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旅遊需求熱度高 供給量質待提升

2016-10-08 08:4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十一”黃金週全國共接待遊客5.93億人次增長12.8%——
旅遊需求熱度高 供給量質待提升

“十一”黃金週期間,我國旅遊市場供需兩旺,旅遊經濟高位運行。然而,隨著國民旅遊消費需求的多元化,現有的旅遊産品已不能滿足遊客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旅遊供給側體現出的數量與質量的雙重不足,直接導致旅遊投訴事件層出不窮,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出行體驗——

國慶期間,我國居民出遊熱情繼續高漲,旅遊消費集中釋放。根據國家旅遊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國慶期間,全國共接待遊客5.93億人次,同比增長12.8%,累計旅遊收入4822億元,同比增長14.4%。

旅遊市場供需兩旺

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的業內專家表示,國慶期間旅遊人數和旅遊花費雙雙增長10%以上,顯示出旅遊産業已經成為拉動消費的重要領域和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巨大活力。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旅遊産業發展,出臺了包括《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在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國家旅遊局及各級地方政府部門也創新旅遊産業促進機制,大力扶持旅遊企業創新發展,積極促進旅遊消費轉型升級。

在利好的宏觀政策下,市場反響也很熱烈。2016年上半年,我國旅遊市場規模穩步擴大。其中,國內遊22.3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47%;入出境旅遊1.27億人次,同比增長4.1%;上半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25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可以説,旅遊已經成為一種剛需,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

與此同時,大型非旅集團加速進軍旅遊業、跨行業投資態勢也很明顯。2015年,BAT(百度、阿裏巴巴、騰訊)投資旅遊業累計超過160億元。同時,旅遊企業並購重組和“走出去”步伐加快。首旅集團150億元收購如家酒店集團;錦江集團國內100億元戰略投資鉑濤酒店集團,境外13億歐元收購盧浮集團。2016年,全社會旅遊投資有望突破1.2萬億元,同比增長可達20%。

從另一個角度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旅遊已成為吸納社會投資的重要領域和各地調整産業結構的重要抓手。上海財經大學旅遊系主任何建民認為,我國正在進入旅遊消費市場與旅遊投資要素市場雙向互動、良性循環發展的新階段。目前特別需要通過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優化旅遊消費市場與投資要素市場互動發展的模式。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在必行

在旅遊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矛盾也隨之出現。比如,旅遊人數眾多,需求旺盛,旅遊産品不夠豐富,不能滿足人們需要;旅遊服務誠信不夠,欺客宰客行為時有發生;基礎設施不完善,一到節假日,多數5A和4A級旅遊景區人滿為患。

供給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直接影響了人們的旅遊意願和出行體驗。目前,已有相當一部分人逢節假日便不敢或不願出門旅行,選擇宅在家裏過節。

為提升旅遊意願和出行體驗,有些地方不斷增加旅遊景點或以門票價格控制人流。事實上,增加旅遊業供給不能單靠景區建設,更不能以門票價格調控流量這種“老套路”來抑制需求。因此旅遊業要充分滿足消費需求,還應當從供給側入手進行改革,從旅遊産品質量、管理水平、基礎設施保障等層面入手,提高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要通過補齊短板解決旅遊供給不足的問題。一是需要在強化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和豐富旅遊産品體系上下功夫,二是要大力發展旅遊新業態,促進旅遊消費升級。

還有業內人士認為,供給結構升級緩慢、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是抑制居民現實消費需求的主要原因。有效供給能力不足的結果是,本來旺盛的現實消費,要麼“儲幣待購”,要麼通過境外購買來滿足,産生“需求外溢”。

國家旅遊局負責人表示,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旅遊業供給側改革,最終目的是提高遊客滿意度,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則是重中之重。

近年來,由於旅遊市場火爆,一些旅遊企業和導遊為了贏得市場胡亂作為,低價招徠遊客、強迫遊客購物等亂象頻繁出現,嚴重擾亂了旅遊市場秩序。國家旅遊局國慶前夕印發《關於做好2016年國慶節假日旅遊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級旅遊部門節前和節中,加大對旅遊服務質量監管和旅遊市場秩序的聯合執法力度,協調公安、交通、工商等相關部門,開展旅遊市場檢查,重點對旅遊市場秩序、不合理低價團、虛假廣告、購物點違法經營、非法“一日遊”等問題進行檢查。這對於規範市場秩序,凈化市場環境有重要意義。

全域旅遊值得期待

旅遊業欲健康發展,必須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滿足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

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在今年年初的全國旅遊工作會議上提出,我國旅遊要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所謂“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産業,以旅遊業帶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發展理念和模式,即把一個區域整體當作旅遊景區,這是空間全景化的系統旅遊。

旅遊供給側改革需要旅遊行業針對現在遊客的需求,提供有效的旅遊産品供給。這就要求各地做好業態創新,從原來單一的觀光型,轉向休閒、度假、養生等新的産品業態。

發展全域旅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今年國慶假日旅遊中已初顯成效:俯臥的獅子、騰躍而出的海豚,一幅幅3D立體創意畫躍上墻頭,錯落有致地出現在農房上,這裡是全國3D第一村——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虹星橋鎮鄭家村。來自武漢的遊客王麗珍告訴記者,她每到一處墻繪前,都迫不及待地將這趟奇幻之旅記錄在鏡頭之中。“3D彩繪確實挺有意思的,我真的是第一次來感受這樣的景象,拍出來的照片感覺自己已經融入童話裏面去了。”多年發展採摘遊的鄭家村,因為同質化競爭,遊客逐漸流失。痛定思痛,他們積極尋找差異化路線,打開農業觀光和親子遊市場,“十一”黃金週期間接待遊客超過10萬人次。

在全域旅遊需求背景下,旅遊方式多元化、旅遊需求多層次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旅遊産品打造要更有深度、有更大作為。在寧夏,賀蘭山、1958創意産業休閒區、華夏河圖、瑞信小鎮、中阿文化城、濱河新區文化廣場……這些分別以音樂、美食、比賽、活動等為特色的自駕基地和項目,“十一”黃金週期間每天吸引遊客都在1萬人次左右,成為寧夏旅遊新的熱點和增長點。

驢媽媽CEO王小松説,當遊客的聚焦點從“景點旅遊”移位到“全域旅遊”,遊客對旅遊目的地的信息需求和預訂需求,就不再局限于傳統旅遊景區,而是擴大到全過程旅遊信息和全區域旅遊要素,這將為各類渠道端供應商帶來巨大商機。大型旅遊企業要做一張網覆蓋全國乃至全球,更多提供規模化、標準化的旅遊産品和預訂服務;而地域化旅遊信息與服務平臺,則為遊客提供更碎片化、非標準化的目的地信息與服務,滿足遊客的全域深度旅遊需求。(記者 鄭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