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主旨演講之二:啃下精準扶貧“硬骨頭”

2016-10-26 20:22 來源: 發展改革委網站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易地扶貧搬遷論壇主旨演講之二:啃下精準扶貧“硬骨頭”
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副巡視員 楊槧

今天,我們以論壇的形式,與來自相關領域的領導、專家和朋友一道交流新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經驗和體會,機會十分難得。借此機會,我向各位來賓簡要介紹一下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相關情況。

易地扶貧搬遷是中央確定的“五個一批”精準扶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從其工作量、搬遷時間、質量要求來看,搬遷1000萬人口,可以説是“史詩般”的壯舉,也面臨著空前的挑戰。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扶貧辦、人民銀行、銀監會、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以及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按照“管住兩頭、放開中間”的要求,在政策制定、規劃編制、任務下達、資金籌措、制度建設等方面紮實開展了大量的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把易地扶貧搬遷當作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重中之重”加以推進,採取了一系列超常規舉措,形成了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合力攻堅的良好局面。截止到今年9月底,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的項目開工率達到了98%,實現了良好開局。

凡事預則立。經國務院同意,9月20日,《全國“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正式印發實施。《規劃》主要明確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明確了搬遷對象。《規劃》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主要搬遷對象,搬遷區域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深山、石山、高寒地區、國家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區,以及地方病和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從全國的範圍來看,上述地區共涉及全國22個省級行政區約1400個縣,搬遷人口為981萬人。此外,各地還結合實際,計劃安排600多萬的同步搬遷人口,兩項搬遷人口合計將達到1600萬人以上。

二是明確了安置方式。《規劃》按照集中安置與分散安置相結合、以集中安置為主的原則,分別明確了兩種安置方式的人口規模。其中,集中安置人口大致佔搬遷人口總規模的76.4%,分散安置人口大致佔23.6%。為有助於搬遷群眾日後脫貧發展,《規劃》明確要求,安置區應在靠近城鎮集鎮、大型中心村、工業聚集園區、農業産業園區、旅遊景區和交通便利區等區域進行優化比選、擇優安排。

三是明確了主要建設任務。住房建設方面,《規劃》強調,建檔立卡搬遷戶住房建設面積要嚴格執行人均不超過25平方米的標準,主要目的還是為了確保建檔立卡搬遷對象不因建房而舉債,不因建房而影響脫貧。配套設施建設方面,《規劃》提出,計劃建設安置區道路約11萬公里、飲水管網約14萬公里、供配電網約12萬公里、學校及幼兒園約1600萬平方米、衛生室約570萬平方米、其他村級服務設施約2500萬平方米等。

四是明確了資金籌措渠道。《規劃》明確,中央預算內投資約800億元,專項建設基金500億元,地方政府債務資金約1000億元,低成本長期貸款約3400億元,建檔立卡搬遷人口自籌資金不超過300億元。此外,涉及同步搬遷人口的住房建設資金,主要由地方政府統籌和搬遷戶自籌予以解決。同時強調,省級政府要用好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挂鉤政策,支持省級投融資主體還貸。

五是明確了後續脫貧發展措施。《規劃》提出了五條後續發展和脫貧路徑,主要包括發展特色農林産業脫貧一批、發展勞務經濟脫貧一批、發展現代服務業脫貧一批、資産收益扶貧脫貧一批,以及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一批。同時,要結合國家“五個一批”精準扶貧等專項工程,整合各類扶貧資源,發揮政策疊加優勢,確保搬遷一戶、脫貧一戶。

下一步,我委將按照《規劃》提出目標任務,指導各地修改完善省級“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並按照“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加大巡視檢查力度,督導各地做好推進落實工作,確保如期完成各項建設任務,促進建檔立卡搬遷人口穩定脫貧。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姜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