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污染源變成了“致富寶”——洞庭湖區
養殖業轉型見聞

2016-09-30 09:43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長沙9月30日電(記者 周勉)“以前有個豬圈就能養豬,搞得遍地糞污。現在走種養循環的路子,不僅污染沒了,賺的錢還更多了。”作為親歷者,湖南省津市市棠華鄉藥山村農莊主朱澤奎,對洞庭湖養殖業轉型帶來的變化深有體會。

過去,生産方式粗放的畜禽養殖業給素有“魚米之鄉”美譽的洞庭湖區造成了沉重的環保壓力。今年4月,湖南省將洞庭湖內湖及距岸1000米以內的範圍列為禁養區,關停和搬遷了數百家養殖企業。同時,湖區幾個養殖大縣也開啟了種養平衡、變廢為寶的轉型之路。

津市市西毛裏湖是洞庭湖的一個子湖。前幾年湖邊分佈了300多家養殖場,每年出欄各種畜禽20多萬頭(只)。“以前滿湖的死雞死豬,幾百根排污管道肆無忌憚地往湖裏直排。”朱澤奎説,後來大部分養殖場被關停轉移,他則重新流轉了幾百畝山地辦起了生態農莊。飼養的300多頭生豬每天産生的糞便尿液在經過處理後,用來澆灌農莊裏的桃樹、梨樹。“除了養豬賺的十來萬元,現在每年賣水果還有七八萬元。”朱澤奎説,“像我這樣的生態農莊,津市有49個。”

處理後的糞污還是養蚯蚓最好的飼料。津市市仕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每週都會派專人到處收集糞污。“20噸糞污可以養500公斤蚯蚓。每斤蚯蚓能賣15元,如果加工成餌料或藥品,價格可以翻倍。”公司總經理羅成喜説,去年公司一共收集了5000噸糞污,即使用不完,也可以加工成有機肥,以每斤20元的價格賣出去。

“糞便尿液直排是污染,稍微做點處理加工,就是資源財富。”岳陽縣畜牧局副局長敖偉説。在岳陽縣黃沙街茶園,50個容量3噸的生態灌溉罐有序分佈在3000多畝山頭上,通過佈局規整的管道,罐裏經過處理的糞污便可以澆灌每一株茶樹。

今年9月,湖南省發佈《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機制建設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到2018年在全省所有養殖縣實施,地處洞庭湖區的岳陽縣則率先進行了試點。“全縣每年死亡的畜禽有數萬頭,以前的處理辦法是填埋、拋棄,有的甚至流入餐桌。”敖偉告訴記者,處理廠不僅在全縣設置了6個收集中心和專線電話,還以每頭10元的價格鼓勵養殖戶上交畜禽屍體。今年7月,岳陽縣因洪災死亡的畜禽共有數十噸,在這裡全部都被加工成工業油脂原料和用作有機肥的“肉骨粉”,價格達到了每噸2000元以上。

“轉方式、調結構、控總量、減排量,既是保護生態的必然要求,也是畜禽養殖業轉型升級的最終出路。”湖南省畜牧水産局局長袁延文表示,只有堅持以地定養、種養平衡、綜合治污,才有望創造洞庭湖區養殖業與生態共贏的局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