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李克強總理歐亞之行:雙邊多邊外交交相輝映

2016-11-08 12:46 來源: 光明網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11月2日李克強總理開啟了他深秋歐亞之行,直至9日。李克強總理此次分別訪問吉爾吉斯斯坦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訪問哈薩克斯坦並出席中哈總理第三次定期會晤、訪問拉脫維亞並出席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訪問俄羅斯並出席中俄總理第二十一次定期會晤。此次訪問國家,既有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上的我周邊國家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又有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終點國家中東歐16國中的拉脫維亞,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加強睦鄰友好和戰略互信。中國外交最重要的內容是發展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此次訪問有三個國家是中國的鄰國。哈薩克斯坦是我國西北最大的鄰國,俄羅斯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鄰國,吉爾吉斯坦也是我國的鄰國。這三個國家與中國的安全利益息息相關,是我國大後方西北部穩定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這三個國家又是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上與中國進行合作的核心國家,雙方經濟互補性大,合作領域廣泛,前景非常廣闊。我國與哈和俄建立了總理會晤機制。定期會晤機制,尤其是總理級定期會晤談論的問題都是具體合作,總理定期會晤機制一般都是一年一次,有助於解決雙邊具體的合作問題,對於加強經貿關係和人文合作尤為重要,是夯實雙邊夥伴關係的戰略基石。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的對接,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都為兩國的未來合作做出規劃。此次訪問中,中國與吉爾吉斯坦簽署涉及經貿、産能、交通、農業、知識産權等領域的多項合作協議。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簽署涉及經貿、金融、能源等領域的合作文件。中國與拉脫維亞簽署了經貿、交通、文化等領域雙邊合作文件。中國與歐亞四國在産能和投資的合能夠更好地支撐“一帶一路”建設,為“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創造有利條件。

中俄今年舉行總理第二十一次定期會晤,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製成為中國對外合作中水平最高、架構最全、領域最廣的合作機制,為推動中俄各領域務實合作在平等、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向前邁進發揮了重要作用,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此次會晤地點特意選在梅德韋傑夫總理的家鄉聖彼得堡,總理會晤也是家鄉外交,體現了中俄關係的緊密程度,不僅能夠進一步密切兩國各領域的務實合作,而且還能夠增進和加深兩國領導人之間的好感和友誼,同時家鄉外交非常接地氣,通過對當地風土人情的了解,還能都帶動民間外交的發展,加深兩國人民之間的了解,夯實中俄關係的社會基礎。中俄關係發展到今天這樣的高水平,反映了兩國安全和經濟戰略上的相互依託。在兩國面臨大發展的關鍵時刻,雙方選擇了努力實現戰略對接和共享發展機遇。

加強區域合作,帶動歐亞大陸新發展。上合組織和中東歐“16+1合作”,這兩個組織一個位於亞洲中部,一個位於歐洲的中東部,地處歐亞大陸兩個最重要的位置。上合組織和中東歐“16+1合作”的平穩發展將為歐亞地區的振興注入新的強大動力。至今,上合組織已經走過15年,各個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李克強總理在吉爾吉斯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期間,就上合組織應對當前國際形勢變化,攜手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和地區長治久安提出六大倡議。從安全協作到融合發展,從産能合作到創新合作,從完善區域融資機制到夯實人文交流基礎,李克強總理的倡議,凸顯了上合組織正從傳統安全合作向“安全與經濟”兩輪齊轉的模式轉變。李克強同與會成員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併發表聯合公報,批准《2017-2021年上海合作組織進一步推動項目合作的措施清單》、《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夥伴計劃》和《關於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開發銀行和發展基金(專門賬戶)下一步工作》等涵蓋貿易、投資、金融、海關、農業等領域多項合作文件和決議。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是中國同中東歐國家為深化傳統友誼、擴大務實合作共同開創的新平臺,是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已成為中歐關係新的重要引擎。在2012年首次國家領導人會晤以來,“16+1合作”發展勢頭良好,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格局,中國擴大對中東歐國家農産品進口,積極參與匈塞鐵路等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在交通、物流方面都有合作的空間。“16+1合作”將會促進中歐陸海聯運,為歐亞大陸注入新活力。

中國積極謀求歐亞經濟聯盟、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和“一帶一路”建設相對接,最大限度地擴大對接的戰略契合點和利益匯合點,推動雙邊和多邊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將為地區的發展與穩定做出重要貢獻。(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李勇慧)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周楠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