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胡楊,守望戈壁圓夢飛天--走進內蒙古額濟納旗

2016-10-16 15:28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6日電(記者 殷耀 于嘉)神舟升起的額濟納,入眼最多的是胡楊:戈壁深處的胡楊,痙攣般的身軀死死阻擋著風沙,保持著水土,守望著“神舟”飛天。

居住在弱水河畔的內蒙古額濟納旗人常這樣讚美胡楊: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

這是不屈不撓的“胡楊精神”。今天,它被“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在額濟納大地發揚光大。

額濟納旗境內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書寫了中國航天事業的多個“第一”: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第一艘載人飛船……

東風航天城內一片密林之中有一座烈士陵園。長眠在此的600多位航天人,有的人為了巡道被沙暴掩埋在茫茫沙漠中;有的人為了攻克技術難關,年輕的生命早早凋零;有的人為了排除險情,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他們,就像倒而不朽的胡楊,靜靜躺在這裡,繼續注視著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等待下一次的點火運行。

東風航天城所在地額濟納旗,有著為了國家航天事業而讓出故土、數度搬遷的土爾扈特蒙古族人,他們如同飽經飛沙走石和風霜雨雪的胡楊一般奉獻與守望。

75歲的蒙古族牧民南斯勒瑪無法忘記58年前首次搬遷的情景:一家人收起氈房,趕著牛羊,駱駝上馱著三大箱家當,與其他300多戶牧民一起離開世代生活的家園。

“搬遷的時候很多老人都哭了,大家都捨不得離開,心裏很難受。”南斯勒瑪説,人們走一陣回頭看一陣,但沒有人拒絕搬遷。

此後近10年時間,這些牧民走遍額濟納旗11萬平方公里的戈壁、草原。每到一處,如果草長得不好,水不能飲用,人們再尋找新的地方。

堅守,不屈,克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中國航天事業的每一步發展都凝聚著航天人巨大的付出,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書寫了中國實現技術自主創新的輝煌篇章。

而守望在巴丹吉林沙漠邊緣的額濟納人,用不撓的精神對抗惡劣的環境,用辛勤的雙手編織綠色的衣裝。

68歲的根登與妻子永青加布1987年承包額濟納旗賽漢桃來蘇木的萬畝荒灘,種植沙棗、梭梭、胡楊,開闢人工飼草料基地,養殖駱駝和牛羊,為發展生態效益型畜牧業經濟樹立了榜樣。曾經的戈壁荒灘變成了綠草如茵、花果遍地的家庭生態牧場。

“有些樹苗在惡劣的環境下很難成活,我們就像撫養孩子一樣照料它們,再難我們也堅持了下來。”根登説。

退休幹部蘇和放棄安逸舒適的城市生活,2004年以來在額濟納旗黑城遺址附近種植梭梭3000多畝,在黑城遺址西側上風口形成一條500米寬、3公里長的灌木林帶,迎頭砍斷了撲向黑城的“沙魔”……

胡楊般鍥而不捨的精神一直在這裡傳承與發揚。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