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為去産能創造良好行政環境

2016-10-12 08:52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當前,去産能工作正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在我國各地方、各行業有序推進。從現實情況看,儘管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去産能工作仍然複雜而艱巨。一方面全球經濟仍處於高度不確定性當中,使得落後過剩産能隨時具有反彈回潮的衝動;另一方面,去産能受制于多元利益格局制約,需要穩妥協調地予以推進。

市場與政府的關係是我國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也是去産能工作的關鍵抓手。去産能首先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要求遵循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各級政府應認識到去産能工作的複雜性,避免運動式治理的行為邏輯,儘量不採取諸如“拉郎配”等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方式,扭曲正常的市場化資源配置。這種“快刀斬亂麻”的行政化手段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有所成效,但無法從根本上抑制落後産能的死灰復燃。

發揮市場的作用並不否定政府的積極作為,一個運行良好的經濟體系背後必定是一個有為的政府。在經濟新常態下,去産能工作對各級政府的經濟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管理模式必須從粗放式調控向精細化管理逐步轉型。

具體而言,各級政府在去産能工作中應堅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為去産能創造良好的行政環境與制度保障。通過規範市場化兼併、破産程序,暢通資源流轉渠道與信息平臺,引導過剩資源向創新産業流動,破除市場壁壘和地方保護等方式,進一步釋放市場主體的活力,提高市場配置的效率。二是嚴格執行落後産能標準,強化行政督查力度。鋻於落後過剩産能仍然可以為地方創造GDP數字,少數地方政府及黨政幹部仍會因政績考核而有所顧慮,對落後産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設定行業落後産能淘汰標準的基礎上,要明確地方政府的職責,加強定期的監督問責,對基層政府形成強大的威懾力。三是完善社會保障政策,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各級政府要按照中央精神,多引導企業進行兼併重組,少採用破産清算手段,最大程度上減少因去産能而引發的被動失業。此外,還應加大投資於人力資源的力度,著力提高勞動力的綜合素質與專業技能。(崔玉開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