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獲重大發現

2016-11-03 14:55 來源: 科技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近日,經廣西地質調查院開展1:25萬多目標區域地球化學調查發現:廣西南部地區有連片富鍺土地,面積約2800平方千米。調查顯示,該地區表層土壤鍺含量在每千克0.60—3.09毫克之間,平均含量為每千克1.44毫克,高於全國平均值。

這是繼發現富硒資源之後,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工作獲得的又一重大發現。近年來,廣西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開展的多目標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工作,不僅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在廣西發現了截至目前全國最大面積的富硒土地,為廣西農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也探索出了一整套科學、規範、嚴謹、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全國同行業中享有盛名,被譽為值得推廣的“廣西經驗”。

今年8月,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第三批子項目成果通過專家評審。至此,由廣西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承擔完成的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共21個縣市區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成果全部通過專家評審。廣西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第三批子項目全面評價了賓陽縣等8縣(區)的土地質量、潛在價值及生態風險,編制了系列地球化學基礎及評價應用圖件,發現了該8縣區農用地富硒土壤總面積達6322km2,佔評價總面積的77.8%,其中,優質富硒土地面積320.48 km2,佔評價總面積的3.9%,為土地質量與生態管護、土地資源合理和永續利用、發展富硒農業和現代農業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全國範圍內,廣西開展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評價相對滯後,但作為該項工作的承擔者,廣西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在人員培訓、組織實施、技術方法運用創新、成果宣傳轉化方面工作均十分紮實,且亮點紛呈,得到業內專家的極高評價,在被中國地質調查局專家組譽為‘免檢’的技術方法、工作流程等方面不乏創新之筆。”被譽為“廣西農業地質三劍客”之一的地質隊員鄭國東説。

鄭國東介紹,“創新之筆”表現在:一是在開展此類項目中,率先於全國要求每一個採樣點均使用數碼相機記錄樣品性質、周圍地理地貌特徵、農業種植條件及採用標記點等信息,為整個項目的質量管理及後期成果評價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礎信息,這項首創工作的作用及巨大意義得到國內許多專家的認可,現已在全國各地同類項目中推廣。二是樣品加工晾曬自建的三角架及使用吹風筒清掃樣品加工工具,也是項目實施過程的技術方法創新,這使我們在保證樣品架穩固、杜絕樣品間相互污染等方面有了極大加強,現也已在全國技術同行中得到廣泛推廣使用。三是針對不同項目、不同地區的特殊情況,在每一個項目中均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編寫切合項目要求的技術規範及更具有可操作性和質量保證的工作細則,從這些技術規範和細則中梳理出的《廣西農業地質調查工作注意事項》,具有很強的概括性,因而成為了廣西各地勘單位從事此項工作的必備法寶之一。

據介紹,下一步,廣西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將繼續推進廣西硒和重金屬土壤地球化學研究、廣西富硒土壤地方標準研究與制訂工作,加快成果的應用轉化,落實廣西“十三五”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項目立項工作,推進廣西富硒檢測中心、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評價成果應用研究中心的建設。(李東洲、王維、杜小品)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林巧婷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