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種業要好 人才當先

2016-10-05 07:56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綜合分析國內外種業市場不難判斷,國內種企通過引進人才改造育種模式來實現快速崛起,就顯得很重要。可以説,相對跨國公司,目前我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差距大,而破除人才流動障礙來帶動國內種業創新,將是我國種業的發展良機

近來,全球種業市場頗不平靜。9月中旬,德國拜耳公司宣佈將以約6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種業巨頭孟山都公司。此前,中國化工也宣佈擬斥資430億美元收購瑞士種業巨頭先正達公司。當前跨國公司的常規育種效率和生物技術盈利模式都在下滑,並購背後體現的是全球種業市場的激烈競爭。

再看國內市場。據統計,我國農作物種子市場價值約650億元,位居世界第二位。業內分析認為,有望在今後幾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種子銷售市場。但國內種業市場已是買方市場,連續4年供大於求,不少育種企業稱為“寒冬”。企業熬過“寒冬”的途徑有科技創新、內部管理與資本運作,而最有潛力的當屬科技創新。

綜合分析國內外種業市場,不難判斷,國內種企通過引進人才改造育種模式來實現快速崛起,就顯得很重要。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加快推進現代種業發展”單列一條,要求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保障國家種業安全。可以説,相對跨國公司,目前我國企業的創新能力差距大,而破除人才流動障礙來帶動國內種業創新,將是我國種業的發展良機。

種業人才對於種業發展至關重要。一粒好種子,是育种家幾年甚至十幾年精耕細作、精挑細選、精心培育出來的,正是他們如源頭活水般的創造力,才造就了種業科研的一座又一座豐碑:袁隆平之於超級雜交稻、李振聲之於耐鹽小偃麥、李登海之於緊湊型玉米等都是如此。

好種子是科學家育出來的,背後卻是科技研發能力的強力支撐。幾年前,美國玉米品种先玉335在中國歷經10年科研,一朝發力,以其“單粒點播”適宜機械化的優勢,在幾年時間搶佔了東北玉米種子市場的半壁江山,甚至改變了當地農民的種植習慣。而我國自育玉米品種與國際領先品種間的差距也於此暴露無遺。

反觀當時我國種業的科研情況,本該最貼近市場的種子企業,其創新能力卻很薄弱,而掌握大量人才和資源的科研院所以論文為導向,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80%的種業科技人員主要集中在科研單位,而80%的種子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與此同時,市場又在苦苦尋覓新品種。讓科研人員“為企業育種、到企業育種”成為扭轉這一局面的突破口。畢竟,科研成果的商業化離不開種子企業,種子企業推廣新品種也離不開科研人員的指導。

兩年前,國家在4家中央農業科研單位啟動種業科研成果機構與科研人員權益比例試點工作。科技人員可以兼職,並從中取得合理報酬;科技單位的成果,可以到種子企業入股分紅。這就打消了此前一些地方領導和事業單位科技人員的顧慮,可以理直氣壯地去幹事業。特別是科技人員的股權激勵是個很大的突破。這對種子企業吸引人才非常有利。

對育種人才來説,到企業去,薪酬高、待遇好,但是能否長久穩定是個未知數。很多科學家對於離開科研單位,職稱、職務、養老待遇難以割捨,徹底放棄身份難以接受。今年,國家又出臺文件,讓科研人員在依法流動和享受權益的同時,不至於陷入“進退兩難”的地步,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近3年來,有關部門對種業科研成果的權益分配改革思路越來越明晰,無疑對發揮人才作用有重要意義。2014年提出,採取多種方式,引導和支持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研發;2015年提出,健全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員與企業人才流動和兼職制度;2016年提出,深入推進種業領域科研成果權益分配改革,探索成果權益分享、轉移轉化和科研人員分類管理機制。

種業科研成果權益改革試點,其核心正是通過改革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解決科研和生産“兩張皮”、成果轉化“腸梗阻”等問題,通過激發種業科研創新活力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改革的要求,未來,科研院所將越來越多地承擔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國家也將進一步加大這類研究的投入,而應用性研究及其商業化運作將逐步向種子企業傾斜。中國種業格局也將隨之發生大變化。(喬金亮)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淼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