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2016-10-10 09:03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人為設障”不存在 引資政策未改變
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10月9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就海外企業收購中國企業是否存在人為障礙、中國整體營商環境、吸收外資情況、內貿流通現代化進展等熱點問題進行了解釋與説明。綜合來看,中國營商環境持續向好,不僅不存在對海外企業收購中國企業設置障礙的問題,而且在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特別是以高技術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領域對外資保持了顯著的吸引力。

反壟斷審查一視同仁

最近,有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經濟界三團體來華訪問時向商務部提交了希望中國改善經營環境的建議。同時,要求明確《反壟斷法》適用標準,防止海外企業收購中國企業被不當妨礙。

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明確表示,商務部相關負責人在會見來訪的日本經濟界代表團並同他們座談時,就中日經貿關係深入交換了意見。雙方圍繞奧運經濟、電子商務、物流流通、健康醫療、改善商務環境、開拓第三方市場等領域合作進行了廣泛交流。

據了解,日本經濟界領袖對商務部在推進中日經貿合作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給予高度評價,並表示中國是日本一衣帶水的鄰居和不可替代的夥伴,近年中國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加大對知識産權侵權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商務環境明顯改善。同時,日方還對進一步完善商務環境提出了建議,中方則介紹了持續擴大對外開放的具體政策舉措,從進一步加強中日經貿合作、完善投資環境、為外商投資企業提供更好服務的角度,對日方建議作出回應。

針對媒體提到的日方企業並購中國企業以及《反壟斷法》執行等問題,沈丹陽特別強調,中國歡迎和吸引外商投資的政策沒有改變,在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中堅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各類市場主體,不論企業的形式、規模和註冊地,均適用同樣的標準,並不存在對海外企業收購中國企業設置障礙的問題。

吸引外資能力仍很強

事實上,對外資的強大吸引力也能從一個側面證明中國整體營商環境的向好。數據顯示,今年1—8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8538家,比去年同期增長10.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48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

在總體投資穩中有增的同時,海外資本對信息技術服務、數字內容及相關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等的高技術服務業更是青睞有加。今年前8個月,我國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98.2%。在高技術服務業中,前述4個領域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分別增長322.7%、46.7%、40.5%和39.7%。

沈丹陽分析,這一現象背後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市場需求旺盛加上國家大力鼓勵高技術服務業發展,激發了外商投資熱情;二是隨著中國經濟規模的持續擴大、經濟結構調整和服務業擴大開放步伐加快,越來越多外商看到了中國服務業發展的商機;三是新設或增資的高技術服務業大項目較多。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文瀾特聘教授孔東民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經濟復蘇乏力是一個全球性問題,相比于其他經濟體,中國經濟體量龐大、增長穩健且轉型趨勢明顯,因此對外資來説依然具有投資價值和強大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在基本建設和中低端消費需求等方面確實已經不如印度、非洲等經濟體的空間那麼大了,但高質量外資卻更加關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所帶來的巨大商機和潛力。在此背景之下,資本‘走出去’和‘引進來’這樣的雙向流動十分正常,不能一有風吹草動就判斷中國營商環境惡化。”孔東民説。

苦練“內功”多方受益

專家指出,隨著中國各項改革措施的深入與經濟本身的日益開放,中國營商環境的持續向好將取代以往的“超國民待遇”,讓包括來華外資在內的各經濟主體共同受益。

例如,近一年來中國僅在內貿流通現代化、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等方面就取得了多項進展,包括:建立了流通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推動建設了100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248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和一批便民生活服務網點,重點企業供應鏈協同作業效率提高10%以上,建設分撥中心、配送中心和末端網點三級配送網絡,突破城市物流“最後一公里”難題,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市場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地區封鎖現象得到遏制,組織開展150多次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等等。

“優化軟硬體基礎設施、降低物流成本、加強公共服務、保護知識産權……這一系列措施無疑都有助於中國營商環境的優化。而上述積極變化的‘外溢效應’對外資的利好同樣是顯而易見的。”孔東民説,由於外商投資往往會拉動當地經濟和就業,因此中國各地對外資一直是十分歡迎的。可以預計,未來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仍將保持穩中有升的良好態勢。

相比之下,中國經濟前景的向好顯然是吸引外資來華的根本動力。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認為,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對世界經濟增長仍保持約30%的貢獻率,仍然是所有國家中最大的。“中國經濟正在走上更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主要由工業驅動轉向由服務和消費驅動,這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尼古拉斯·拉迪如是評價道。(記者 王俊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