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老齡社會匆匆而來
預計到2020年山西每6人中有1名老人

2016-10-10 11:45 來源: 山西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目前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有503萬,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600萬,全省每6個人中將有1名老人

呈現“三化”特點:

——社會老齡化

——老人高齡化

——高齡空巢化

國際通行標準,60歲以上即為老年人,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10%,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本世紀之初,我國已進入老齡化,國家衛計委透露,我國2015年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2億,佔總人口的16%,老齡化速度比較快。

我省也是如此,目前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有503萬,增長比例過快,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600萬,全省每6個人中將有1名老人。他們中,低收入和生活困難的佔比較大,有將近一半處於“空巢”狀態,還有7%左右是失智失能老人,個人無法實現生活自理。

從8月1日起,臨汾市老齡委對失能老人進行摸底,為精準幫扶提供數據支撐。相關數據顯示,城市生活的老人,衣食大多不成問題,但與子女見面較少,孤獨感、離群感較普遍;農村生活的老人,子女絕大多數外出工作或打工,沒有固定收入者居多,生活窘迫者佔相當比例。

張民省是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針對老齡化問題,他調研多年,把老齡化總結為“三化”趨勢,即社會老齡化、老人高齡化、高齡空巢化。張民省説,老齡化社會的特點是老齡人口數量大、增長速度快、不平衡,特別是空巢家庭現象日益凸顯,不但空巢期提前,而且不可逆。在人們印象裏,“空巢老人”大多白髮蒼蒼,但如今大量的“空巢家庭”成員卻還是中年人,這些年輕父母的子女在25歲以後逐漸因求學、工作、結婚而離家,意味著現代城市家庭,大批中年人在50歲左右進入“空巢家庭”行列,一般家庭空巢期多為20年左右,如果喪偶,則一人長期孤獨、情緒失落。

大多數老人進入晚年之後,都有自己的養老意願,張民省主任的課題調研顯示,絕大多數老人對子女工作繁忙表示理解,他們力所能及地克服空巢生活的諸多不便,不願意影響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有40%的老人願意與子女一起生活。

城鄉老齡人口收入存在明顯差異

目前我國約有40.7%的老人仍是靠家庭供養,農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勞動收入養活自己

未富先老是我省乃至我國老齡化的又一主要特徵。一是國家財力未富。省委黨校劉寧教授説,發達國家是在物質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才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這樣國家才可能有足夠的財力解決老年人養老問題。而我國在本世紀初就進入老齡化社會,這時經濟實力還不夠強,改革和發展任務還很繁重,投入養老服務的財力明顯不足。

就全國來看,2011年以來的4年裏,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養老機構建設資金共80億元,遠遠不能滿足相關社會事業發展需求。省民政廳資料顯示,2014年省級財政性資金養老投入只有1.42億元,而同為中部六省的安徽,投入9億多元,東部發達地區省市則更多,由於財力有限,財政資金對於民辦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不夠,每張床位的建設補助,遠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二是老人本身未富。由中國社會福利協會和中國人民大學保障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首屆老年研討會披露,目前我國約有40.7%的老人仍是靠家庭供養,四成老人認為自己是家庭的負擔,只有約24%的老人能夠依靠養老金生活,農村很大一部分老人要靠勞動收入養活自己。以臨汾市景村張先元老人為例,政府每月發放養老金80元和高齡補貼36元,算下來一年共1392元。

山西人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譚克儉承擔著兩個關於農村養老模式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他去農村調研,經常看到五六十歲的老人幹農活、打工,好幾次竟還看到80多歲的老人也在田裏忙活。譚克儉説,國家養老保險已在制度上實現全覆蓋,這對我們這個人口大國來説已經很不容易,且個人不用繳費,有的地方還有高齡補助,對老人們來説都是好事,但還是太少。老齡人口的收入存在明顯城鄉差異,農村老人過去幾乎無錢可攢,養老只能靠子女,現在老人們都有些積蓄,而且整體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與城市相比,農村基礎設施差,仍然生活比較苦、比較難。

失智失能老人可能拖累家庭生活質量

當前,城市多數家庭都是“421”結構,年輕人普遍需要照顧父輩和祖輩6位老人。

“有年沒日”是民間對老人的看法,意思是,雖然他們有可能一年年“高齡”下去,但保不齊哪一天就病倒了,也就是説,老人患病率高、身體器官功能總體較差是最大特徵。一旦老人病倒在床,産生的經濟壓力和照料壓力,就成為家庭的難題,在這一點上,城鄉差別不大。

長治市城區八一廣場東側小區是曹溫良夫妻的家,老兩口都是80歲高齡,已無法自主生活,也不願跟著兒子去北京生活,現在住在養老院。他們的鄰居李月娥也快80歲了,臥病在床5年,3個孩子輪流照料、分攤醫療費。曹溫良羨慕李月娥不用去住養老院,而李月娥卻羨慕曹溫良和老伴身體好、不生病。

當前,城市多數家庭都是“421”結構,醫療水平的提高使老人壽命普遍延長,年輕人通常需要照顧父輩和祖輩6位老人。從經濟方面來説,因為我國醫療保險制度還做不到完全保障,一些慢性病用藥,大多地方政策規定患病者承擔,長期生病的老人會給家庭造成較大經濟壓力。還有另一方面的壓力,則是照料壓力,目前社會生活成本加大,如果父母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年輕人就會陷入兩難境地——既不能耽誤工作,又不能不照料父母。

記者走訪得知,因為照顧成本高、老人健康風險大,大多養老院不願意收住失智失能老人。有部分願意收的,月費用少則三千元,多則五六千元,遠遠超過了工薪家庭承受範圍。僅有的少部分願意收住失智失能老人,且價格適中、服務優質的民辦養老機構,則存在收益不好、發展難以為繼,因歷史遺留問題、證照難以辦理等問題。

劉寧教授對老齡人口的需求總結為:物質基礎、生活照料、情感寄託、精神慰藉。她説,居家養老是最受老人們歡迎的方式,身體條件很好、醫療條件不錯的老人,需要的是參與社會生活、得到精神慰藉;失去生活能力需要別人看護的老人,需要的是功能齊備的養老機構,如果能在居住地或社區附近更好。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覆蓋城鄉的多樣化養老服務體系,這是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是我國養老業的趨勢所在,也完全符合老齡人口的現實需求。(記者 尚慧輝)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