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首批項目啟動

2016-10-10 14:26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期,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首批立項的11個項目已陸續進入啟動實施階段。10月9日,“華南陸內成礦系統的深部過程與物質響應”項目啟動暨課題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京召開。該項目是迄今為止針對華南基礎地質和成礦作用最系統、最全面和最廣泛的綜合研究。項目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資源研究所牽頭,來自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地質調查局及相關省份地勘機構的20個單位參加,總經費2.2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經費1.15億元,實施週期為2016年7月~2020年12月。

據介紹,該項目以華南4個成礦帶和3個礦集區為主要對象,以中生代陸內特色成礦系統的深部過程與“末端”效應為核心,以深地震反射技術為先導,按照“三維結構、深部過程、物質遷移、時空規律、勘查示範”全創新鏈條設計,重點開展華南陸內成礦系統的岩石圈結構、物質與構造演化,華南中生代大花崗岩省形成機制、物質組成與時空分佈,華南中生代陸內成礦系統與末端效應,典型礦集區三維結構與深部找礦預測等研究。通過以深部探測為重點的多學科集成研究,“點、線、面”有機結合,揭示華南陸塊岩石圈三維結構、塊體組成,中生代陸內大花崗岩省形成的深部過程和影響因素。闡明成礦物質遷移、巨量金屬富集與成礦集中爆發的機制。詮釋多塊體、複雜構造體制下的特色成礦系統形成與演化規律,構建陸內成礦理論框架;查清成礦“末端”結構(5公里)及成礦效應,構建礦集區“透明化”探測技術體系,實現3 個礦集區3000 米“透明化”。

據悉,華南是我國礦産資源的“大糧倉”,其中鎢、錫、銻、鉍儲量居世界第一,銅、鈾、釩、鈦、汞、鈮、鉭等稀有金屬儲量居全國第一,鉛、鋅、金、銀、鉑族元素等在全國名列前茅,華南的礦産資源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華南陸內成礦系統的深部過程與物質響應” 項目成果將極大推動陸內造山成礦理論的發展,有效指導我國東部深部礦産勘查工作部署,助力深部找礦取得重大突破,促進東部礦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延緩老礦山壽命,維護社會穩定、增加就業機會等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論證會上,來自科技部、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西北大學、中科院地質地球物理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機構的多位專家、院士對課題實施方案進行了質詢。(李 倩)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