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https://www.gov.cn/

打好實體經濟降本增效“組合拳”

2016-11-23 08:14 來源: 經濟日報
字號:默認 超大 | 打印 |

在宏觀經濟運行“平穩是主調,預期在向好”的背後,實體經濟面臨的成本壓力不容忽視。企業成本涉及稅費、融資、制度性交易、人工、用能用地等諸多方面,為實體經濟降成本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別是隨著人口、資源、環境等約束不斷增強,更應打好“組合拳”,妥善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才能真正幫助實體經濟“降本增效”。

近日,國家統計局陸續公佈了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從主要經濟指標看,在宏觀經濟運行“平穩是主調,預期在向好”的背後,實體經濟面臨的成本壓力不容忽視。

數據顯示,10月份,CPI同比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重新回到“2時代”;PPI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CPI和PPI同比雙雙走高,表明市場供需形勢有所改善,這有利於改善市場預期,緩解通縮壓力。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物價的上漲壓力將對實體經濟的運行成本直接構成影響。10月份,工業生産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9%,環比上漲0.9%。

此前公佈的其他數據也印證了實體經濟成本壓力確實在上升。今年下半年以來,作為PMI分項指標之一的製造業購進價格指數持續上升,10月份升勢加劇,達到62.6%,較上月上升5.1個百分點。從調查情況看,10月份,反映原材料價格上漲的企業比重達到26.5%,較上月上升4.7個百分點,為2013年4月份以來的最高值。一些企業反映,煤炭、焦炭以及塑料原料等産品價格上漲快,成本壓力加大。另外,反映運輸成本上漲的企業數量明顯增多。

上述數據表明,在當前市場供求關係明顯改善的背景下,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實體經濟面臨的成本壓力在加大。這容易導致一些企業“增産不增效”,將影響企業的預期與信心,不利於實體經濟恢復,也不利於提高經濟活力。

中央已經把降成本確定為今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重點任務之一。國務院此前印發了《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明確經過1至2年努力,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3年左右使實體經濟企業綜合成本合理下降,盈利能力較為明顯增強。從今年前三季度看,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7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17元。

不過,企業成本涉及稅費、融資、制度性交易、人工、用能用地等諸多方面,為實體經濟降成本非一朝一夕之功。特別是隨著人口、資源、環境等約束不斷增強,我們更應打好“組合拳”,妥善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才能真正幫助實體經濟“降本增效”,保持經濟活力。

從政府的角度看,必須堅持標本兼治、遠近結合、綜合施策。一方面及時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緩解當前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深化改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逐步解決造成實體經濟企業成本過高的體制機制問題。

按照這一思路,有關部門應繼續合理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既要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更要重點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壓減各類行政審批前置仲介服務事項,組織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逐步實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等,努力幫助企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貸款中間環節費用,擴大長期低成本資金規模,加大不良資産處置力度,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從企業的角度看,必須主動內部挖潛,通過開展管理創新和精益生産,提升生産效率、提高管理水平。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手段,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實現內部管理升級,創新營銷模式,提高效益水平。加快推進綠色製造,大幅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實現降本增效。積極使用有效降低企業成本的各種技術,促使生産效率持續提高。(林火燦)

【我要糾錯】責任編輯:方圓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