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我國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總體推進順利

2016-10-28 13:55 來源: 農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我國東北地區新玉米收購旺季即將到來,前期市場價格基本符合各方面預期,購銷比較活躍,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各項政策措施總體上推進順利。

國家糧食局調控司司長周冠華在10月27日召開的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新聞通氣會上説,改革玉米收儲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推動“三農”工作全局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局出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重要決策部署。今年以來,有關部門和相關地方政府認真貫徹中央精神,明確改革總體思路,出臺一系列措施辦法,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各項工作進展總體順利。東北地區新玉米陸續上市,總體看市場運行較為平穩,秩序良好,各方面工作正在紮實有效推進。

當日,中央農辦、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人民銀行、銀監會、國家糧食局、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儲糧總公司、中糧集團公司等部門在北京舉行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新聞通氣會,就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等問題回應社會關切。

周冠華表示:“實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不僅事關當前,而且影響深遠,具有重大意義。第一是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實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實行市場定價,不僅有利於引導種植結構調整,而且隨著土地租金的調整,也將有利於提升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水平,進一步促進東北玉米生産向優勢産區集中,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第二是實現東北地區玉米産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實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玉米價格隨行就市,反映市場供求關係,有利於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調動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積極性,增加玉米‘過腹’和加工轉化的規模,進一步推動玉米産業鏈上下游健康協調發展。第三是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的基本途徑。實施玉米收儲制度改革,按照‘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原則,建立玉米生産者補貼制度,保持東北優勢産區玉米種植收益基本穩定,讓種糧農民基本不吃虧、種糧積極性不減弱、地方抓糧積極性不鬆勁。從長遠看,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種植結構、實現優質優價,以及通過改革帶來的市場和價格變化,促進下游養殖業和糧食加工業發展,同時吸納更多就業,可以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的新途徑。”

“今年,國家在東北地區實行‘市場化收購+對農民直接補貼’的玉米收儲新機制。中糧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市場化糧食企業,充分利用中糧集團深加工規模大、市場銷售渠道廣的優勢,廣泛佈局收儲庫點,讓農民能夠就近賣糧;公示質價標準,讓農民能夠放心賣糧;加強現場服務,讓農民能夠及時、有序、順利交售糧食;推進糧食銀行,幫助農民減少産後損失,提高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利用糧達網的優勢,線上線下相結合,為中小散戶提供更好的購銷服務。”中糧貿易倉儲管理部副總經理劉彥華表示。

周冠華説,為加快玉米種植結構調整,2015年11月,農業部下發了《關於“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的指導意見》,指導地處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乾旱區、太行山沿線區及西南石漠化區的“鐮刀彎”地區玉米非優勢區加快種植結構調整。初步預計,2016年東北地區籽粒玉米種植面積同比減少2300萬畝以上,玉米種植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當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新玉米已陸續上市。以內蒙古為例,目前,主要農作物處於收穫後期,據農情統計,目前全區秋糧收穫面積已達6857萬多畝,秋收進度65%,同比進度快5個百分點。這四個省(區)的玉米從總體看,市場運行較為平穩,秩序良好,各方面工作正在紮實有效推進。

周冠華介紹,隨著東北新玉米上市,相關部門已決定暫停國家政策性玉米銷售,2017年5月玉米收購期結束後再適時研究安排庫存玉米銷售。屆時,將根據市場供求等情況,按照不打壓市場原則確定銷售底價,把握好銷售時機和節奏,為市場消化新玉米創造條件。(記者 高文)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