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創新,江蘇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2016-11-14 11:19 來源: 新華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彈指又是五年。在過去的五年中,江蘇人民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和風險考驗中砥礪奮進,團結奮鬥,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經濟社會明顯進步,百姓生活明顯改善。過去的發展因為什麼?今後的發展依靠什麼?站在歷史的交匯點,這是一道現實的必答題。

作為東部發達省份,江蘇歷來領風氣之先。改革開放之初,江蘇人民靠著自己的務實勤勞智慧,用“供銷員經濟”“星期天工程師”“四千四萬精神”等硬是將“小作坊”做成了“大事業”,實現了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世紀之交,江蘇搶抓全球製造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機遇,以“政策洼地”打造“投資高地”,以低成本優勢營造發展強勢,實現了開放型經濟的突飛猛進。解碼江蘇發展的成功秘訣,創新是關鍵。

幾年前,如果有人説“諾基亞”會倒掉,多半沒人相信。同樣,如果有人説不帶錢包,用個手機就能支付一切,恐怕很多人也聽不懂。大數據時代説來就來,物聯網技術方興未艾,移動互聯網一夜之間改變我們的生活,美國推出製造業振興計劃,德國推出“工業4.0計劃”,過去的五年,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給人們帶來的變化,讓人有些應接不暇。面對浩浩湯湯的創新大潮,因循守舊逃避創新不是辦法,按部就班的慢創新也沒有出路。

黨的十八大提出,到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對江蘇來説,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就是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這一目標,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當前,江蘇的發展轉型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正在經受著調整的陣痛。未來五年能不能衝出轉型的關口、實現發展的鳳凰涅槃,能不能在新一輪競爭中佔領先機、贏得優勢,根本上取決於發展動力轉換的速度,取決於創新這個驅動發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為主動力。讓改革創新成為江蘇發展的第一動力和鮮明特色,是現實的要求,也是時代的必然。

從鄉鎮企業發展的“首吃螃蟹”,到發展外向型經濟中的“自籌資金創建出口加工區”;從“科技進步貢獻率步步高”,到“區域創新能力連續7年居全國首位”;從勞動密集型等傳統産業的技術創新、市場創新、模式創新,到光伏、石墨烯、物聯網、生物醫藥等新興産業的科技創新,江蘇的創新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必須看到,江蘇的科技創新轉化能力還不足,真正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領軍企業還不多。作為科教資源大省,江蘇在科教資源轉化上還存在科技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脫節、高校學科方向與地方主導産業契合度不高、“高精尖缺”人才和高端成果缺乏等難題,科技創新水平總體上還需要不斷提升。

讓創新成為江蘇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和鮮明特色,必須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快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産業,著力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方式。要強化全面創新,著力推進發展理念、體制機制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大創新。要最大限度調動科技人才創新積極性,尊重科技人才創新自主權,大力營造勇於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社會氛圍。要大力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以創新發展的優異成績迎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張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