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健身消費“組合拳”助力健康江蘇建設

2016-11-01 10:18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今年8月舉行的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健康的觀念,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前不久,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體育納入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提出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加強體醫融合和積極發展健身休閒運動産業。

在2016江蘇體育産業大會上,江蘇省體育局局長陳剛作了以《健身消費“組合拳”助力健康江蘇建設》為主題的主旨演講,他表示,未來五年,江蘇將用好總規模5億元的體育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面向全省發放5000萬體育消費券、持續打造1000個優質健身俱樂部、推動建設40個體育服務綜合體、重點培育20個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以五大“組合拳”大力推動體育服務業發展,擴大健身消費規模,積極助力健康江蘇建設實現新提速。

組合拳之一:

未來5年用好總規模5億元的體育産業專項資金

“十二五”時期,我省自2011年起在全國率先設立體育産業發展專項資金,累計投入4億元,扶持569個項目,拉動社會投資近240億元,財政投入乘數比達1:60,其中對大眾健身項目的支持數量和額度均達到50%左右,為江蘇體育産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十三五”時期,將在確保專項資金總量不少於5億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資金管理辦法和工作機制,聚焦體育健身服務業及新興體育産業發展,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以體育供給側改革發展帶動健身消費需求擴大。江蘇將整合體育和醫療資源,建設一批先進的體育醫院和運動康復機構,推動體質測定指導站與體檢機構融合;提升體育器材裝備研發製造能力,引導社會資本開展運動康復領域重點和關鍵技術攻關,開發新型運動康復、運動健身指導技術、可穿戴式運動等新型裝備;支持對企業廠房、商業設施等可利用的社會資源和郊野公園、城市公園、公共綠地及城市內外環沿線、建築物屋頂、地下室等區域,進行整合和改造用於體育健身;大力發展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等戶外運動和電子競技,配套建設營地、碼頭等設施,不斷完善健身休閒産業鏈條和場地設施。

組合拳之二:

未來5年每年面向全省發放5000萬體育消費券

通過消費端直接補貼方式撬動健身消費,是擴大消費規模的重要政策工具。結合國家體育總局的“全民健身公共積分”試點工作要求,本著有序、便民、高效、可控的原則,在全省面向健身人群發放體育消費券。今年發放的體育消費券總規模為5000萬,由省體育彩票公益金安排專項預算,原則上根據各市常住人口數量按比例分配發放額度。採用“一套終端、兩類人群、三種形式”的模式,通過“江蘇全民健身卡”和“全民健身公共積分卡”兩個渠道進行發放。體育消費券使用的定點服務場所包括經營性體育場館和在民政或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並依法經營的健身俱樂部。

組合拳之三:

未來5年持續扶持打造1000個優質健身俱樂部

培育一批優質的健身俱樂部市場主體,從供給側推動健身休閒産業轉型,對於創造、激發、釋放新的健身消費需求具有積極作用。已印發實施健身俱樂部促進計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個具有較大影響、年均拉動體育消費500萬以上的健身俱樂部。《計劃》促進對象為從事體育健身産業,在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的健身企業(俱樂部)或在民政部門登記的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俱樂部)。《計劃》提出了建立“江蘇省健身示範俱樂部”認證制度、健身俱樂部聯賽制度、業餘運動等級評定制度以及政府向健身俱樂部購買服務等促進措施,並明確設立省級健身俱樂部專項扶持資金,將健身俱樂部納入體育消費券和體育産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範圍,支持民辦非企業單位直接登記等配套支持政策,以健身服務主體的發展壯大帶動健身休閒産業轉型升級。今年,首批安排了1200萬元健身俱樂部專項扶持資金。

組合拳之四:

未來5年推動建設40個體育服務綜合體

我省12個設區市已建成功能齊全的體育中心和5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90%以上的縣(市、區)建成 “新四個一工程”(包括1個塑膠跑道標準田徑場、1個3000座左右的體育館、1個游泳館或標準室內游泳池、1個3000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我省著力推進公共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引入現代企業制度,強化公共服務能力,南京奧體中心、省五台山體育中心等場館運營改革在全國産生了較大的影響。今年,省政府出臺《江蘇省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管理辦法》,有力推動各級各類體育場館更大程度向社會開放。

下一步將結合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改革試點,出臺加快建設體育服務綜合體的指導意見,以體育等大中型設施為基礎,充分利用我省體育場館的存量和增量資源,在全省建成40個左右融體育、文化、休閒、商貿、旅遊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業態融合互動、功能複合多元、運行高效集約、輻射示範作用強的體育服務綜合體。

組合拳之五:

未來5年重點培育20個體育健康特色小鎮

將建設體育健康特色小鎮作為推動體育創新發展的載體,在全國率先啟動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建設。考慮到江蘇有一批鄉鎮具備較好的體育産業特色和資源,比如江陰新橋的馬術運動與體育旅遊、南京湯山的運動康復與養生、淮安施河的體育用品製造産業等都有一定的規模,通過省體育局的引導和扶持,推動這些地區加強規劃設計和佈局、強化特色體育産業發展、完善公共體育服務,在未來形成一批有影響力和示範效應的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在建設方面,採取省地共建模式推進,經評估具備特色小鎮基礎條件的列為共建對象,由省體育局和所在縣(市、區)政府簽訂共建協議。兩年建設期滿後進行綜合評估,符合建設條件和標準的,予以命名。同時,將以獎補方式支持特色小鎮共建,並在體育産業發展、場館建設運營、賽事活動舉辦、人才培養、體育社會組織改革創新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本次大會上,省體育局與特色小鎮首批8個共建對象所在的縣(市、區)政府簽署共建合作協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