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實現全年外貿目標仍需加把勁

2016-10-19 07:4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達17.53萬億元,同比小幅下降
——實現全年外貿目標仍需加把勁

10月18日,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通報今年前三季度及9月份當月我國商務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進出口總額達17.53萬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0.06萬億元,下降1.6%;進口7.47萬億元,下降2.3%;順差2.59萬億元,增長0.6%。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表示,今年將是全球貿易最困難的一年,外貿發展形勢面臨的困難不會是短期的。“要實現全年外貿回穩向好的目標需要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沈丹陽説。

針對9月份我國出口額同比下降3.6%,與8月份出口5.9%的增幅形成巨大反差,沈丹陽表示,其中有兩個技術性原因需要注意,一是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二是今年9月份比去年少一個工作日。

今年以來,國際市場形勢嚴峻複雜,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多,下行壓力持續加大。9月27日,世貿組織將2016年全球貨物貿易量的增速由4月份預測的2.8%下調到1.7%,這是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貿組織預測國際貿易量增幅最低的一年。“對進出口出現一些波動要有心理準備,這個月多一點,那個月少一點,都是正常的。”沈丹陽表示,隨著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政策措施作用的逐步顯現,我國外貿結構正在進一步優化,新的發展動能正在集聚,中國外貿發展保持回穩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李健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我國外貿結構正在進一步優化,新的發展動能正在集聚。從商品結構上看,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升高,生産要素成本也提高,倒逼中國企業去生産附加值比較高的産品。相對來説,中國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加工精度都比過去提高了。此外,隨著民營企業比重越來越高,外商投資企業所佔的比重從最高的60%左右下降到現在的30%左右,民營企業逐步佔據主導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3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全國吸收外資規模繼續保持增長。前三季度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1292家,比去年同期增長12.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090.3億元,同比增長4.2%。

目前,我國國內消費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發揮了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據商務部監測,前三季度5000家重點零售企業累計同比增長3.7%,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銷售額同比增長4.2%,增速比8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創今年以來新高。

沈丹陽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亮點頻現。一是新型業態快速增長。網絡商品零售保持較高增速,前三季度商務部重點監測企業網絡零售同比增長25.3%,增速比百貨店、超市、購物中心分別高24.3個、18.5個和17.8個百分點;二是居住類消費繼續加快。今年以來多地房地産市場火熱,帶動住房相關商品消費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商務部重點監測企業居住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較上年同期加快0.5個百分點。三是汽車類商品銷售加速明顯。據汽車工業協會數據,前三季度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3.2%,增速較上半年加快5.5個百分點。四是服務消費熱點持續涌現。隨著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大眾餐飲、休閒娛樂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五是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前三季度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0%,漲幅較上半年收窄0.1個百分點。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內貿信息中心研究分析師柳金平表示,從消費結構看,得益於經濟持續發展和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我國商品消費正在向服務消費升級;從供給側看,當前賣方市場已經轉變為買方市場,企業對消費者需求的了解不斷深入,服務産品開發,種類細化都比以往做得更好,因此服務消費熱點的涌現也是企業經營能力不斷提高的表現;從消費者角度看,隨著居民消費能力提高和消費意識不斷轉變,對文化休閒娛樂消費接受度越來越高。

此外,服務消費的線上線下融合大大提升了消費便利性,同時降低了服務價格,消費者的接受程度較高。不過,也有專家表示,持續的低價位促銷壓低了企業利潤,容易導致服務質量下降等問題,長期看並不利於行業發展。(記者 馮其予、祝君壁)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劉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