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貴州甕安猴場鎮:喜迎美好生活新“轉折”

2016-10-04 18:58 來源: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貴陽10月4日電(記者 齊健)82年前,紅軍長征四過貴州甕安,在甕安烙下深深的印記

1934年12月31日至1935年1月1日淩晨,中國共産黨在甕安縣猴場召開跨年會議。會議採納了毛澤東的意見,決定紅軍立即強渡烏江、北上遵義,為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在思想上、組織上、政治上和軍事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被譽為“偉大轉折的前夜”。

82年過去,猴場巨變。

今年國慶長假,數以萬計的遊客來到猴場會議會址和紀念館,在紅色文化中感受信仰,汲取力量。

在猴場會議紀念館的展廳裏,一組組漫畫和雕塑講述著當年紅軍長征經過甕安時的故事。

甕安縣文史專家饒太明介紹,當年紅軍的到來,使受剝削、受壓迫的群眾獲得了初步翻身。紅軍要強渡烏江,但江上的船大多被拖走和燒掉。於是,群眾拿著柴刀、斧頭幫紅軍砍竹子編竹筏;有的甚至把自家的門板拆下來,給紅軍架浮橋用。

“一隻手代表的是甕安人民,一隻手代表的是紅軍,在斗笠之下,兩隻手緊緊相握,體現的正是軍民魚水深情。”紀念館講解員王永斐指著“魚水情深感甕安”的雕像説。

這些年,猴場鎮修復了毛澤東行居、傅玉書故居、宋欽故居等革命歷史遺跡,還建成了草塘雙面大戲樓、進士樓、旗山書院等倣古建築群,再現了“黔北四大古集鎮”的輝煌歷史。

鎮黨委書記宋鵬説,如今,猴場通過開展國學成人禮、紅色文化論壇等活動,挖掘出這座千年古邑的歷史記憶;紅色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得益彰,文化和旅遊走向融合發展。

甕安地處烏江航運和黔中地區的樞紐,連接川、渝、黔、湘、桂、鄂6省份。近年來,馬甕、貴甕、道甕、安江高速公路相繼建成通車,烏江航運樞紐即將復航,使甕安“融貴陽、連成渝、入長江”的戰略構想逐步成為現實。

記者採訪了解,過去為了支援紅軍渡江,甕安群眾拆下自家門板;現在為了早日修通高速公路,當地百姓不計得失,在短短30天內完成了徵拆任務。

如今,紅軍當年走過的猴場鎮,不僅結束了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還建成了至縣城的12公里快速通道,開通農村公交,融入城市新格局。經歷過“偉大歷史轉折前夜”之地,實現了美好生活新“轉折”:2011年至2015年,猴場鎮的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3%;農民人均純收入從4522元增加到9756元,年均增長23%。

隨著甕安交通條件的改善,當地牢牢抓住機遇,實現“商貿活鎮”“産業富鎮”。過去5年間,甕安縣全縣生産總值年均增長16.6%以上。到2020年,甕安縣城鎮人口將達到30萬人,將成為黔中經濟區次中心城市。

在猴場會議會址,透過絡繹不絕的參觀人流,記者深深感到,革命先輩堅定的革命意志、樂觀的革命精神,激勵著甕安人開創未來。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