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優質農産品集中亮相第十四屆農交會
讓居民餐桌更豐富

2016-11-20 07:28 來源: 人民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肉呈玫瑰色的紅心蘋果,重達120多斤的大南瓜……近期,在雲南省昆明市舉辦的第十四屆農交會上,全國的優質農産品集中亮相,近40萬公眾參展,享受了這場視覺和舌尖上的盛宴。“為全國人民搞飯”是現代農業“十三五”規劃的目標之一,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説,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讓農民賣得更開心。

品種更多,居民“菜籃子”更豐盛

吃什麼?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寒暄,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亟須解決的課題。

“快看,好大的蝸牛!”循著人聲,看到在一個泡沫箱裏,白白胖胖的蝸牛在嫩綠的葉子上挪動。河南省洛陽市綠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銷售代表王麗忙著向觀眾介紹,“蝸牛吃野草、野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這家公司推出了五香、麻辣多種口味的蝸牛熟食,專門用來涮火鍋的冷鮮生肉,滿足各類市場需求。”

“會不會很難養?”感興趣的客商詢問。王麗解釋,養殖蝸牛對廠房設備要求不高,利用家中地下室、空置平房、老宅等,簡單裝修即可。蝸牛適應性強,發病幾率小,污染少。

農交會上,特色種養品種讓人印象深刻。吉林省集中展示了187個雜糧雜豆産品,現場水煮蕎麥麵條、油炸“四粒紅”花生、研磨燕麥豆漿。河北省圍繞“富硒”概念,推介邢臺富硒小米、圍場富硒土豆、富崗富硒蘋果等品種。

企業不斷深化加工,開發新産品。在四川展館,幾個大電飯鍋冒著熱氣,大米香氣四溢。來自四川南充的大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俊介紹,消費者已經從“吃飽”升級到追求安全和營養,公司建立質量可追溯系統,定期接受監管部門和第三方機構的檢測,打造有機大米。不過唐俊坦言,單純生産大米,四川的農企優勢不明顯,需要開發新産品,通過差異化獲得競爭優勢。“南充的紅薯和大米種植面積達65%以上,我們與科研院所合作,生産‘紅薯+大米’的調和米。未來,還將開發更多的大米和粗糧的組合産品,滿足更多消費者的營養需求。”

傳統花卉加工成了舌尖美食。在雲南館,香水蓮花加工成香皂、花茶、鮮花餅。在湖南扶貧展館,百合花製成了幹片、精粉、麵條和粉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喜樂食品公司負責人符大國説,“公司每年加工鮮百合1萬多噸,在3個貧困村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通過訂單協議,帶動貧困戶脫貧。”

農業部科教司副司長劉艷説,“十三五”期間,農業部門將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打造産學研協同創新的科研團隊,深挖農業品種的多樣性資源,不斷豐富農産品品種,讓居民的“菜籃子”更加豐盛。

品質更好,舌尖上的安全有保障

在黑龍江農墾展館,用東北高筋小麥生産的無鹽掛麵,能彎成90°;活性率達到94%的大米,可直接當做種子……黑龍江農墾的九三糧油集團、完達山乳業、北大荒米業集團等46家企業參展,參展産品包含米、面、油、乳、酒等10大類、300個品種。

建立質量可追溯體系,讓質量安全“摸得著”“看得見”。黑龍江農墾高級工程師余捷通過大屏幕全景展示了追溯過程。輕點大屏幕,可看到農戶信息、地塊經緯度、投入品使用量、晾曬運輸、加工等各個環節。“這是加工廠實景圖,環境衛生是否達標,一目了然。”余捷邊操作邊介紹。

現場有人質疑,是否存在二維碼被複製、倣造的情況?余捷説,二維碼和後臺數據連接,某個二維碼掃描次數異常,技術人員及時跟蹤,一旦發現被冒用,會立即處理。“這項技術保證了二維碼的可靠性。”截至2016年,黑龍江農墾累計有質量追溯項目單位達70家,墾區種植業追溯規模達到340多萬畝,畜牧業追溯規模達到316萬頭(只)左右。

農業部農墾局副局長彭劍良説,農墾在全國建立了1780個國有農場,擁有9500萬畝耕地,涵蓋所有重要農産品,實現從種養、加工、流通到營銷的全産業鏈一體化經營。農墾建成質量追溯體系,對全産業鏈實現監控。下一步將推進技術標準化和大數據智慧應用,有效保證農産品質量安全。

質量安全離不開綠色高效生産模式。馬紅峰是河南溫縣懷藥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合作社提純復壯山藥原種,種植了3000多畝標準化基地。他介紹,懷藥全生育期使用有機肥加豆餅,禁止使用化肥農藥,堅持人工拔草、挖山藥。“只有在品質上較真,才能贏得市場。”

琳瑯滿目的農産品讓蘇寧雲商集團副總裁田睿印象深刻,“其實不缺優質安全的農産品,關鍵是要連接田間地頭和居民餐桌。蘇寧集團可以發揮品牌建設、産品營銷、人才培訓和數據分析上的優勢,讓好産品賣出好價錢。”

農交會期間,蘇寧集團與農業部農墾局合作,共同開展“中國農墾官方旗艦店”推介活動,組織內蒙古、黑龍江、江蘇等十家墾區與蘇寧雲商集團簽署合作意向協議,開展線上線下産銷對接與營銷活動。“農墾的優質農産品集中亮相旗艦店,共同打造‘中國農墾’這一公共品牌。”田睿説。

提升農産品質量安全水平,要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在風險管理和農業發展論壇上説,長期以來,農業發展方式粗放,應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告別“看天吃飯”的傳統模式。政府要繼續加大投入,補齊“三農”短板,同時加強監管,提高中央財政投入效率。還要積極引導社會資本,設立産業基金,促進農業産業化發展。

品牌更強,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推薦各地特色品牌,成為這次農交會的主旋律。農交會現場舉辦了“省部長推介品牌農産品專場”,20位省部長使出十八般武藝,為農産品品牌站臺。

“碭山酥梨皮兒薄,掉到地上找不著”,安徽省副省長方春明用諺語介紹碭山酥梨。重慶市副市長劉強夾起一筷子三峽庫區生態魚,用地道的家鄉話説:“品過都説好”。雲南省委書記、省長陳豪幽默地説:“推介雲南的品牌農産品,真給我出了一道難題,因為雲南的優質農産品三天三夜也説不完。”

區域公共品牌是做強農業品牌的重要途徑。農交會推薦了100個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其中,包括柑橘、蘋果等19類果品。這些品牌具有産地環境好、産品質量優、龍頭企業強等特點。

把農産品品牌做大做強。地方政府培育區域公共品牌,集聚優勢企業。一方面企業的子品牌可以借助區域品牌快速打開市場;另一方面,不同子品牌拓寬了區域品牌的內涵。唐俊説,企業在培育品牌的過程中也在不斷促進農業産業轉型升級。

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説,要以縣為單位,打造一批區域公用品牌。以農業龍頭企業為基礎,打造一批企業品牌。鼓勵企業採取多種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農民合作組織為載體,打造一批特色農産品品牌。這些都是品牌農業的方向。

“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快速升級,農産品需求仍將呈剛性增長,市場潛力巨大,農業投資與貿易前景廣闊。要通過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加快走出一條産出高效、産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韓長賦説。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傅義洲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