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推動安全生産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

2016-10-08 14:43 來源: 安全監管總局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推動安全生産科技創新的若干意見
安監總科技〔2016〕10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各省級煤礦安全監察局,總局和煤礦安監局機關各司局,應急指揮中心,有關直屬事業單位、社團組織: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加快推動安全生産領域事故預防、職業病危害防治、應急救援和監管監察執法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安全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大力弘揚創新驅動發展理念,全面提高安全生産科技創新能力,堅持改革創新,強化問題導向,夯實科技基礎,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氛圍,深入開展安全生産科技重大技術難題攻關、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切實提升安全生産風險防控能力,為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頻發勢頭、促進安全生産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保障。

(二)工作目標。

力爭到2020年,一批國家、區域重點實驗室和研發試驗基地建成運行,安全生産基礎理論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重大事故致災機理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原創性科技成果數量、質量穩步提升,災害事故和職業病危害預防與風險控制技術日趨成熟,安全監管監察執法和應急救援科技含量明顯提高,事故調查處理的科學性和時效性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人才隊伍結構更加合理,安全産業進一步發展壯大,基本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安全生産科技創新體系,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安全發展保障能力顯著增強。

二、夯實安全生産科技創新基礎

(三)推動安全生産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不斷健全完善安全生産科技支撐體系,充分發揮現有礦山、非礦山、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監管和安全技術基礎研究中心的作用,加快推進13個礦用新裝備新材料安全準入分析驗證中心實驗室、國家安全工程技術實驗與研發基地建設,組織實施8個礦山事故與職業病危害分析鑒定實驗室建設,新建一批金屬冶煉、危險化學品、城市安全、煙花爆竹、職業病危害等重點行業領域國家安全生産科技創新平臺和科技支撐綜合基地,籌建安全生産國家實驗室。

依託所在省級行政區域內處於領先地位並具備較好基礎條件的科研院所及技術中心,建設一批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可為所在行政區域提供技術服務的專業實驗室,形成區域一線安全生産技術創新體系的骨幹力量,重點開展安全生産科技研發試驗、成果轉化、技術推廣、事故檢測鑒定、安全技術評估論證。

(四)引導企業安全生産科技創新能力建設。

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引導規模以上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重點企業加大安全科技資金投入,建設技術中心、工程中心、實驗室和試驗站。鼓勵中小企業與優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互利合作,共建科技創新平臺,搭建“産學研用”一體化平臺,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提升企業安全生産科技保障水平。支持和鼓勵企業將科技創新與生産實踐結合,加快先進安全生産技術裝備應用,提高防範生産安全事故和職業病危害能力。

三、強化安全生産科技攻關

(五)加強安全生産基礎理論創新。

以安全發展、安全監管、事故防範基礎理論研究為突破口,加大安全生産基礎研究投入,組織實施一批安全生産基礎理論課題。圍繞安全生産長效機制,重點開展安全生産發展戰略、法規標準、安全行為、安全文化、安全經濟、安全産業、安全管理、監督執法等理論研究,為安全監管監察和企業安全生産提供科學指導。圍繞工礦商貿企業典型重大事故風險辨識、致災機理、演化過程、多災耦合,重點開展深部開採煤岩動力孕災機理、隱蔽地質異常體煤岩致災機理、超大超深金屬非金屬礦山完整性安全開採理論、尾礦高應力多場耦合作用下致災機理、多因素耦合驅動下典型易燃易爆危險品起爆機理及演化規律、地下綜合管廊內部多災種耦合事故致災及演化機理、可燃性粉塵爆炸機理等研究,揭示各類事故發生發展規律。

(六)推進安全生産重大共性關鍵技術攻關。

建立主動預防型的安全生産科技研發機制,積極爭取在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項目中開展安全生産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和重大智慧裝備研發。礦山領域重點開展煤礦隱蔽致災因素動態智慧探測、軟岩巷道支護、超深礦井重大災害防控、煤礦智慧開採安全技術、露天礦山高陡邊坡安全監測預警、高尾礦庫潰壩災害監測預警、海洋石油天然氣開採事故防控、礦山安全生産物聯網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危險化學品領域重點開展化工園區多災種耦合事故防控、典型化學品爆炸事故防控、重大危險源事故預警與防控、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過程安全保障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冶金等工貿領域重點開展高溫熔融金屬作業事故預防、粉塵爆炸事故防控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職業病危害防治領域重點開展作業場所粉塵、毒物、噪聲、震動等職業病危害防護技術與裝備研發。城市安全領域重點開展市政管網(地下綜合管廊)運行安全保障、城鎮安全風險評估等技術與裝備研發。應急救援領域重點開展礦山、危險化學品事故及城市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院前醫療救護技術與裝備研發。

(七)攻克安全生産急需破解的技術難題。

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同類多發和典型重特大生産安全事故技術原因分析,對於急需破解的技術難題,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組織科研團隊、集中優勢資源進行攻關。近期重點破解煤礦綜放工作面自動化放煤、快速掘進工作面隨掘隨探、主運輸系統無人值守及機器人巡檢,金屬非金屬礦山危險崗位無人操作值守、未知空區探測、超深礦井熱害控制與地壓監控、無軌運輸防碰撞,油氣長輸管線泄漏智慧化檢測與監測,危險化學品泄漏高效滅火,“兩客一危”車輛防碰撞和城鎮地下管網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技術難題。

四、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廣

(八)著力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

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本著先重點後一般和步步為營的原則,在高危行業領域深入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建設一批示範應用性強、實際使用效果好的先進安全技術示範工程,推動危險化學品領域“兩重點一重大”控制系統自動化,間歇式化工生産機械化、自動化,固體産品包裝機械化。煙花爆竹領域大力推廣藥物及産品自動化生産線。建設“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安全保障指導中心和綜合實驗系統。

強力推進單班入井超千人礦井科技減人工作。研究制定科技解決方案,通過綜合施策,力爭到2018年底,單班入井超千人礦井入井人數減少30%以上,全國礦山單班入井人數不超千人,大幅提高企業安全生産水平。煤礦領域重點推進採煤和掘進機械化自動化,推廣應用綜採工作面可視化、智慧化控制技術和採煤工作面端頭支架及兩巷超前支護液壓支架、大功率岩巷掘進機等成套裝備和錨桿(錨索)支護臺車、掘錨護一體機、煤流運輸設備遠程集中監控技術,鼓勵使用井下物聯網技術,全程跟蹤、定位物料運輸,減少運輸作業人員。推動金屬非金屬礦山鑿岩、裝藥、支護、出礦、運輸機械化和自動化改造提升。推動礦山實施井下排水系統、變電所等機電設備的智慧監控,實現無人值守。

(九)大力推廣防治事故災害先進技術裝備。

以“超前預測、主動預警、綜合防治”事故災害為重點,加大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先進技術裝備推廣。煤礦領域重點推廣地面瓦斯抽採、新型瓦斯傳感器、煤與瓦斯突出災害監測預警、突水水源快速判別與治理、深部開採衝擊地壓綜合防治技術等。金屬非金屬礦山領域重點推廣高陡邊坡安全監測技術、撬毛臺車、膏體及高濃度尾礦充填技術與裝備等。危險化學品領域重點推廣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泄漏快速封堵技術、危險化學品便攜式多組分氣體檢測關鍵技術等。職業病危害領域重點推廣高危粉塵和高毒危害綜合防治技術等。

(十)推動建設一批技術防範重點工程。

針對可能引發重特大事故的重點區域、單位和關鍵部位、環節,通過法律、行政、市場等多種手段,積極推進高風險企業開展安全技術改造和工藝設備更新,加強遠程監測預警、自動化控制和緊急避險、自救互救等設施設備的使用,建設一批重點安全技術示範工程,強化技術防範。完善危險化學品生産裝置、儲存設施自動化控制和緊急停車(切斷)系統,可燃有毒氣體泄漏報警系統。在建設實施保護生命重點工程中,注意發揮先進科技成果的保障作用。

(十一)加快信息技術與安全生産的深度融合。

圍繞提升安全風險辨識管控能力、事故隱患預測預警能力和新情況及時發現感知能力,全面推進安全生産信息化。加快安全生産監管信息化工程和大數據平臺安全生産預警與防控工程建設,推進跨行業、跨地區數據資源共享與應用,推廣使用智慧化安全監管執法裝備,形成全國安全監管監察執法、企業在線監測和預警防控等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信息化“一張網”體系。建設一批國家級經濟開發區、重點化工園區等功能區安全監管信息化示範基地。建設國家礦井安全生産監管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和煤礦風險防控預警平臺、危險化學品過程安全管理平臺,推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在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領域的創新應用。

(十二)加快完善安全生産技術標準體系。

加快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職業病危害防治、應急救援等高危行業領域及個體防護領域安全生産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提升標準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在科研項目立項考核指標中加大技術標準的比重,注重與國際先進的安全生産技術標準接軌,推動先進適用技術創新成果向標準規範的轉化,促進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在安全生産領域的應用。

(十三)不斷壯大安全産業。

以監測預警、預防防護、處置救援、安全技術服務和監管監察執法技術裝備為重點,適應現代産業發展規律,加強規劃佈局、指導和服務,構建互聯網+智慧安全産業體系和安全産業投融資服務體系,加快做大做強安全産業,提升安全生産先進技術裝備供給能力。鼓勵有條件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安全産業集聚區,打造區域性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建設一批國家安全産業示範園區,推動安全産業集聚發展,促進安全監管模式創新發展。及時發佈《推廣先進安全技術裝備目錄》和《淘汰落後安全技術裝備目錄》,試行負面崗位清單制度,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標準、安全性能低下、職業病危害嚴重、危及安全生産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引導企業使用先進安全技術裝備。大力發展安全生産技術服務業,重點開展技術諮詢、檢測檢驗、安全評價、安全培訓等社會化服務。堅持安全科技創新與節能降耗相結合,大力推廣新技術、新材料和新工藝。

五、加強安全生産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十四)加快安全生産科技人才培養。

貫徹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安全生産科技創新人才隊伍。改進安全生産科技人才培養與形成機制,完善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保障政策,積極營造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工作環境;著力建設一支有較強影響力、競爭力的高層次安全生産人才隊伍。依託省部共建院校,建設一批安全工程學院、院士工作站。用5年時間,在安全生産基礎理論研究、科技研發、成果推廣、工程實踐、教育、職業衛生、新聞、出版、文藝、宣傳等方面,各培養造就若干名傑出專家、領軍人物、安全生産青年創新英才。依託安全生産重大基礎理論研究、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危險化學品重大災害事故和職業病危害防治等創新團隊。

(十五)打造安全生産科技智庫。

以高度專業化、學術化、技能化為導向,組建運作高效、勇於擔當、可依賴的專家隊伍。圍繞事關安全生産科技創新發展全局和長遠問題,發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學科、人才和對外交流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建設安全生産科技智庫,準確把握安全生産科技發展趨勢,敏銳捕捉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戰略方向,為安全生産科技發展戰略、規劃、政策的制定以及重大科技項目實施等方面發揮支撐作用。

六、營造充滿活力的科技創新環境

(十六)構建産學研用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加快建設需求牽引、市場與應用為導向、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建立企業為主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多方參與的安全生産科技創新體系,推進國內外頂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戰略合作。組建企業發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實施的産學研用戰略創新聯盟,實現企業安全需求、科技資源、人才資源等有機結合。

(十七)加大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投入。

加快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投入體系。以中央財政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中央、地方財政經費對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投入的杠桿作用,引導社會加大對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投入,帶動企業加大對新技術、新裝備和新工藝的轉化應用推廣。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開展知識産權作價、參股入股等多種形式的合作,拓展安全生産科技投入渠道。運用市場化機制,打通商業保險機構與社會相關技術服務機構合作通道,有效運用保費收入,加大安全科技投入,提高投保企業安全風險評估和預防控制能力。

(十八)完善安全生産科技激勵政策。

建立健全以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科技成果分類評價體系,合理評價安全生産科技成果的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鼓勵企業利用好安全生産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企業稅收優惠等有關政策,推進安全生産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應用。發揮好安全産業基金對安全産業的推動作用,撬動社會資本充實安全産業發展基金,緩解安全産業發展融資難題。

(十九)引導全社會參與安全生産科技創新。

積極凝練安全生産科技需求,及時向社會發佈安全生産科技攻關重點課題(安全生産科技攻關重點課題<一>見附件),設立指導性研究計劃,引導廣大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社會力量有序開展安全生産科技攻關,鼓勵社會資源積極參與安全生産科技創新,壯大安全生産科技創新力量。

(二十)宣傳推廣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成果。

依託安全生産月、安全生産萬里行、安全科技活動周、警示教育活動周等大型活動,利用網絡、手機、廣播電視等媒體,面向企業職工,覆蓋社區群眾,針對高危作業人群,大力宣傳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成果。開放安全生産科普宣傳培訓教育基地、安全生産實訓基地、安全生産重點實驗室,增加現場實感體驗,推動安全生産科技創新成果普及,提高全社會安全生産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

(二十一)加強安全生産科技國際交流合作。

積極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掌握世界安全生産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動態,加強國外先進適用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集中資源支持有條件的安全生産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爭創世界一流安全科研機構和安全學科。積極參與國際勞工組織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有關安全生産標準起草工作,努力擴大我國參與安全生産國際事務影響力。

附件:安全生産科技攻關重點課題(一)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2016年9月21日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