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今晨,我們再送神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目擊記

2016-10-17 21:16 來源: 新華社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田兆運、蔡琳琳、梅常偉)深秋的北京航天城,天朗氣清、景色宜人。千里之外的東風航天城,碧空如洗、高遠純凈。

酒泉——北京,相距兩千余公里。此刻,因為承載著同一個飛天夢想而目光相聚,天涯咫尺。

2016年10月17日7時,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進入30分鐘準備。透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的巨幅液晶屏可以看到,搭載景海鵬、陳冬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一號飛船整裝待發。

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的飛控神經中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即將開啟飛天路上新的傳奇:牽引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進行空間交會對接,形成組合體飛行30天,而這也將是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

“5分鐘準備!”大廳擴音器裏,傳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零號指揮員的聲音。兩名航天員再次檢查調整束縛帶,關閉面窗,鎮定地等待飛天時刻的到來。

“1分鐘準備!”

“10、9、8……點火!起飛!”7時30分,長征火箭托舉著神舟十一號飛船騰空而起,直指蒼穹,踏上與天宮二號相會的浪漫之旅。

“火箭飛行正常!”

“跟蹤正常!”

“遙測信號正常!”

……

來自各測控網點的數據源源不斷地匯聚到中心。各種數據、曲線不斷閃爍,北京時間、任務時間、飛行時間不斷跳躍。

載人航天,人命關天。飛船飛行的每一秒都關係到航天員的生命安危。

中心神舟十一號總體主任設計師胡國林形容自己是坐在“火山口”執行任務。此刻,他正在嚴密監視著飛船和航天員的各項指標狀態。

“逃逸塔分離!”——這意味著火箭和飛船越過了最為危險的上升段前兩分鐘。胡國林終於松了一口氣。為了這短短的時間,他們應急救生方案就做了幾十個,目的只有一個:確保航天員的絕對安全。

“助推器分離”“整流罩分離”……伴隨著一連串熟悉的口令,火箭飛出大氣層。

很快,飛船迎來屬於它的重要時刻——船箭成功分離。

透過飛控大廳的液晶顯示屏可以看到,神舟十一號美麗的身影獨自遨遊在深藍色太空。

此刻,任務“接力棒”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交到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手中,他們將繼續為航天員保駕護航。

船箭分離後的第14秒,上行控制崗位的工程師費江濤向神舟十一號飛船發送了第一條入軌指令。從他指尖發出的每一條指令,關係著飛船的每一次姿態調整、每一次變軌,也將引領著飛船的九天赴約之旅。

“帆板展開正常!”費江濤發出的指令得到了響應——神舟十一號飛船張開藍色的“翅膀”,吮吸著太陽的能量。

與此同時,軌道室工程師張宇正帶領同事們與時間賽跑。他們要在5分鐘內精確計算出飛船的初始軌道參數。而這組參數,也將是判斷飛船是否發射成功的唯一依據。

很快,張宇給出了答案。

“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飛控大廳裏掌聲響起。

黎明起程,奔向太空。漫長的太空飛行中,這只是一個開始。伴隨著神舟的飛天軌跡,中國航天人將把夢想寫在更加高遠的太空。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