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穩定宏觀經濟政策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當前經濟工作述評

2016-09-30 20: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9月30日電(記者 譚謨曉)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新常態特徵更加明顯,對實體經濟運行來説,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才能穩住預期,重大改革舉措落地才能增強發展信心,從而助推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經濟運行要穩,政策取向要明確。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日前在談及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時表示,穩定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注重相機靈活調控。加力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靈活適度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旨在穩住市場預期。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不少困難,一方面國際環境複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多。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調整陣痛還在持續,民間投資增速回落,企業投資意願不強,融資難、融資貴……

找準病灶,對症下藥,一系列政策“生根發芽”為實體經濟注入“健康因子”。發揮財政資金效應,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為民間投資“打氣”,引導社會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領域。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貸款中間環節成本,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和“過橋”環節,取消、減免非實質性的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定信貸,通過必要的、風險可控的收回再貸、展期續貸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解困,實現銀企共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減稅降費讓企業輕裝上陣。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各行業實際稅負總體下降,預計今年此項減稅將超過5000億元;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預計每年為企業減負1000多億元;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收費項目,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負約260億元。

政策效果不斷顯現,經濟運行中出現了若干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有所改善,工業生産有所加快,投資增速止跌趨穩,市場銷售穩中有快。

以投資為例,進入二季度以來,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出現連續回落,其中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大幅下滑引發關注。從8月份的情況看,投資增速呈現企穩跡象,“補短板”領域投資較快增長,薄弱環節投資有所加強。

數據顯示,1至8月份,我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8.1%,增速與1至7月份持平,其中8月份增長8.2%,比7月份加快4.3個百分點。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繼6、7月份連續負增長後,8月份民間投資增長2.3%。

專家認為,政策的穩定性對提振投資信心至關重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提高政策的透明度,有效提升了民間資本信心,穩定了預期。

由於最新公佈的主要經濟指標有所改善,部分機構上調了中國今年和明年的增長預期。

亞洲開發銀行近日發佈預測,上調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6.6%,略高於3月份預測的6.5%,2017年的增長預期也由之前的6.3%上調至6.4%。

儘管我國實體經濟有所改善,但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要改變市場的不確定心態,關鍵要靠穩定預期,這就需要繼續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宏觀環境。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