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助推國家生態功能區建設

2016-10-23 07:32 來源: 光明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助推國家生態功能區建設
——訪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總工程師李天威

國家發改委日前印發《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編制實施辦法》。這意味著我國將著手在重點生態功能區實行産業準入負面清單。

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對於引導和約束産業發展、減少對自然生態系統干預、保障國家生態安全有著怎樣的意義?各地應如何制定本地的産業準入負面清單?記者就此專訪了環保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總工程師李天威。

記者:在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的意義是什麼?

李天威: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定的重大任務,是落實國家主體功能區戰略的基礎性、引領性的頂層制度,是精準治理開發國土空間的重大制度創新,對於統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國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是提升空間治理能力、維護國土空間安全的關鍵舉措,是統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提高重點生態功能區生産力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提高區域生態産品供給能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産品需求的有力抓手。

記者: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範圍有多大?

李天威:按照《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分為水源涵養型、水土保持型、防風固沙型、生物多樣性維護型等4種類型,包括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等25個地區,涉及436個縣級行政區,總面積約386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41%;2008年底總人口約1.1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5%。

2016年國務院再次發佈了《關於同意新增部分縣(市、區、旗)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批復》,原則同意將240個縣(市、區、旗)和東北、內蒙古國有林區87個林業局新增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範圍調整後,位於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內的縣級行政區數量由原來的436個增加至676個,佔國土面積的比例從41%提高到53%。

記者:將重點生態功能區劃定為限制開發區域,對於保障國家較大範圍區域生態安全具有什麼重要意義?

李天威:重點生態功能區承擔著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維護等主導生態功能,擔負著保護並著力提高生態産品供給能力的首要任務。

依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綜合評價,各類生態功能區的主導功能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將這些區域劃定為限制開發區域,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因地制宜地發展不影響主體功能定位的適宜産業,引導我國自然資源有序開發和産業合理佈局,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加快修復和保護已經受損的生態功能,才能使重點生態功能區逐步提高生態産品供給能力。

記者:應如何篩選納入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的産業?限制類和禁止類産業如何劃分?

李天威:目前,全國各地區的“十三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産業發展規劃和已基本編制完成,各縣市的工業園區也有明確的規劃範圍和規劃的産業類型。因此,各省、縣(市、區、旗)應重點梳理並統計本行政區現有主導産業、現有一般産業、有資源稟賦的規劃發展産業、無資源稟賦的規劃發展産業等産業類型、數量和規模,針對各自所屬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發展方向和開發管制原則,把建設及生産過程將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的産業納入負面清單。重點將第一産業農、林、牧、漁業,第二産業採礦、製造、建築以及電力、熱力、燃氣、水的生産和供應業,第三産業中的交通運輸、倉儲、房地産和水利管理業等産業納入負面清單。

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包含禁止類和限制類兩大類産業,要求以現有國家《指導目錄》《清單草案》和地方相關産業政策、環境政策為底線,依據區域資源稟賦和現狀生態環境狀況確定。其中,限制類産業類型要包括《指導目錄》《清單草案》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産業指導目錄”中的限制類産業,以及與所處重點生態功能區發展方向和開發管制原則不相符的鼓勵類、允許類産業;禁止類産業類型要包括《指導目錄》《清單草案》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産業指導目錄”中的淘汰類、禁止類産業,以及不具備區域資源稟賦條件,並與所處重點生態功能區發展方向和開發管制原則不相符的鼓勵類、允許類、限制類産業。

記者:地方應如何結合區域資源稟賦條件、主體功能定位、産業比較優勢,科學制定重點生態功能區産業準入負面清單?

李天威:根據《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水源涵養型、水土保持型、防風固沙型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型4大類重點生態功能區分佈在25個區域,位於不同區域的相同類型功能區之間的發展方向不盡相同,位於同一功能區內不同縣(市、區、旗)之間的生態環境現狀、資源稟賦條件、産業發展現狀、人口規模分佈也存在一定差異性。因此,各縣(市、區、旗)應重點梳理區域生態環境現狀、礦産和文化旅遊資源狀況、産業發展現狀及規劃情況、産業園區規劃建設情況等,研究本行政區自身的傳統産業和優勢産業發展趨勢,以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提供生態産品為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業,引導超載人口逐步有序轉移至城市化區域,形成點狀開發、面上保護的空間格局。

負面清單主要以國家《指導目錄》和《清單草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産業指導目錄”、各行業規範條件環境保護要求依據,從嚴提出可量化、可操作的管控要求。對各類開發活動進行嚴格管制;開發礦産資源、發展適宜産業和建設基礎設施,都要控制在盡可能小的空間範圍之內。嚴格控制開發強度,新建工業項目應佈局于現有的合規生態型工業區內,並實行更加嚴格的産業準入環境標準。在現有城鎮佈局基礎上進一步集約開發、集中建設,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記者 李慧 馮蕾)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