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甘肅:打造強勁的産業扶貧“引擎”

2016-11-20 08:56 來源: 甘肅日報
字號: 默認 超大 | 打印 |

打造強勁的産業扶貧“引擎”
——鎮原縣舞動龍頭企業促農增收的調查與思考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産業扶貧至關重要。沒有産業作為支撐,貧困戶脫貧增收就成了“無源之水”。

産業扶貧到底怎麼扶?鎮原縣的做法是:堅持走龍頭帶動的發展路子,大力培育優勢主導産業,帶動廣大群眾增收致富。

現在,甘肅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落戶鎮原,打造“全産業鏈、全價值鏈、全循環鏈”的肉雞養殖模式;陜西海升集團、慶陽北國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軍鎮原,投資建設高標準現代果業示範園……

在産業扶貧中,龍頭企業的“引擎”作用究竟如何,怎樣真正發揮他們對貧困戶産業發展的帶動能力?緣于對這一問題的關注,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龍頭企業帶動,構築富民産業發展堅實基礎

給錢給物只能救急解渴,興辦産業才能開流活源。和許多貧困縣一樣,近年來,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鎮原,致力於利用當地優勢特色資源實施産業扶貧。目前,縣裏初步形成了草畜、蘋果、苗林、瓜菜等為主導的特色富民産業。

然而,面對市場經濟的大潮,貧困農民發展能力弱、風險承受力差。如果“單打獨鬥”,必然難以應對市場風險,收入起伏較大,産業的發展難免一波三折。用工業化的理念謀劃農業,是破解農民脫貧致富難題的有效途徑。鎮原縣加大招商引資步伐,著力培育龍頭企業,連接農民與市場兩頭,從而更好地開拓市場、富裕農民。

鎮原,甘肅省18個蘋果發展優勢區域重點縣之一。

可多年來,蘋果産業在鎮原總是“長”不大。屯字鎮閆孟村村主任孟卓告訴記者,他們村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種蘋果,可村民都嫌蘋果生長週期長,平日修剪還費工費力。因此,栽了挖、挖了栽,前年村裏的蘋果樹還是零零星星。

順應市場規律,將政府引導與市場導向有機結合。現在,鎮原縣引進慶陽北國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村裏流轉了1031畝土地,建起了現代生態優質蘋果矮化密植示範園。“傳統的喬化蘋果樹第5年才開始挂果,我們的蘋果樹矮化栽培,當年開花,第2年結果,3年就能進入豐産期。”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説,“關鍵是果樹經營,還能機械化作業,省力、省工。像給蘋果打農藥,以前一畝地就得兩三個小時,現在,我們1031畝地,半個多小時就夠了。”

今年,上市公司陜西海升集團也來到了鎮原。他們在全縣流轉了1萬畝土地,建辦高標準矮化示範園,明年春季將完成栽植。

一個個具有先進經營理念和較高科技含量的現代化果園,播撒下的現代農業“種子”,終於讓鎮原人“嘗”到了蘋果産業的“甜味”,村民種蘋果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這兩年,全縣每年栽植蘋果都在3萬畝以上。

龍頭企業引領,讓貧困戶融入農業産業化進程

一棚雞有近1.5萬隻,這麼多的雞怎麼養呀?還能40多天就出欄?去年,鎮原縣平泉鄉平邊村貧困戶路營會剛到中盛公司姚川養殖場當飼養員時,發愁的三天三夜都沒睡好覺。快60歲了,她以前一年最多也就養過15隻雞。

現在她知道了,這裡養的白羽肉雞一天吃多少料、喝多少水全是自動化控制,就連雞舍裏的溫度、濕度也全部用國外的機器不斷調整。“這雞伺候得真舒服,比帶娃都精細。”路營會對記者不禁感嘆道。

憑藉現代工廠化的手段,目前,中盛公司在鎮原建成了年産3600萬隻白羽肉雞的産業化項目,肉雞主要供給雙匯、德克士等知名企業,並和肯德基達成合作意向。公司的冷凍雞肉産品還填補了我省出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空白,去年首次出口蒙古國。

在這家龍頭企業的帶動下,當地貧困戶紛紛參與到農業産業化進程中來。

原來雞可以這麼養!原新城鄉高莊村貧困戶段志剛,往年就靠自家的9畝地種玉米、小麥過日子。去年3月,他來到中盛公司席揚養殖場擔任飼養員,眼界一下打開了,一門心思學習技術。今年8月,他做起了副場長,月工資4000多元。“下一步,想找幾個合夥人一起承包養雞場,大家共同致富。”段志剛説。

看到養雞這麼有賺頭,城關鎮原鄭村村民鄭復成在中盛公司打了幾個月工後,去年春天立馬回家包了村裏的3個山頭,搞起了林下生態放養雞。

“這是‘良鳳凰’,那是‘黑烏雞’……”11月初,當記者來到他的養殖場時,鄭復成指著樹叢中悠閒踱步覓食的“寶貝疙瘩”,掩飾不住內心的高興,“我的雞賣到了寧夏固原、彭陽,今年市場行情比去年好,一隻雞凈利潤20元,現在只有6000隻了,明年準備養4萬隻雞。”

在中盛公司帶動和引導下,鎮原縣目前發展了57家規模化肉雞養殖戶和專業合作社,涉及貧困戶640戶,貧困人口2560人。這些養殖戶採用林下生態養殖或山地放養方式,年飼養肉雞120多萬隻,年實現收入1.2億元。僅在原鄭村,就有26戶貧困戶參與養雞,每家都養了1000多只散養雞。

龍頭企業助推,提升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能力

在鎮原,中盛公司不僅是簡簡單單飼養肉雞,還建成了完整的産業循環體系,涉足飼料生産、種雞繁育到屠宰處理、熟食加工,以及廢棄物無害化處理、生産有機肥等各個領域。

隨著企業的做大做強,現在中盛公司員工已達1500人,其中本地農民工1200余人,建檔立卡貧困戶500余人。僅工資一項,務工人員年收入6300萬元。

“我年齡大了,也沒啥技術,以前在建築工地上當小工,一個月拿不上1000元,就這還找不上活。”現在,平邊村貧困戶路營會在家門口的中盛公司姚川養殖場上班,每月除了能領2700元工資外,還有獎金。“前一陣子,80歲的父親做了腸梗阻手術,花了3.5萬元,多虧了這一年多來在這裡幹活。”

龍頭企業增粗拉長的産業鏈條,不僅實現了産品的“吃幹榨盡”,使農業産業水平大幅提升,而且還推動多種資源優化配置,實現了多元産業鏈式開發,拓寬了群眾脫貧致富的“新領域”。

這兩年,中盛公司飼料廠消耗的飼料都在8萬噸以上。公司還因勢利導,每噸玉米以高於市場價格150元收購。有了這一堅實保障,鎮原縣全膜玉米種植從前幾年的60萬畝擴大到今年的105萬畝。

龍頭舞,百業興,打工賺錢不離鄉。公司還帶動200多名農民參與到運輸服務業中來。除了十幾臺飼料車、冷藏車外,公司拉雞的車有40多輛,有十多臺清糞車。加上專門的抓雞隊、裝卸隊等,農民分享著全産業鏈帶來的種種“紅利”。

龍頭企業的壯大,也提升了富民産業的層次與水平,助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鎮原縣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中盛公司的産品輻射到西北、華北等地,加上其他龍頭企業的影響,全縣的服務業上了一個檔次。不到兩年的工夫,鎮原縣賓館增加了10多家,從外地來洽談生意的客商絡繹不絕。

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鎮原縣這兩年已發展起了44家各類農産品加工企業,其中省級龍頭企業9家,龍頭企業規模和層次不斷提高。不過,由於目前這些龍頭企業還沒有真正與貧困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因此在産業扶貧的道路上,還無法“精準”地將貧困戶“粘”在産業鏈上。

記者了解到,為此,中盛公司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肉羊産業化項目,將採用“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模式,讓更多的貧困戶在産業發展中受益。

可如何做到既依託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産業,又真正搭建利益聯結機制,增強對貧困戶的帶動作用,使“散兵遊勇”式的貧困群眾抱團闖市場?毫無疑問,破解這一産業扶貧的難題,鎮原還須下更大的力氣。(記者 宋振峰)

【我要糾錯】 責任編輯:陸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