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武隆:水利扶貧助推“綠色崛起”

2016-11-08 10:00 來源: 重慶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除險加固後的鴨江小河基水庫

武隆縣雙河鎮木根村“小農水”重點縣項目

武隆縣仙女山新區供水廠

提起武隆,很多人的第一印像是“世界級”的旅遊勝地。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武隆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武陵山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縣。並且,由於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守著50余條大小河流的武隆卻常年鬧水荒。

為打破這一瓶頸,近年來,在國家水利部的定點幫扶下,武隆大興民生水利,水利設施得到極大改善,為脫貧攻堅工作發揮了基礎性和保障性作用,武隆縣因此被評為“全國社會扶貧工作先進集體”。

打破瓶頸 解決群眾飲水難題

金秋10月,風景優美的中心廟水庫,湖面微波粼粼,魚翔淺底,岸邊的樹木蒼翠欲滴。這座中型水庫于2003年全面完工,國家投入了1.27億元,武隆自籌0.88億元。它不僅擔負著縣城近10萬人的飲水任務和5萬畝的農田灌溉任務,還通過三級泵站提水解決仙女山旅遊度假區供水問題。

地處三峽庫區的武隆縣喀斯特地貌顯著,“有雨遍坡流,無雨水無蹤。”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武隆水利建設一直是短板,群眾飲水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更不用説依靠水利來脫貧致富。因此,水利設施薄弱,不僅是群眾脫貧致富的一個瓶頸,更成為武隆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道坎。

從2000年開始,國家水利部開始定點幫扶武隆縣,精準地把著力點放在強化水利基礎、改善當地生産生活條件上,水利項目優先安排。

“飲水困難”是困擾多數群眾的難題,解決群眾飲水問題,把他們從找水、挑水的繁重勞動中解脫出來從事其他産業,成了擺脫貧困的首選之舉。

“以前一到旱季,許多村民要到幾公里外搶水。這不僅降低群眾的生活質量,而且把大量的時間耗費在背水工作中,因此用水成了群眾致富的‘絆腳石’。”武隆縣水務局負責人介紹,武隆推行集中建設與“民辦公助”相結合,實行集中與分散同步推進。

在水利部的幫扶下,近年來,武隆縣共完成投入2.12億元,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323處,其中標準化水廠32座、集中式供水工程365座、分散供水2926處,安裝管網4841公里,33.64萬名農村群眾及66所學校5萬名師生飲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農村飲水安全入戶率達到80%,全面解決了鄉鎮政府所在地和人口聚居地的飲水問題,群眾不但喝上了優質衛生的自來水,還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一門心思謀求致富路。

精準施策 水利扶貧結出碩果

“自從修了這蓄水池後,我家菜地用水再也不發愁了!”近日,武隆縣雙河鎮木根村村民付國強站在綠油油的菜地裏滿臉的喜悅。

木根村平均海拔1300多米,地處武陵山區的喀斯特地貌區域,無地表徑流溝,蓄引提水能力極低。由於缺水,當地群眾生活十分貧困。

在水利部的幫扶下,建水池工程隊進入了木根村,不僅將充沛的水源通過管道引進了村子,僅木根村四社就建了17口蓄水池,總容積為790立方米,徹底解決了56戶社員、234人的飲用水及21畝旱地農田灌溉問題。

“昔日木根村莊稼地常常水旱災害併發,每年都要被洪水淹幾次,糧食歉收,每家都特別窮。通過‘蓄引結合、旱澇兼治’的農田水利建設,解決了吃水的難題,沒有了後顧之憂的群眾發展産業的信心大增。”武隆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現在木根村建成為重慶市高山無公害蔬菜核心示範基地,基地裏生産的蓮花白、南瓜、番茄、四季豆等無公害蔬菜不僅暢銷重慶主城的蔬菜批發市場,而且遠銷香港、澳門、韓國等地,村民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走上了富裕的新生活。

據統計,自2000年定點幫扶武隆以來,水利部為武隆水利基礎設施改善給予大力支持,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近年來,水利扶貧力度進一步加大,投入水利建設資金25億元,是“十一五”時期的1.9倍,其中國家和市級超過15億元,累計實施基礎水利設施項目234個。新建標準化水廠12座、人飲池275口、管網613公里,集中供水率達82%。新建和整治渠道193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2萬畝,恢復改善灌溉面積20萬畝,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525。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81平方公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實現了全部銷號,城鎮防洪基本達標,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效果明顯。

此外,水利部還先後派出11名水利專家,到武隆挂職指導,有效解決了該縣水利工程缺乏技術人才的短板;專門為武隆開闢了水利專業培訓綠色通道,累計為武隆行業培訓248人次、鄉鎮水利管理幹部80人次;安排重慶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作為武隆的技術合作單位,為武隆水利項目儲備和重點水利項目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在水利部的強力支撐下,武隆縣脫貧致富的步伐越走越快:貧困人口貧困率從2010年的19.8%降到2015年的14.4%。

去年,武隆縣地區生産總值132.6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6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萬元,水利扶貧交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

補齊短板 助力武隆綠色崛起

細雨迷蒙中,在位於仙女山鎮的核桃水庫施工工地上,一座堤壩已初具雛形。壩頂上,推土機往來穿梭,施工場景火熱。

核桃水庫工程系《西南五省重點水源工程近期建設規劃》項目之一,位於仙女山鎮桃園村老盤河流域幹溝上遊端,是一座以農田灌溉為主,兼顧城鎮供水、防洪等綜合性利用的小(一)型水利工程。水庫建成後,多年平均可供水量163萬立方米,解決3122畝農田以及核桃場鎮、白果場鎮、“印象·武隆”影視基地8000人和農村1642人的用水問題。

有了水,旅遊業發展就有了基本保障。山清水秀的地理環境、奇秀險絕的自然奇觀是武隆長足發展的“敲門磚”。然而,缺水卻曾是武隆旅遊事業發展的“絆腳石”。武隆縣因地制宜,提出了“綠色崛起、富民強縣”戰略。水利扶貧也從突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轉向與支撐産業發展並重,為這一戰略的成功實施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撐。

為破解水利對武隆旅遊發展的制約,武隆縣水利部門把解決仙女山旅遊度假區的供水問題作為重點工作。近年來,修建了大河溝水庫,攔蓄仙女山片區清潔的山泉水,並配套修建仙女山景區水廠、大河溝水廠、周家坪水廠及中心廟水庫提水工程,日供水規模能達到2.15萬立方米,保障了仙女山旅遊度假區的正常供水。

解除了水利對旅遊業的瓶頸制約,武隆旅遊産業鏈隨之延伸拉長,旅遊地産、餐飲業等行業風生水起。

近年來,武隆縣仙女山景區、天生三硚、芙蓉洞、白果地縫等一大批精品景區相繼開發,再加上張藝謀團隊打造的大型實景演出“印象·武隆”火爆上演,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變形金剛4》在武隆成功拍攝,慕名而來的旅客呈井噴式增長,從而帶動武隆地區生産總值增速、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走在了渝東南前列。

武隆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抓緊落實水利部今年年初印發的《水利部對口幫扶重慶市武隆縣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千塘萬畝特色産業支撐工程、小型水庫水源保障工程、貧困戶産業幫扶工程、貧困戶轉移就業技能培訓工程、貧困學生勤工儉學幫扶工程、水利建設技術幫扶工程、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工程八大工程,鞏固提升29.32萬人的飲水安全,整治和新建山坪塘500口,新建水庫11座,幫扶1110戶貧困戶發展産業,貧困戶就業技術培訓、貧困學生勤工儉學、專業人員技術培訓分別不少於250人次,全方位開展水利扶貧工作,確保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文/盛志信 劉欽 尤立勇 圖片由武隆縣水務局提供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