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穿透性地球化學勘查技術”項目啟動

2016-10-24 14:06 來源: 國土資源部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首批立項項目之一的“穿透性地球化學勘查技術”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近日在河北廊坊召開。

據了解,“穿透性地球化學勘查技術”項目實施週期為2016年7月~2020年12月,牽頭實施單位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物化探所,將聯合來自教育部、中科院、中國地調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和相關省份地勘機構以及大型礦業公司等17家單位,共同組成勘查地球化學、納米地球化學、同位素地球化學、實驗地球化學、生物地球化學、礦産勘查等多學科團隊,就隱伏礦地球化學勘查方法技術開展聯合攻關。

項目總體目標是要建立2000米~3000 米深度立體地球化學模型和探測技術;研發納米尺度和分子水平地球化學模擬和觀測實驗平臺;開發深穿透地球化學關鍵技術和設備;創新集成現場快速分析實驗樣車;開展對銅、金礦的立體探測試驗與應用示範,使探測深度達2000米~3000 米,並提供進一步工作的找礦遠景區。

項目遵循理論模型建立、技術研發、試驗示範、成礦遠景區優選這一技術路徑實施。通過微觀觀測和遷移模擬實驗相結合,查明礦物微觀特徵、岩石微孔結構及表生環境氣固介質中納米金屬晶體與內生礦床間關係,明確元素垂向遷移機理,建立立體地球化學模型。在理論研究基礎上,研發和改進納米地球化學探測技術、活動態、生物與電提取技術、覆蓋區地球化學異常源示蹤與判別技術等系列穿透性地球化學探測技術,研製改進精密的納米微粒分離與採集設備、小電流獨立供電定時電化學提取設備、車載野外快速分析設備,使探測能力得到飛躍式提升。通過在國家整裝勘查區典型礦床開展立體地球化學探測(填圖)試驗示範,最終建立起一套能適用於複雜覆蓋區深部找礦的穿透性地球化學技術體系。同時,將利用海量地球化學填圖數據,挑選出一批位於覆蓋區的金、銅、鈾、稀土地球化學異常區域,運用項目成果在異常區進一步應用示範,優選出具有找礦潛力的2~3處大型找礦遠景區。

專家表示,項目的研究內容屬國際技術前沿,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展開,符合國家“三深一土”國土資源科技創新戰略,研究成果將培育我國在地球化學勘查領域新技術新方法的生長點,在技術上實現2000米~3000米探測深度的突破,可廣泛應用於我國東部尋找深部(隱伏)礦、西部和北方大面積覆蓋區地球化學勘查工作。

本次論證會聘請了來自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調局物化探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等單位的多位院士和專家,他們充分肯定了項目及課題實施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研究思路、技術創新和研究重點,並提出了修改和完善建議。(張必敏 王路闊)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