資本市場的經營主體完全是市場化的。他表示,國企改革不是簡單地通過某些機構調整或行政措施來實現,而是通過資本市場,特別是國有投資機構這種市場主體來推動。這有利於讓以前存在的“主體模糊、主體行政化、主體缺位”等問題發生一些根本性變化。

針對“引入民資會否造成國有資産流失”的擔憂,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公共資産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指出,長期以來社會上存在一種誤區,即認為國企改革就是“瓜分國資的盛宴”。而事實上,壟斷經營、經營不善、産能過剩、效益低下等一系列現實問題才會給國有經濟帶來更大損失。文宗瑜説,防止國有資産流失的關鍵,不是限制國企所在領域對民資和外資開放,而是要通過不斷完善會計制度、健全法律體系、加強內部監管來實現對國有資産流失的有效防範。

“必須看到,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是國企改革繞不開的問題。一方面,引入民間資本是提高效率的最有效途徑,它可以提升國企的市場化運作水平;另一方面,追求效率過程中也必須兼顧公平,防止‘內部人控制’及國有資産流失。”繆榮表示,推動國企改革不能因噎廢食,相關主體在引入民間資本時應盡可能細化各項標準和參股規則,並且做到決策公開透明、合作有據可依。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區分市場風險與道德風險。

對於接下來國企改革的進展,繆榮等多位學者都判斷,由於國企經營範圍涉及大多數國民經濟命脈行業,因此,國企改革與中國供給側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的進程息息相關,未來中國國企改革無疑將繼續加快。(記者 王俊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