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外貿增速小幅下降 出口面臨較大壓力

2016-11-09 07:41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前10個月進出口總值19.56萬億元,同比下降1.9%——
外貿增速小幅下降 出口面臨較大壓力

出口下滑,主要是受機電産品及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下滑拖累。剔除季節性因素,10月外貿數據總體上尚屬穩定

隨著外貿轉方式調結構等相關政策持續落地,我國作為貨物進出口大國的地位有望繼續得以鞏固,質量效益也會繼續提升

海關總署11月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9.5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其中,出口11.22萬億元,下降2%;進口8.34萬億元,下降1.8%;貿易順差2.88萬億元,縮小2.6%。10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5萬億元,下降0.6%。其中,出口1.19萬億元,下降3.2%;進口8606億元,增長3.2%;貿易順差3252.5億元,收窄16.8%。

“出口下滑,主要是受機電産品及勞動密集型産品出口下滑拖累。如剔除季節性因素,10月外貿數據總體上尚屬穩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表示,從環比看,10月份出口按美元計價同比下降7.3%,經季節調整後,實際環比下降0.3%,較9月份有明顯改善。

不過,10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5.6,結束了連續3個月的回升勢頭,較上月小幅回落0.2,表明未來出口仍將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

儘管我國外貿增速有所下降,但在結構優化和培育新動能方面進展明顯。據統計,前10個月,民營企業進出口7.53萬億元,佔我外貿總值的38.5%,較去年同期提升2.1個百分點。伴隨著民營經濟在外貿中的佔比不斷提升,由企業“走出去”或直接對外投資帶動的貿易正迅速成長,顯示出經濟結構調整在不斷深化。

“規模增減並不能代表外貿競爭力的變化,應把關注點放在培育市場主體上。”商務部研究院外貿所所長李健表示,我國外貿正處於結構調整步伐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關鍵階段,長期向好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總體上看,今年我國外貿保持國際市場份額不減少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剛剛發佈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6年秋季)》(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正在積聚,貿易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2016年全年進出口有望實現回穩向好。

11月4日閉幕的第120屆廣交會也印證了上述判斷。據統計,到會採購商人數和出口成交額雙雙同比上升,同比分別增長了4.6%和3.2%,延續了上屆廣交會的回穩勢頭。

“這表明中國外貿初步呈現底部企穩的跡象。”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舉例道,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增長8.37%,增幅高於平均水平;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增長主力,阿根廷、哥倫比亞、巴西等南美國家也出現較大恢復性增長,其到會採購商增幅均超2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外部需求低迷的背景下,我國外貿仍將面對嚴峻複雜的貿易環境。前10個月,我國與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之間的貿易總值下降3.2%,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4.1%。從本屆廣交會情況看,中短訂單佔比居高不下,6個月以內的中短訂單佔比達81.6%,表明客商對未來外貿走勢的預期仍不明朗。

李健認為,隨著主要經濟體持續進行結構調整,全球價值鏈進入重構期,以“消費國—生産國—資源國”為核心鏈條的全球貿易大循環發生重大調整,主要經濟體在經濟政策上“逆全球化”傾向愈發嚴重,經濟全球化路徑深刻變化。

面對變化,我國外貿也正在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特別是隨著外貿轉方式調結構等相關政策持續落地,我國作為貨物進出口大國的地位有望繼續得以鞏固,質量效益也會繼續提升。《報告》預測,2017年我國外貿佔全球市場份額有望保持基本穩定,而貿易結構也將繼續優化。

“從總體上看,外貿形勢不容樂觀,但推動外貿保持一定增長的積極因素還在積累增多。”李健表示,推動外貿回穩向好,一方面要繼續堅定不移地推行對外開放的戰略,通過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提高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另一方面仍要進一步調整優化外貿結構,實現外貿從“大進大出”向“優進優出”的轉變。(記者 顧陽)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韓昊辰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